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尾大不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尾大不掉

掉: 摆动。尾巴大,不易摆动。原喻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灭掉蔡国,在蔡地筑城,派公子弃疾为蔡公。大夫申无宇提醒灵王说:“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您要多加戒备。”楚王不以为然,认为国都有高大的城墙,没关系。针对楚王的这种看法,申无宇又举了历史上郑、宋、齐、卫等国出现过的问题,最后说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古人以“本”作干,以“末”作枝,故这里的“末”作树枝解。意思是说树枝大很容易折断,尾巴大摆不动,君王您是应该知道的啊!

现在“尾大不掉”也用来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

尾大不掉wěidà-bùdiào

掉: 摆动。尾巴大,不易摆动。原喻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灭掉蔡国,在蔡地筑城,派公子弃疾为蔡公。大夫申无宇提醒灵王说:“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您要多加戒备。”楚王不以为然,认为国都有高大的城墙,没关系。针对楚王的这种看法,申无宇又举了历史上郑、宋、齐、卫等国出现过的问题,最后说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古人以“本”作干,以“末”作枝,故这里的“末”作树枝解。意思是说树枝大很容易折断,尾巴大摆不动,君王您是应该知道的啊!
现在“尾大不掉”也用来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成〉比喻组织庞大、涣散,难以驾驭或无力平衡: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机关人员臃肿,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用以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或机构庞大而指挥不灵这样的情形。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这就涉及 “掉”的意思。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说,春秋时楚灭蔡,楚灵王欲封公子弃疾为蔡公,便向大臣申无宇询问此事如何。申无宇回答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其意是说: 树梢的枝条太粗重了就会折断,牛、马的尾巴太大太重了就摇摆不动 ( 不能驱赶身上的飞虫) ,这些您都是知道的啊! 也就是说,申无宇不赞同封公子弃疾为蔡公,因为离远了,难以指挥。
《国语·楚语上》: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 ménɡ wèi) 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惧之。”蝱是一种昆虫,飞到牛、马身上叮咬,而牛、马不能摆动其尾以驱赶。至此,可知 “掉”义为摇、摆。《文选·扬雄 ( 长杨赋) 》: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李善注引贾逵云: “掉,摇也。”
据此,“尾大不掉”即言尾大而不易摇摆,用以比喻不易驾驭或指挥不灵之意。

尾大不掉

比喻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或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二二《五代姑息藩镇》:“至末季,天子益弱,……卒至尾大不掉,区宇分裂,鼎祚遽移。”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八卷:“舒大人弄到后来,也晓得尾大不掉,却又没法子想,只想换个地方。”也作“尾大难掉”。《全三国文》二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摆动。尾巴大,不易摆动。春秋时,楚国灭了蔡国,楚灵王想封公子弃疾为蔡公,问于申无宇,无宇答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见《左传·昭公十一年》)后用“尾大不掉”
❶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控制。《旧唐书·朱克融等传论》:“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世人多务逐君。习若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也作“尾大难掉”。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也作“末大不掉”。唐·柳宗元《封建论》:“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候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❷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朱自清《<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尾大不掉,却非始料所及。”

尾大不掉

(反)强干弱枝

如臂使指;尾大不掉

○如臂使指rú bì shǐ zhǐ

像胳膊指使手指那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练剑者讲究~,随意出招 |有了这一批优秀人才,指挥便~,得心应手。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摆动。尾巴太大,不易摇动,比喻下属势力强大,难以控制,也比喻机构庞大,指挥调度不灵便:末大必折,~|上不精明强干,下则为所欲为,实际上已形成了~的局面|短小精悍的文章,竟变得那样~。

不听

不听

不听大话空话:款言不听
拒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充耳不闻
听了与没听见一样:听而不闻
固执顽强,一点也不听别人的意见:油盐不进
属下势强,不听从调度指挥:尾大不掉 尾大难掉
不轻易听命于人:招之不来
有意不听:塞耳
说的人不厌其烦,听的人心不在焉:言谆听藐 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
不愿听:洗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杜耳恶问 塞耳不听
听不进:听而不见

