字词 | 岭表录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岭表录异地理杂志。唐刘恂撰。三卷。恂唐昭宗时人,曾为广州司马,官满居南海,遂作是书。原书早佚,今传本辑于《永乐大典》,共一百二十四条,约一万四千字。其中以记岭南《今两广)草木禽兽为主,兼及民族风俗。虽不分门列目,但各以类聚,别为上、中、下三卷。卷上记飓风、海潮、梧州对岸西火山、廉州珠、富州、宾州、澄州金、瑇瑁等特产和民族风俗为主。特别有关潮(今潮安)、循(今惠州)二州多野象,及潮循人捕象食鼻、云南豪族各家养象,负重致远,对研究我国古代象的分布、使用和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卷中多记岭南古代草花竹木果类等状况,其中尤以引进波斯枣、毕占国扁核桃及岭南佳果荔枝等,为岭南古代农作园艺和生物的重要资料。卷下主记南海各种鱼类、贝类、虫蛇共三十余种。对考查我国南海水产资源和陆生动物亦颇有意义。文字古雅,记载详赡,历为考据家引证,对考释古代岭南动植物有重要训诂名义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丛书集成》本。 《岭表录异》唐代刘恂著。唐昭宗时(889—904),刘恂为广州司马,官满后遂居南海,著《岭表录》或称《岭表录异》。书中有关海南岛的记载,最早使用 “夷黎”的名称称呼当地的少数民族,是研究海南岛历史的参考书。 岭表录异书名。唐刘恂(昭宗时即888—904年间曾任广州司马)撰。原本已佚。《丛书集成》初编收其辑本,据称:原书一百二十四条,似已十得八、九,惟体例已不可考,仅分为上、中、下三卷。所载岭南物产、特产、农耕及风俗等。为研究岭南民族史的资料之一。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又名《岭南录异》、《岭表记》、《岭表录》、《岭表录异记》等。书名。唐刘恂撰。刘恂于唐昭宗朝官广州司马,卸任后遂居海南,作此书。三卷。内容为宋代《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书广为征用,后原书佚。《四库全书》本据《永乐大典》和所旁见之诸书,辑录其文,成书三卷。近人鲁迅又参校唐、宋类书,作补遗,加按语,遂成当今最完善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并收入《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岭表即岭南,唐贞观初置岭南道,辖七十余州,含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书中记载岭南,尤其是广东之珍奇的草、木、鱼、虫、鸟、兽及风土人情,还兼有海外奇谈。内容可谓多姿多彩。《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 “其中记载博赡,而文章古雅,于虫鱼草木,所录尤繁,训诂名义,率多精核。” ☚ 岭外代答 桂海虞衡志 ☛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古代岭南风土杂记。唐末刘恂著。刘恂(873?—921?),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进士,唐昭宗时出为广州司马。 ☚ 北户录 东京梦华录 ☛ 岭表录异lǐng biǎo lù yì《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14)。地理著作。唐·刘恂撰,3卷,原书久佚,今本共124条,乃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仍为3卷,书中记岭南各地的风俗物产,虫鱼草木禽兽,渊博丰赡,可资考核;名物训诂,也多精义。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唐刘恂撰。三卷,一百二十四条。作者于昭宗(889—904年)时任广州司马,对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物产资源、人民生活、地理环境以及虫鱼草木等有所了解。任期满后寓居广州,将所见闻分类编写而成。原书已佚,清代学者从《永乐大典》录出印成专册。是研究唐代岭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的重要参考书。 ☚ 桂林风土记 武溪集 ☛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或作《岭表录》、《岭表记》。刘恂撰。约成书于五代之初。由于《广志》、《南越志》等粤东舆地之书皆已不传, “诸家所援据者, 以此书为最古” 。此书原本早佚, 后世从《永乐大典》中搜辑, 并参考其他有关史书编成。是研究唐代广东地区经济史的重要参考书。 ☚ 夏侯阳算经 蛮书 ☛ 岭表录异又名《岭表录异记》、《岭南录异》、《岭表记》等。志书名。唐人刘恂撰。作者于昭宗朝曾任广州司马,后居南海。原书已佚,《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等诸书均有征引,以《永乐大典》辑录稍全,后清学者从中录出,共分3卷,124条,辑入《四库全书》。近人鲁迅又博稽唐宋类书对《四库全书》本进行订补疏漏,并加按语,现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采摭繁富,叙事清晰,其中主要记述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物产及风土人情,是研究唐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岭表录异三卷,唐刘恂撰。地理书。记岭南各地风俗物产、虫鱼草木禽兽。名物训诂、渊源且精。原书久佚。今本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凡一百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