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路 山路短篇小说。陈映真著。作于1983年,收入短篇小说集《铃珰花》。写一个革命者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蔡千惠从小倾向革命,后得知由于他二哥的出卖,她的战友李国坤被敌人杀害,她的情人黄贞柏被判终身监禁。为了赎回二哥的罪过,她假称自己是李国坤生前的妻子,去李家照顾烈士的一家,将李的小弟弟李国木抚养成人。李国木夫妻视她为第二个母亲。此后蔡千惠过着舒适的生活,竟忘记了过去的革命信仰。当偶然得知黄贞柏被释放的消息时,她在惊醒与自责中猝然病倒,住进医院。作品通过描写革命者刻意自苦而无意中陷于享乐的心灵变化,揭示了革命者保持革命信仰须经艰苦磨炼的题旨,催人警醒,意蕴深厚。作品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腻、多层次的开掘,倒叙和悬念的熟练运用,使小说结构灵巧多姿。获1983年台湾时报文学奖。 ☚ 孽子 小镇医生的爱情 ☛ 山路我好像答应过你 要和你 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你说 那坡上种满了新茶 还有细密的相思树 我好像答应过你 在一个遥远的春日下午 而今夜 在灯下 梳我初白的发 忽然记起了一些没能 实现的诺言 一些 无法解释的悲伤 在那条山路上 少年的你 是不是 还在等我 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山路当代短篇小说,陈映真著。发表于1983年8月出版的台湾《文季》第3期。收入1984年9月台北远景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山路》。这篇作品在题材和人物塑造方面,都作了开创性的突破,被台湾文坛誉为一篇“杰作”,也是80年代台湾文坛新出现的“政治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写一老妇蔡千惠,一天读报后,突然病倒被送入医院。她的小叔李国木百般照料她,医生也尽力救治,但她却日益萎弱下去。医生诊断,她的病可能是受什么“过份忧愁,忿怒”而引起的。她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忿怒,谁也不清楚。3个月之后,她“终于在医学所无法解释的缓慢的衰竭中死去”。李国木清理她的遗物时,在一个漆盒中发现了封她亲笔写给黄贞柏的长信,才揭开了谜底。她发病那天报上登载的是,以“叛乱罪”已被监禁30年的政治犯黄贞柏假释送回原籍的消息。原来,30年前,黄贞柏和李国木的大哥李国坤,以及蔡千惠的二哥蔡汉廷,在桃镇的大逮捕案件中同时被捕。李国贞被枪决,黄贞柏被判无期徒刑。蔡汉廷自首求生。当时尚在读书的蔡千惠是黄贞柏的恋人,她出于一种替家族悔罪的心情,便冒充李国坤的遗孀,到李家挑起生活重担,含辛茹苦地操劳着,为烈士的父母尽孝,并帮助烈士的弟弟李国木成家立业,献出了她那宝贵的青春。当她获悉黄贞柏假释的消息后,忆昔抚今,在感慨万端之下,便写下遗书,把最后的光和热留在人间。此作曾获台湾《中国时报》1983年的小说推荐奖。《山路》发表后,台湾文艺界曾展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对蔡千惠之死的解释。照医生的说法,她是“自绝而亡”,是又一次的赎罪,也是给后来人的一种警惕。然则,蔡千惠所感绝望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反对台湾“今天”大众生活的“物化”、“异化”(小说有一个情节写蔡千惠对小叔李国木追求物质生活感到不解和不满)固然是人道的、理想的,可是蔡千惠要人们放弃目前的“富裕”生活,回到30年前的困顿岁月吗?把蔡千惠看成单纯的人道主义者,为理想而生,最后以心愿已了而死,一位“古典人物”:如此说法,作者当然不会接受。这是两难之局——蔡千惠的,也是作者的。 山路;山麓◉ 山路shānlù 名 山间的道路。〈例〉~崎岖/ 荆棘丛生的~/ 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上走着。 山路 山路峤(峤道;峤路) 岭 山道(~弯弯) 关陆 另见:跋涉 难行 ☚ 田间道路 僻径 ☛ 山路mountain pa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