☚ 不听   不乖 ☛

指挥

指挥

挥 麾(招麾) 拟(拟呵;裁拟;视拟) 指顾 指呼 指拨 招指处分 铺派 节制(~水师) 节度
指挥变换队列:调队子
指点,指挥:指泼
调度,指挥:呼应
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他人和表达意向:颐指色授
在背后策划指挥:幕后指挥
统率,指挥:率御
暗中操纵指挥:发纵指示 发纵指使 发踪指示 发踪指使
指挥灵活裕如:指挥自如 指挥如意 使臂使指
指挥如意,没有牵制:如臂使指 犹臂使指 若臂使指
指挥起来称心如意:颐指如意
各自行动,指挥不一:东驰西击
指挥失去效应:失灵
 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尾大不掉
消息不能正常传递,指挥不能正常进行:呼应不灵
指挥失策:进退失图
脱离实际乱指挥:瞎指挥(发令调度:指挥)

另见:发令 调度 调动 率领

☚ 指挥   指挥军队 ☛
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

意为事物臃肿,行动不便。原意尾巴太大,不易摇动。“掉”,即摆动。《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扶危持倾   事难两全 ☛

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不易摆动。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军事上用来比喻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也用来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尾:尾巴。掉:摆动。《左传·昭公十一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群所知也。”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尾大不掉尾大难掉;末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the tail is too big to wag—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 [of an organization] too cumbersome to be effective
❍ 末大必折,~,君可知也。(《左传·昭十一年》)Great branches are sure to break the roots; a great tail cannot be moved about:—this is what you know.

尾大不掉wei da bu diao

the tail wagging the dog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摇动。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比喻部属势力过分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难以驾驮。too cumbersome to be effective, 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解义】掉:摇动。尾巴太大不容易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动或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例句】这个单位的问题在于责权不分明,人浮于事,~。
【近义】尾大难掉、末大不掉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兽尾过大,难以摇动。比喻下强上弱,难以控制。《左传·昭十一年》:“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霸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亳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尾大不掉

春秋时期,楚共王因正妻没有生儿子,只能从其他王妃所生的五个儿子公子昭、子干、子皙、公子围和弃疾中挑选太子,最后选中了公子昭。
公元前560年共王去世,太子昭继位,史称楚康王。康王在位15年后病死,他的儿子芈麇(mǐ jūn)继位。芈麇对公子围非常信任,任命他为令尹,但野心勃勃的公子围却利用大权,积聚力量,准备夺取君位。
公元前541年,公子围出使郑国。他刚走到边境,突然传来楚王患重病的消息。他欣喜若狂,立即策马赶回京都,闯进宫中杀了芈麇,自立为王,史称楚灵王。
灵王登上国君的宝座后,感到天下无人能与自己相争,就把兵权交给了最宠信的弟弟公子弃疾,自己整天寻欢作乐。
公子弃疾掌握兵权后,经常率军攻打邻近小国,先后攻灭了陈、蔡等国,他的权力和威望也不断提高。灵王很高兴,把蔡地赏给了他,并封他为蔡公。但过了不久,灵王又对弃疾不放心起来,就特地召来大夫申无宇,问他:“我把弃疾封为蔡公,你看如何?”
申无宇回答说:“国君不应把亲近的人封在外面。因为日子长了,他的力量大大发展,将会威胁到国家。俗语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这个道理您一定知道。”
申无宇的话并未使灵王有所警惕,他依旧认为弃疾是自己最宠信的弟弟,不会背叛自己。
公元前530年,灵王带了一部分军队离开郢都到外地打猎,而后又攻打徐国,长期在外。
蔡国的旧臣见楚国后方空虚,便怂恿弃疾进兵楚国,一举攻下了都城。灵王见大势已去,上吊自杀。不久,弃疾又设计逼死了子干、子皙,当上了国君,史称楚平王。
后来,人们就用“尾大不掉”这个成语,来比喻部属势力过分强大就难以驾驭控制。

