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偃武修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穷兵黩武;偃武修文

 徐世昌以清翰林出身担任总统,利用群情厌战、痛恨军阀心理,处处标榜“偃武修文”的“文治总统”形象,以示与赳赳武夫、穷兵黩武的军阀主政不同。(《二十世纪中国实录·第一卷·一九一八年》)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武:好战,滥用武力。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语出《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计万。”常作谓语、定语。
尽管他们中间有赞成或反对统一之分,但他们都不愿意走这条穷兵黩武、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道路。(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第二章)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偃武修文 偃:停止。停止武备,兴办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常作谓语、定语。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我近来觉得有趣的倒要算看见那在德国手格盗匪若干人,在北京率领三河县老妈子一大队的武士刘百昭校长居然做骈文,大有偃武修文之意了。(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 上一篇:清官廉吏;贪官污吏
  • 下一篇:穷乡僻壤;通都大邑

偃武修文

谓停止武备,修明文教。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 “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 归马放牛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成〉停止武备,提倡文治教化:乾隆时代四海平定,偃武修文,以安民心。
【反义】穷兵黩武。

偃武修文

(反)穷兵黩武

偃武修文

偃武修文(修文偃武)

停止军备,振兴礼乐等文化事业。偃(yǎn):停息。武:指与军事战争有关的。修:整治。文:礼乐等文化事业。

☚ 休明盛世   尧天舜日 ☛
停战

停战

罢兵 黜兵 息甲 缩甲 罢战
停止用兵:息兵戢戈 戢兵 戢武 韬戈
 不再用兵:放马华阳
 战争止息,不再用兵:归马(归马放牛)
有限期的或局部的停战:休战 罢垒 仆旗 投戈 案兵
 息兵,休战:靖兵
 息兵停战:韬弦 挂箭
不再战斗:解甲投戈
停止战事:洗甲 休牛 休兵 息燧
 止息战事:弥兵
休兵停战:韬戈卷甲 卷甲韬戈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休牛归马
休兵,停战:偃兵
停止战斗:辍战 卷甲 偃旗息鼓 偃旗仆鼓 偃旗卧鼓
不再战斗:解衣卸甲 解甲投戈 解甲休兵 解甲休士
停止打仗:发鞍
不打仗:休马
不兴战事:散马休牛
通过谈判停战:议和
息兵停战:韬弦 韬旗
 退兵停战:退罢
暂停作战:仆旗
停战,按兵不动:顿兵
停止斗争﹑辩论等活动的要求:免战
解除武装,停止战斗:解兵(解兵释甲) 解甲释兵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倒载(倒载干戈) 倒置干戈 倒戢干戈
停止战斗,召集士兵返回营房:收兵回营
停止武备:偃武(~修文)
 偃息武备:隐武
息兵修文:韬戈偃武
 弃武修文:脱剑
(交战双方停止作战:停战)

另见:停止1 作战 战争 太平

☚ 努力作战   讨伐 ☛

提倡

提倡

兴 倡言 倡首 持倡 唱言 首言 昌言
倡议做某件事:发起
提倡为政廉洁:倡廉
 反对腐败,提倡廉洁:反腐倡廉
提倡文教:倡文
 停止武备,提倡文教:偃武修文 投戈讲艺 修文偃武 兴文匽武 兴文偃武
自己提倡:自发
宣扬提倡:鼓扇
推重提倡:崇尚
崇尚,提倡:高尚
在文学创作上大力提倡扶持正统作品:大雅扶轮 大雅轮扶 轮扶大雅 扶大雅轮
竭力提倡或号召:大声疾呼 疾声大呼
(提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提倡)

另见:提出 优点 鼓励 使用 引导2 崇尚

☚ 提倡   倡导 ☛

偃武修文

成语。周武王灭商胜利后,回师镐京,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野,表示天下安定,不再用兵,故倒载干戈,包以虎皮,以示不用。同时行礼射,设庠序,以修文教。参见“武王伐纣”条。

偃武修文

意为罢兵休战,重于文治。周武王灭商后回师镐京,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野,表示天下安定,不再用兵,故倒载干戈,包以虎皮,以示不用。同时行礼射,设庠序,以修文教。偃:停息,停。修:治理,致力于。《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desist from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cultivate) the arts of peace; disband troops and attend to civilian affairs;lay down arms and devote oneself to learning
❍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尚书·武成》) In the fourth month,at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moon,the king came from Shang to Feng,when he hushed all the movements of war,and attended to the cultivations of peace.
❍ 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关汉卿戏剧集·邓夫人苦痛哭存孝》337) In those days you welcomed his talents,but now we have laid down arms-…/今陛下能偃武修文, 不复用兵乎? (《史记·留侯世家》2041) Are you in a position to lay down arms,practise the arts of peace and end all wars?/做牢靠的时候是“~”,粉饰粉饰;……(鲁迅《二心集》125)When they are secure they put on a show of“laying down arms to cultivate the arts of peace.”/帝欲~,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The emperor,wishing to“put an end to warfare and cultivate the civil arts,” went out in person to attend the review,and had summoned all his ministers to do the same.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解义】偃:停止。修:致力,提倡。停止战备,提倡文教。
【例句】~,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一派和平景象。
【反义】穷兵黩武

