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赋篇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赋篇数 屈赋篇数关于屈赋的篇数,据《汉书·艺文志》所记屈原赋25篇,由于其具体篇目不详,故对25篇的定法有多种,主要又围绕《九歌》的说法来进行:一、以《九歌》为11篇,加《九章》9篇和《离骚》至《远游》各单篇,合为25篇。此说为7题25篇,见王逸《楚辞章句》和洪兴祖《楚辞补注》。以后从其说者均宗之。如朱熹《楚辞集注》从之,并说“以上离骚凡7题25篇,皆屈原作。”今人刘师培《楚辞考异》、支伟成《楚辞之研究》、闻一多《楚辞校补》、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均依从。二、以《九歌》为11篇,加《离骚》至《渔父》等14篇,另以《招魂》为屈原作,“凡八题二十六篇”,清代王萌《楚辞评注》主之。宋人晁补之重编刘向《楚辞》以前八卷为屈原作,即以旧说25篇,再增《大招》而为26篇。他在《离骚新序》中说:“《汉书》至屈原赋二十五篇,今起《离骚经》、《远游》、《天问》、《卜居》、《渔父》、《大招》而六,《九章》、《九歌》之外,为十一则,溢而二十六篇。”此亦为8题26篇,其中仅一篇题而异,前者从司马迁旧说,后者从王逸章句。还有自创8题26篇说,即以《九辩》补之。明人焦竑《笔乘·续集》按《释文》本《九辩》居二而推之。继而陈第《屈原古音义· 自序》赞同之。三、以《九歌》为10篇,谓“前十篇皆有所专祝之神;至《礼魂》则送神之曲,为前十篇所通用。然则《礼魂》各附前篇之未,不自为篇数。”故除原《离骚》等14篇外,补入《招魂》为25篇。此说为8题25篇,首创于汪瑗《楚辞集解》和王夫之《楚辞通释》。近人马其昶《屈赋微》从之,并说“今定自《离骚》至《渔父》二十四篇,入《招魂》一篇,凡二十五。”梁启超《屈原研究》所说亦同。四、以《九歌》作九篇计,谓“歌以九名,当止于《山鬼》,既增《国殇》、《礼魂》,共成十一。仍以九名者,《殇》、《礼》皆鬼也,虽三仍一。”于是加《大招》、《招魂》合为25篇。此说为9题25篇,黄文焕《楚辞听直》说于前,林云铭《楚辞灯》、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继而后。此外还有贺贻孙《骚筏》的7题24篇说、刘梦鹏的《屈子章句》6题22篇说等。而今人的研究则不拘泥于篇数多少,只着重于作品的真伪。如刘永济的《屈赋通笺》认定屈赋只有18篇;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定为12篇;陆侃如的《屈原评传》则为11篇,后来所编写的《中国诗史》仅只5篇了;游国恩早年写《楚辞概论》时,也只以12篇为屈原所作,后来在《屈原》一书中认为有24篇为屈原所作,只有《卜居》、《渔父》非屈原作品。 ☚ 屈赋真伪 屈赋人民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