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尿流动力学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应用导管、造影、X线、电影、电视等器械,检查泌尿系器官的尿流动力情况,诊断尿路梗阻,确定梗阻部位和研究排尿功能障碍病因的方法。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如下几种。
静脉尿路造影: 通过静脉尿路造影可以观察肾盏、肾盂及输尿管有无狭窄、梗阻和积水,造影剂在上尿路的排空时间,以及排尿后膀胱内造影剂残留量等。
膀胱残余尿测定: 排尿后立即导尿可测知膀胱内有无残余尿以及膀胱残余尿量。在正常情况或较轻的下尿路梗阻时,膀胱内无残余尿。残余尿的出现表示膀胱的排尿功能已代偿不全。残余尿量的多少与下尿路梗阻的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重复测定残余尿,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除导尿方法外,用超声波亦可大致测定残余尿。
充盈期膀胱内压测量: 用液体或气体(二氧化碳)在充盈膀胱过程中测定膀胱内压与容量的关系。如用气体,注入速度可达每分钟300ml,故短时间内可反复检查。但因注入速度快,易激发逼尿肌的无抑制性收缩(膀胱内压波动幅度超过15cmH2O者称为无抑制性收缩)。
❶正常膀胱的内压在排尿前一般在25cmH2O以下,容量达150~250ml时,耻骨上有膨胀感,在充盈过程中没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涨满时,有尿急及不适感,能随意识起始或中止排尿。
❷逼尿肌反射亢进。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或采用激发方法(如体位变动、咳嗽)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膀胱容量大多较小,可有尿频、尿急症状。这类功能反常的膀胱又称为不稳定性膀胱。
❸逼尿肌无反射。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以及采用激发方法后,逼尿肌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这类膀胱又称为稳定性膀胱。
❹膀胱内压的曲线坡度可显示膀胱充盈时内压与容量的关系,反映逼尿肌的弹性状况。膀胱长期膨胀可使曲线坡度降低,逼尿肌弹性和膀胱感觉逐渐丧失。感觉的丧失是由于膀胱的神经末梢受到长期压迫而受损害。
排尿期膀胱内压测量: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或经尿道插入一细管或换能器至膀胱,注入消毒液体充盈膀胱,然后在自行排出液体时,测定膀胱内压。膀胱功能正常、下尿路无梗阻者,排尿时膀胱最大内压为35~70cmH2O,大多在50cmH2O以下。超过70cmH2O者可确定下尿路有梗阻。一般测定的膀胱内压代表膀胱逼尿肌内压和腹腔内压(由直肠内压代表)的总和。
尿道括约肌阻力测定:插F-16导尿管至球部尿道,连接一Y形接管,一端接一测压玻璃管,另一端接消毒生理盐水瓶。连续滴注无菌液至尿道,以手握紧阴茎阻止液体自尿道逸出。测压管内水柱上升至最高水平,即为尿道括约肌阻力。正常人为80~100cmH2O。
冰水试验: 用F-16号导尿管排空膀胱,然后将冰水(4℃)60ml快速注入膀胱。在逼尿肌反射亢进时,数秒钟之内冰水连同导尿管从尿道中喷射而出; 在逼尿肌无反射时则冰水自导尿管中缓慢流出。
肛门括约肌张力,括约肌松弛表示逼尿肌无反射,括约肌张力过高提示为逼尿肌反射亢进。
膀胱去神经超敏试验,当肌肉(平滑肌或横纹肌)失去神经控制后 (脊髓反射的运动支或感觉支或两者都受损害),由于对神经介质(乙酰胆碱)感受面的扩大而使肌肉出现超敏现象。皮下注射2.5mg乌拉胆碱(urecholine)后,膀胱充盈至100ml时的内压如比注药前升高15cmH2O以上者,即可确诊为逼尿肌无反射的神经原性膀胱。在疑属逼尿肌反射亢进者,应于次日在腰麻或arfonad麻醉下重复上述检查。如注射乌拉胆碱后,内压仍大于注射前15cm时,则诊断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神经原性膀胱。该试验可有假阴性,也可有假阳性。
肾盂和输尿管的电视、录像或电影: 在静脉滴注大剂量造影剂时用电视、录像或电影观察造影剂在肾盂和输尿管内流动情况。注意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和输尿管口处有无停滞现象。观察肾盂和输尿管有无扩张。从而明确上尿路有无梗阻、梗阻部位和程度。
肾盂内压测量 (Whitaker试验): 用于诊断有否上尿路梗阻。其方法为通过肾或肾盂造瘘管以每分钟10ml的恒定速度滴入生理盐水,并用此导管测定肾盂内压(肾盂绝对压力)。同时另用导管测定膀胱内压。将肾盂绝对压力减去膀胱内压即为肾盂相对压力。上尿路无梗阻时相对压力不超过12~15cmH2O; 12~15cmH2O以上者有轻度梗阻;22cmH2O以上者有中度梗阻; 40cmH2O以上者有重度梗阻。