尾大不掉we?i dà bu? diào

【释义】比喻部下的势力强大,不听从指挥。也比喻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尾:??. 掉:???.
??? ?? ?? ?? ? ??.
??? ??? ??? ??? ??? ??.
???? ??? ???? ???? ??? ???? ??.
【例句】我们只有精简机构,改变那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 ??? ??? ?? ??? ??? ????? ?? ????? ? ??.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摇动,摆动。尾巴大了不容易摆动。
❶ 比喻下属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冯玉祥《我的生活》二四:“这时第六镇驻在南京,齐燮元飞扬跋扈,处处显出骄横之气,上则使李督军感到~,下则使张仲和一班部属事事为难。”
❷ 比喻事物前轻后重或文章太长,难以掌握。朱自清《文集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却非始料所及。”
〔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末:树枝。)
〔变式〕尾大难掉
〔近义〕末大必折
〔反义〕如臂使指
〔连用〕末大必折

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尾大不掉;尾大难掉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掉:摆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原比喻部下的势力强大,无法指挥调度。
出处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举例 机构如此庞大,~,必然指挥不灵。

强干弱枝qiáng gàn ruò zhī

尾大不掉
wei da bu diao
【强干弱枝】 比喻加强中央力量,削弱地方势力。源出《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不好摇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易指挥调动。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不好指挥。源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也作“尾大难掉”、“末大不掉”。
﹝例﹞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他真办成了,恐怕尾大不掉,我们节制不了他。(燕谷老人:《续孽海花》)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摆动。尾巴太大不易摆动。比喻下属势力过于强大,难于驾驭。也比喻事物轻重失宜,难以调整。
〔例〕《柯灵七十年文选》:“在一本小书的前面,我唠叨了这半天,衬着一堆芜杂贫弱的作品,简直就显得~。”
【提示】含贬义。多作定语、谓语。

尾大不掉wěidà-bùdiào

《左传·昭公十一年》载:申无宇在对楚王叙述了郑君、宋公子、齐公孙被杀,卫君被赶出国等事例后,又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掉:摆动。尾巴大,不易摆动。本比喻属下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后也比喻机构庞大臃肿,指挥不灵。又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常与“末大必折”连用。参见“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尾巴太大不易摆动。
❶ 比喻下属势力太强,难以指挥调度。
❷ 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❸ 也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后,形成了难以处理的局面。也作“尾大难掉”。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解义】 掉:摇动。尾巴太大不容易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动或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例句】 这个单位的问题在于责权不分明,人浮于事,~。
【近义】 尾大难掉、末大不掉
【反义】 强干弱枝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 摆动。尾巴大了不容易摆动。比喻下属势力强大,不听从指挥。冯玉祥《我的生活》:“齐燮元飞扬跋扈,处处显出骄横之气,上则使李督军感到~,下则使张仲和一班部属事事为难。”也比喻事物前轻后重。《〈朱自清文集〉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却非始料所及。”

尾大不掉wei da bu diao

掉:摆动。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比喻部属势力过大,就难以控制。也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难以驾驭的局面。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也作】尾大难掉末大不掉
【反】强干弱枝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尾巴太大摇动不灵。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听从调动,难以驾驭。现也用以指机构或组织庞大,指挥不灵。掉:摆动。

尾大不掉wěidà-bùdiào

〔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❶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糊涂世界》卷8:“舒大人弄到后来,也晓得~,却又没法子想,只想换个地方。”也作“尾大难掉”。
❷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明·郎瑛《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今乘~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 多用于描写不好指挥部下或难以驾驭局面。
〖反义〗强干弱枝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掉:摆动。即尾巴太大了不容易摇动。旧比喻下属势力过大,不易指挥调动。也形容机构臃肿,指挥不灵。也作“末大不掉”、“尾大难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