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岩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岩画yanhua

古代先民留在岩石上的刻画和涂绘。中国北方的岩画描绘了众多的狩猎、放牧的场景;南方的岩画叙述了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的特殊样式以及向祖先或水神敬奉牺牲的祭祀等。其中反映人类早期体育活动的内容有舞蹈、射猎、球戏等。较重要的有云南省沧源县2幅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约公元前6000~前500)的岩画,一幅是《武舞·球戏图岩画》,画面中反映了“武艺操练”和抛球的游戏;另一幅是《射猎图岩画》,画面中描述了射箭者正挽弓射向野兽的情景。甘肃省嘉峪关市黑山湖一幅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前2000)的《操练图岩画》,这是一幅典型的以舞蹈形式表现的原始操练图。

岩画yánhuà

崖壁或岩石上刻画的图画。也说崖画、崖壁画。

岩画yánhuà

〈名〉刻画在岩崖上的图画。
【提示】又称“岩壁画”。
【同义】崖画。

岩画yánhuà

〈名〉 雕刻在岩石或石壁上的图画。

岩画yánhuà

〈名〉雕刻在岩石或石壁上的图画。
 ◇ 岩画对于我国考古学来说,还是个崭新的名词。(十月.1984.3)
 ◇ 围绕着西夏学的探究,我考察了王陵、古塔、城垣、岩画,游览了贺兰山和河套、古渠,看了一些展览,翻检了有关文献。(人民日报.2000.10.14)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巖畫 > 巖畫
巖畫  yánhuà

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一種藝術造型。在巖壁上以石器敲鑿刻磨而成,遠望貌似圖畫。始見於石器時代,後世亦有發現。其内容多反映原始人類生活以及宗教活動與圖腾崇拜,畫面有人物、動物、符號、紋樣等,或構成宏闊的場景。有綫條鑿刻者簡括粗獷,有設色繪製者對比鮮明。通常造型誇張,構圖有致。因其畫面往往成群成組,故多有雄偉之氣勢。

岩画

岩画

古人刻或绘在山崖岩石上的图画。造型艺术之一。绘制用矿物质颜料; 刻制用石质工具。刻制又有线刻、凿刻、磨刻的区别。其内容有狩猎、放牧、农业、祭祀、战争、舞蹈、生殖崇拜、车船、日月、图案、符号等。其中有不少人物形象,而更多的则是各种动物的形象,如牛、羊、鹿、马、骆驼、虎、豹、狼、狗、猪、猴、蛇、鸵鸟、乌龟、野鸭等。现已在五大洲的百余个国家发现岩画,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土耳其、意大利等国。中国岩画也很丰富,发现也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地处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为岩画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并自有其特点。岩画多是史前时代的产物,有的已有数千年历史,有的则是万年甚至两三万年前的文化遗存。它是形象的史料,对研究人类历史、文化艺术发展史,均有重要价值。

☚ (二)岩画   贺兰山岩画 ☛
岩画

岩画

古人刻或绘在山崖岩石上的图画。造型艺术之一。绘制用矿物质颜料; 刻制用石质工具。刻制又有线刻、凿刻、磨刻的区别。其内容有狩猎、放牧、农业、祭祀、战争、舞蹈、生殖崇拜、车船、日月、图案、符号等。其中有不少人物形象,而更多的则是各种动物的形象,如牛、羊、鹿、马、骆驼、虎、豹、狼、狗、猪、猴、蛇、鸵鸟、乌龟、野鸭等。现已在五大洲的百余个国家发现岩画,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土耳其、意大利等国。中国岩画也很丰富,发现也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地处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为岩画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并自有其特点。岩画多是史前时代的产物,有的已有数千年历史,有的则是万年甚至两三万年前的文化遗存。它是形象的史料,对研究人类历史、文化艺术发展史,均有重要价值。