尿流率参数图


尿流率测定: 主要用于诊断下尿路梗阻。方法简单而无损伤,但需特殊仪器记录每秒钟的尿流率并描绘成曲线。依此曲线可推算出各尿流率参数(图),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2秒钟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尿流时间及总尿量等。其中意义较重要的是最大尿流率及尿流时间。总尿量少于200ml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很差。正常尿流率参数随着总尿量的多少而有变异。因此测定结果须与该总尿量时的各正常参数作对照,才能明确测定结果是否正常。一般认为最大尿流率在每秒25ml以上者可排除下尿路梗阻,在每秒10ml以下者提示有梗阻。尿流率的测定若与排尿期膀胱内压测量法同时进行,则诊断下尿路有无梗阻的准确性更高。


膀胱压力-尿流率-肌电图的联合检查 (正常)。在膀胱充盈时括约肌活动力逐渐增强,在排尿前突然停止活动,排尿结束前又开始逐渐恢复活动


括约肌肌电图: 尿道外括约肌与肛门括约肌均受阴部神经的控制。通过一刺入肛门外括约肌的电极或一塞入肛门的电极塞记录肛门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可以反映尿道外括约肌情况。该法与膀胱内压测量,尿流率检查同时进行可了解逼尿肌与外括约肌功能的协同有否失调。正常时,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升高,同时外括约肌肌电活动减弱,产生正常排尿的尿流率曲线。协同失调时,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升高,但外括约肌肌电活动不减弱,外括约肌依然处于痉挛状态。产生排尿不畅的尿流率曲线。或者逼尿肌无收缩,但外括约肌肌电活动减弱,而产生尿失禁。
尿道闭合压力图: 将一特制的导管插入膀胱后,用自动拖拉器以恒定缓慢的速度自尿道内拉出时,一边注入气体(二氧化碳) 或液体自导管壁上小孔排出,一边通过一换能器记录下尿道全长的内压并由自动描绘器录下尿道内压的曲线即尿道闭合压力图,同时记录功能性尿道长度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常被应用于尿失禁和神经原性膀胱的诊断和尿失禁手术前后的检查。


用于二氧化碳尿道闭合压力图检查的导管


尿道闭合压力


A=功能性尿道长度; UB=膀胱;
B=最大尿道压力; BN=膀胱颈部;
C=最大尿道闭合压力; ES=尿道外括约肌;
D=膀胱压力; PS=骨盆底部。

 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闭合压力
女性3~5cm,平均3.5cm50~94cmH2O,平均77emH2O
男性5~7cm,平均6cm88~100cmH2O,平均94cmH2O

膀胱压力、尿流率和膀胱尿道排尿期电视的同步检查:该检查包括6种测定的同步检查即: 膀胱内压,直肠内压,从膀胱内压中扣除直肠内压后的逼尿肌内压,尿流率,充盈膀胱的液体量及排尿电视。该同步检查结果可较全面地显示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


下尿路动力学的6道程同步检查。6道程包括膀胱充盈量、膀胱内压、直肠内压、尿流率,电视以及用自动电子仪器自总压力中扣除直肠内压后的逼尿肌压力

☚ 泌尿外科超声诊断   肾活体组织检查 ☛
000111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