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光检查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光检查法

屈光检查法

屈光检查法是用以测定眼球的屈光状态,了解被测眼有否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的类型及其程度,从而提出矫治方案的一种方法,俗称验光配镜。
屈光不正的测定可用客观或主观方法,或二者结合使用,但以前者更为可靠。一切测定眼静态屈光的方法均以下述事实为其光学的根据,即黄斑中心凹与眼的远点互为共轭焦点。在客观验光法中,由视网膜照明区发出的光线经屈折后射出眼外,在远点成像,由检查者观察并确定其位置。在主观验光法中,远点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由被检查观察并判断其清晰程度,从而确定远点位置。在以上两种方法中,均需于被检者眼前放置各种透镜,根据客观或主观检查所见,找到矫正该屈光不正所需镜片的屈光度数及散光轴向。
客观验光法 其中最为常用而且最准确的是视网膜检影法,其他尚有屈光计或视力计检查法、角膜计检查法及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视网膜检影法 其光学原理是将光束射入被检眼瞳孔内,在其视网膜上形成照明区;改变光束方向使照明区在眼底上移动,同时观察瞳孔中的光影运动,从而确定远点位置。如果成像位置在被检眼与检查者之间,则瞳孔中光反射与射入光束呈逆动;如果成像于该区域以外,则二者呈顺动;如果恰好成像于检查眼的结点,则当射入光束运动时,被检眼瞳孔或全明或全暗,且无光影运动可见,称为中和点或反转点。此时如果被检眼与检查眼相距1米,则被检眼为-1.0D近视(2/3米=-1.5D;1/2米=-2.0D;余类推)。理论上,工作距离愈远,准确度愈高,但工作距离过远,对观察光影移动的微细变化有一定困难,且操作不便,故通常在1米或2/3米处检查。
检影验光应在暗室内进行。检查用器械称为视网膜镜或检影镜,可自带光源(干电池),由反射镜(一般用平面镜)将光束反射入被检眼,反射镜中央留有小孔,供检查者观察用,称为照明式视网膜镜。另有反射式视网膜镜,光源为金属罩内的强光灯泡,置于被检眼附近,光线由一可调圆孔射出,经视网膜镜反射入被检眼。检查时将视网膜镜在不同方向上做轻微转动,使照明区在视网膜上移动,同时通过反射镜上的小孔观察被检眼瞳孔内的光影运动。反射镜亦可用凹面镜,但瞳孔内光影运动的方向与用平面镜时相反。
检查时根据光影运动情况,在被检查所戴的试镜框内插上适当镜片,使到达反转点,然后将远点由检查距离换算至无限远(距离1米时,加-1.0D),即得所需矫正屈光度数。
如被检眼有散光,则于两主经线之一得到准确矫正后,在瞳孔中观察到一个光带。光带亦因焦线位置而呈现顺动或逆动,其所在子午线代表散光轴。继续加减球镜片,使光带消失,则在与原光带垂直方向出现新的光带。如此可分别测出沿两主经线的屈光不正,从而求得矫正所需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其轴位。另法为在一个方向上达到反转点,仅余一个代表散光的光带后,根据光带位置和运动情况,直接以柱镜片中和之,使瞳孔区光影运动完全停止,谓之圆柱镜检影法。在此方法中,于达到全面反转点后,可进一步观察柱镜偏离轴位时发生的光影变化,以验证并修正散光的轴向和量,使结果更为准确。
检影中又可用特殊反射镜使视网膜照明区呈带状,称为带状光源检影法,此法对观察不同子午线的光影运动较为便利。
检影验光法一般均应在用药物使睫状肌充分麻痹并同时扩瞳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测得的结果即代表眼的静态屈光。如不用睫状肌麻痹剂,则必须使调节尽量松弛。可以加凸透镜使视力模糊,然后检影,称为云雾检影法。
屈光计或视力计检查法 该项仪器按光学原理可分二类:
(1) 通过仪器的光学系统,将试标投影成像于视网膜上,调节仪器使通过间接检眼镜看到的影象最清晰为止,眼的矫正度数即从仪器上读出。测试中亦可参考被检者主观所见试标的清晰度。例如Schmidt-Rimpler视力计及Rodenstock屈光计。
(2) 测定由眼射出的光束,原理同间接检眼镜。被检眼前置集光镜,其主焦点处有能被透照的试标。由试标发出的光经集光镜折射成平行光束入眼。如为正视,则成象于视网膜。再以此为光源,经眼屈光系统折射成平行光束,又被集光镜聚焦成象于试标处。在此类仪器中,利用视差移位原理,可有助于观察判断而提高其准确度,例如Henker视差屈光计。又可于光路设计中将视网膜象的观察野分为两半,调节仪器使两半重合,使用便利,例如Fincham、Hartinger重合式眼屈光计。Collins设计电子屈光计,以红外线为测试光源,光线经折射成象后作用于光电池,其所产生的电流经电子放大,并在准确聚焦上进一步加强。故眼的屈光可间接由电流测得。
近年供应的计算机化屈光计,其光学系统的调节和计算皆自动化,能于瞬间获得大量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值,将结果用数字显示和打印于纸上,极其便利,由于检查迅速,光源不可见(红外)等特点,眼的调节作用影响较小,较之各种主观检法更为可靠,因而在普查工作中,或对不能合作的屈光不正患者,更为有用。
角膜计(量眼计)检查法 角膜计(量眼计)是为测量角膜前面的曲率半径而设计的。其原理是测量角膜前面灯影的距离,以推算角膜的曲率和屈光度,从而测出最大和最小曲率子午线,以及由于二者差别所造成的散光量。
检眼镜检查法 用直接检眼镜查眼底,也可粗略地估计被检眼的屈光情况。当然,这种估计仅有参考价值,不能做为矫正的依据。
主觉验光法 系根据被检者主觉的视力清晰程度,以测定其屈光系统的情况。由于此种检查有赖于被检者的观察能力与合作程度,且连续注视易使调节紧张,故结果常不十分可靠,主要用于验证客观检查的结果。但在年岁较大,或程度较轻的屈光不正患者,如能在检查中注意克服调节,并通过试镜获得良好视力,且感觉舒适,则主觉验光结果亦可作为配镜的依据。
常用的方法是单纯主觉验光法,即直接用镜片测试,直至被测者获得最佳视力,以确定所需矫正镜片度数。先以球镜测试,待视力不再增进时,即让被检者通过窄隙片注视视力表检查有无散光。如转动窄隙片时,视力不受影响则证明不存在散光。但当窄隙转至某一子午线时,顿觉格外清楚则是散光的佐证。此时将窄隙转至与该子午线垂直,然后继续用球镜测试,使视力达到最高度。根据窄隙方向及戴窄隙时所附加的球镜,就可得出散光的轴向及度数,最后换上所需的柱镜片以验证之。此外,亦可应用交叉柱镜和各种散光图形以测出散光。交叉柱镜为一特殊镜片,其屈光作用相当于两个相互正交的、符号相反而绝对值相等的柱镜(例如±0.25D或±0.50D),在两柱镜轴的中间位置上装上手柄。检查时将柄置于选定的子午线上,并来回反转镜片,根据被检者所描述的对视力影响的不同反应,不但可发现散光的存在,并估计其方向,还能校正柱镜片的轴位和度数。
主觉验光的主要问题在于调节的可能干扰,因而难于完全反映静态屈光的全貌。为了尽可能使调节松弛,可采用云雾法,即通过验光矫正视力之后,同时另加凸镜于双眼前,使视力发生模糊,然后分别逐渐减少双眼的凸镜度数,直至恢复原有矫正视力为止。主觉验光时,远视镜以选用度数最高片,近视镜选用最低片为原则,以避免额外调节造成的误差。
在修正矫正度数时,又可采用各种双色试验法,即利用眼的色象差,以调整所用镜片。例如在钴蓝试验中,通过钴蓝玻璃注视光源,因该玻璃只能通过红色及蓝色光,但如矫正不良,则只见到色晕。残留远视或近视过度矫正时,所见光源则为蓝色而绕以红晕,残留近视或远视过度矫正时则与此相反。亦可采用同时性色对比法,即双眼同时注视红色和蓝色背景的试标,并比较其清晰程度。
所有主觉视力检查仪器的共同缺点在于难于克服眼的调节作用,因而其实用价值是有限的。

☚ 屈光异常   近视 ☛
000124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