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岐山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岐山县

宝鸡市辖县。位于宝鸡市东,距宝鸡市70公里。东邻扶风、眉县,西靠宝鸡、凤翔县,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面积85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万亩。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8%,回、满、蒙古、壮、土家、维吾尔、锡伯、朝鲜、苗等9个少数民族800余人。辖凤鸣、蔡家坡、五丈原、益店4个镇和北郭、故郡、孝子陵、大营、西方、青化、京当、祝家庄、京当、祝家庄、蒲村、枣林、麦禾营、马江、曹家、安乐、落星1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
岐山县始建于隋代,因境内东北有岐山 (今名箭括岭)而得名。远在5~6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此渔猎农耕,生息繁衍。商代末期,古公亶父率周部族由邠(今陕西彬县)南迁,在岐山下的周原地区建邦立国。周文王、周武王以这里为基地,完成了伐纣灭商的准备。秦汉时期,岐山属雍县,北魏置周城县,后周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更名岐山县。唐代以后隶属于关内凤翔庥,辛亥革命后隶属陕西省关中道。1949年7月14日岐山解放。1958年撤销岐山县,辖地分别并于凤翔、周至县,1961年恢复岐山县建制。
地形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为渭北原区和渭河川道。北部有千山余脉,南部属秦岭北麓浅山区。海拔最高点秦岭石楼山2160.6米,最低点渭河川道龚刘村海拔495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26.8毫米,年日照2087.6小时,无霜期214天。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石英石、白云石等。北部凤凰山麓周公庙地区有丰富的矿泉水,每小时自流量120多立方米。境内有渭河、石头河、麦荔河、峒峪河、沣水河、雍水河、七星河、苜蓿河等8条主要河流,境内总流长86.2公里。


岐山县文物遗存丰富,名胜古迹多。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县,1987年与日本岐阜市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境内现存各类古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26处,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周原遗址,是先周建都之地,被誉为 “青铜器之乡”。1976年发掘出距今3000年的大型宫室建筑基址——凤邹遗址,出土大量陶瓷器、铜器、玉石器、蚌器和极为珍贵的卜甲、卜骨,是研究我国古代宫室制度和建筑历史的重要依据。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周公庙,是唐武德初年(618)为纪念西周杰出政治家周公旦而建。庙区东、西、北三面环山,古称“卷阿”之地。内有周公旦、召公奭、太公姜尚及姜嫄、后稷等周之祖先、名臣的正殿与献殿,有“玄武石像”、“润德流泉”等景观和唐宋以来的历代碑刻。位于县城南25公里处的五丈原,背靠秦岭,北俯渭河,三面凌空,地势险要。蜀建兴十二年(34),诸葛亮率军由斜谷出师伐魏,曾屯兵于此,病卒军中。元朝初期,在五丈原立“忠武侯祠”。后多次修建。宋代岳飞亲笔所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镶嵌于献殿侧壁,文辞铿锵酣畅,书势磅礴流利,人称“两绝”。座落在县城西街中学院内的太平寺塔,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为八角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斗拱繁密,非常秀丽。
岐山县是陕西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5万亩,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2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6612台,机耕、机播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5.8%和50.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兼种高粱、谷类、薯类等,1990年总产18.4万吨。经济作物有油菜、辣椒、烟叶、大蒜、大葱等,其中辣椒为“秦椒”佳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畅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年出口量60万公斤。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岐山臊子面、挂面、面皮、锅盔等面食小吃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在省内外久负盛名。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农副产品综合商品率49.9%。乡镇企业1.24万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总收入4.45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6.15亿元,非农产业产值占71.3%。有工业企业167个,其中部、省属企业8个,农村乡镇工业企业4009个。全部工业总产值7.2亿元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部、省属企业占44.6%。陕西开凯针织有限公司针织厂、岐山华侨食品厂、岐山电解锰厂等合资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美、日、独联体各国和东南亚地区。县办工业主要有机械、建材、食品、纺织、酿造、造纸、印刷、医药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电机、医用纱布等。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境内里程9.5公里,县内蔡家坡火车站每天接发和通过货车102列、客车36列。西(安)宝(鸡)公路南、北、中3条干线及县内公路干、支线连结成网,公路通车里程265公里。邮电局、所18个,邮路里程1321.7公里,程控电话可直通全国各地。有商业网点2900多个,从业人员9300余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5307万元。有宾馆、饭店、旅社、招待所28个,床位2360张,年接待旅客36.9万人,旅游业直接收入12万元。
有普通中学49所,教师1826人,在校学生2.2万人。职业中学3所,教师47人,在校学生1125人。小学198所,教师2022人,在校学生4.6万人。幼儿园8所,教师3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6%。青壮年脱盲率为95%。有科技人员5085名,其中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216人,各种科技推广机构133个,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6个,电影放映单位74个,医疗卫生机构50个,卫生技术人员1047人,病床929张。
1990年,全县生产总值4.88亿元,国民收入4.23亿元,财政收入252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64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亿元,人均707元。

岐山县

宝鸡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黄河支流渭河中游。陇海铁路经过境内。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周城县,治所在今岐山县北横水河东岸。后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岐山县,治所在今岐山县东北岐山南,属岐州;大业八年(612年)移治今岐山县东北,属扶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移治今岐山县东南龙尾城; 贞观八年(634年)移治今岐山县,属凤翔府。民国初属关中道,1928年属陕西省。1958年废,入凤翔县。1961年复置岐山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