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鼻 > 人中 > 山源 山源 shānyuán “人中”之别稱。古人稱鼻爲面山,以鼻源於此,故稱。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泉瀑 > 山源 山源 shānyuán 亦稱“嶺泉”。即山泉。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詩:“山源夜雨渡仙家,朝發東園桃李花。”唐·劉禹錫《傷秦妹行》:“秦聲一曲此時聞,嶺泉嗚咽腸堪斷。”《宋史·禮志十六》:“此水出于山源,清澄甘潔。” 山的各处 山的各处山的主体部分:山体 半山的地方:山腰 山腹 山半 山肋 峰胁 丛山环抱的地方:山圈 山中低洼的地方:山洼 山不平处:崎崟 两山之间:岬 山间的平地:山坞 山凹 山冲 山岙山崦 山坳 云气弥漫的山间:云涧 山坳近水之地:山奥 山的深处:山源 山的幽深处:山幽 山中曲折隐秘处:岙 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翠微 山的曲折处:坳 山的险阻处:山险 山的边缘:隈 山边 山际 山陲 山垠 山里面:山中 山际 山内 山心 山扃 山外边:山外 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垭 险隘的山口:隘口 隘角 山的缺口:山阙 山与山交会的隘口:山口 狭窄的山口:垭口 山的入口:山首 ☚ 山的各处 山的各面 ☛ 0000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