偃武修文

《辞源》源云:《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也作“偃武兴文”。《汉书·八九·黄霸传》:“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按,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云:也作“修文偃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盖文皇帝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云:也作“偃武行文”、“修文偃武”。《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资治通鉴·汉纪·元帝初元二年》:“孝文皇帝偃武行文,当此之时,断狱数百,赋役轻简。”《隋书·杨素传》:“修文偃武,四海晏然。”唐·陆贽《赠尚结赞第三书》:“将期去杀好生,修文偃武,永安兆庶,垂法子孙。”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停止武备,修明文教。“偃”,停止,停息;“修”,修明。《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汉书·黄霸传》:“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偃:停止。修:修明,提倡。停止武备,提倡文教。形容国家和平昌盛的局面。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三四回:“苗疆已定,海内承平,乾隆帝乃~,命大学士等订定礼乐。”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近义〕马放南山
〔反义〕穷兵黩武

穷兵黩武;偃武修文qiónɡ bīnɡ dú wǔ;yǎn wǔ xiū wén

徐世昌以清翰林出身担任总统,利用群情厌战、痛恨军阀心理,处处标榜“偃武修文”的“文治总统”形象,以示与赳赳武夫、穷兵黩武的军阀主政不同。(《二十世纪中国实录·第一卷·一九一八年》)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武:好战,滥用武力。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语出《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计万。”常作谓语、定语。
尽管他们中间有赞成或反对统一之分,但他们都不愿意走这条穷兵黩武、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道路。(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第二章)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偃武修文 偃:停止。停止武备,兴办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常作谓语、定语。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我近来觉得有趣的倒要算看见那在德国手格盗匪若干人,在北京率领三河县老妈子一大队的武士刘百昭校长居然做骈文,大有偃武修文之意了。(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偃武修文
yan wu xiu wen
【穷兵黩武】 遣调全部兵力,随意发动侵略战争。形容非常好战。源出《三国志·吴志·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哀,而我己大病矣。”
【偃武修文】 停止武备,兴治文教。偃:停止。修:修明,昌明。源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例﹞ 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装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以为他们真有“治国平天下”的大道。(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

偃武修文yǎnwǔ-xiūwén

偃:停息,停止。武:指武力征伐。修:实行,推行。文:文治,指礼乐教化。停止武力征伐,推行礼乐教化。表示国家已经统一,社会趋于安定。参见“归马放牛”。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停止武备,修明文教。形容国家统一,社会安宁。也作“修文偃武”、“偃武行文”、“偃武兴文”、“偃武觌文”、“偃兵修文”。

偃武修文yan wu xiu wen

偃:停止。修:致力,昌明。停止操练军事,致力发展文教。
【也作】偃武兴文
【近】马放南山铸剑为犁
【反】穷兵黩武

偃武修文 民安国泰yǎn wǔ xiū wén;mín ān guó tài

偃武:指战争停止;修文:提倡文教;泰:太平。指战争停止,提倡文教,人民安定,国家太平。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


归马放牛 偃武修文guī mǎ fàng niú;yǎn wǔ xiū wén

偃武:放下武器;喻停战;修文: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指战争宣告结束,大力加强农业生产,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二十一回:“那时八龄天子,坐享承平,~。”


天下太平 百废待举tiān xià tài píng;bǎi fèi dài jǔ

废:废置;举: 兴办。形容国家已经安定,很多本来废置的事业都等待兴办。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二十回:“兴致勃勃的段祺瑞可是马上准备起更大的阴谋来,那一日前往见黎,说是南北统一,~,首应裁兵。”

偃武修文yǎnwǔ-xiūwén

〔并列〕 偃,停止;修,修明、提倡。停止武备,提倡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三国志·魏书·三少帝传》:“朕以不德,讬于王公之上,夙夜战战,忘寝与食。今欲~,以崇大化。”
△ 旧多用于国家大政方面。
【近义】投戈讲艺
〖反义〗穷兵黩武。
也作“修文偃武”、“偃兵修文”、“偃武崇文”、“偃武觌文”、“偃武兴文”、“偃武行文”。

休兵罢战;偃武修文

休兵罢战;偃武修文xiū bīng bà zhàn;yǎn wǔ xiū wén

【上】休、罢:停止,完毕。停息或结束战争。
◆也作“息兵罢战”。元·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寻思。”
【下】偃:停止。修:建设,推行。停止武力,致力于文教。
◆ 也作“修文偃武”。《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综】结束战争,停止武备,振兴文教。
【例】历史上一些开明而有为的君主,都明白休兵罢战、偃武修文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大前提,因此特别珍惜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

☚ 卷甲韬戈;放牛归马   偃旗息鼓;解甲释兵 ☛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偃:停止。武:武备,战备。修:修明。文:文教。即停止战备,修明文教。多指政权稳定以后,缓用武力,以法度治理国家。也作“偃武兴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