☚ (二)岩画   贺兰山岩画 ☛
岩画

岩画

英文称Rock Art,可译作岩石艺术。中国习惯称岩画,也称崖壁画。岩画指刻或画在岩石表面的图画,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延续时间大约从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直至近代。岩画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120多个国家、800多个地区、数千个地点发现了岩画,已经记录下来的图像约2千多万个。
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江苏、新疆、福建、山西、台湾、香港等十六个省和地区的97个县(旗)发现了岩画,遗址总数有数百个。延续时间大约从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直至现代。题材内容有人物、动物、日月星辰、禽鸟、房屋、武器、神灵图像、符号、手足印迹、兽蹄印迹、人面形、车辆、帐棚等,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狩猎、放牧、战争、舞蹈、祭祀、生殖崇拜等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形式手法多种多样,敲凿磨刻、颜料涂绘,应有尽有。颜色主要是天然土红加水或用动物血、脂肪等,经久不变。欧洲、非洲、大洋洲岩画所使用的颜色,较中国的丰富,有红、黄、绿、褐、白、黑等。
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记录岩画的国家。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中国境内的岩画,记录范围有大半个中国,有的今天已经见不到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岩画的研究远远落在欧洲学者的后面。19世纪末欧洲已经掀起研究岩画的热潮,而中国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有第一篇研究岩画的文章问世——《岭南学报》1935年第四卷二期刊登黄仲琴《太溪古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最近10年,中国岩画的研究有了巨大进步,而且已经汇入了世界岩画研究的潮流。1980年在华沙成立了国际岩画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遗址纪念碑委员会。1987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上,中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员陈兆复当选为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1988年8月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举行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上,中国6名学者被吸收为该会委员。近几年,中国学者所编撰的岩画专著和论文日渐增多。陈兆复编著的《中国岩画》,1988年已在意大利用英、法、德、意四种文字出版发行。中国岩画学者与国际间的交流逐步扩大,中国岩画正在走向世界(见彩色图版)。

☚ 地画   中国画 ☛
岩画

岩画Yanhua

绘或刻在岩穴、石崖壁面或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浅浮雕总称为岩画。自17世纪北欧发现岩画后,欧、亚、非、美、澳五大洲都有大量的发现。
岩画在我国也有大量发现,古代文献就有“画山石”的记载,《水经注》载:“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山石也。”我国境内的岩画分布极其广泛,内蒙古的阴山、宁夏的贺兰山、云南的沧源、广西的左江、福建、台湾、香港、新疆的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江苏的连云港,都有大量的岩画遗存。创作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近代。我国的岩画主要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游牧民族岩画主要刻画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场面。南方岩画有狩猎、战争和祭祀、巫术等场面。北方岩画以凿刻为主,南方岩画多用赤铁矿粉绘制。中国岩画技法简单、粗率,构思天真、单纯,造型稚拙、古朴,构图庞杂,场面宏大,人物、动物的动态自然生动。因而中国岩画在世界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扬州八怪   帛画 ☛
岩画

岩画

指刻或画在岩石表面上的图象。英文称为Rock Art,可译作 “岩石艺术”,汉语一般称为 “岩画”,有的称“崖壁画”。它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延续时间大约从三万年前直至今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20多个国家,1800个地区,数千个地点发现了岩画。已经记录下来的岩画图像约2000万个。
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广西、珠海、澳门、四川、贵州、福建、江苏、山西、香港、台湾等18个省区发现了岩画。这些岩画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物、动物、日月星辰、房屋、武器、神灵、符号、人面像、手足印迹、兽蹄印迹、车辆、帐蓬等。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狩猎、放牧、战争、舞蹈、祭祀、生殖崇拜等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的记载就多达20余处,所涉及的地区有大半个中国。书中还提到了 “北天竺” 的岩画,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的岩画。
中国岩画的制作手法,大体分为两类: 用石或金属工具敲凿磨刻; 用软制笔刷沾颜料涂绘。敲凿磨刻系统岩画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颜料涂绘系统的岩画主要集中在南方的云、贵、川、广西等几个省区。中国的涂绘岩画,所用颜料主要是赤铁矿粉、土红 一类的天然矿物颜料,稀释剂大概是动物脂肪、动物血或水,也可能是植物汁液。这同欧洲、澳洲以及印度等地的岩画差不多。据岑家梧在《史前艺术史》 一书中介绍,欧洲和印度的洞穴壁画所使用的颜色,普遍不外四种: 铁矿、木炭、二氧化锰、磁土。铁矿可作红黄色,磁土为白色,此等颜料以动物骨髓或脂肪泥之,即良好之色彩。又据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一书所述: “澳洲人绘画上所使用的颜料,只有鲜红、棕色、黄色或黑色,间也有绿色。颜色由脂油或血汁来掺拌,再用羽毛来涂抹。”

☚ 一、中国绘画   稷神崇拜图 ☛
岩画

岩画

刻划在岩石,崖壁上的图画。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在全世界已发现的岩画已有2000多万处。岩画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物、动物、屋宇、帐棚、日月星辰、图象符号、手印、足印、战争、舞蹈、生殖崇拜等。表现手法,雕凿、刻划、涂画均有,涂绘材料多为兽血、矿物颜料。我国岩画分布地区很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新疆、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香港、山西、内蒙、黑龙江都有岩画发现。

☚ 石窟艺术   画像石、画像砖 ☛

岩画

rock paint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