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权〕 (quán) 秤锤。 《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称量。 《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 《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权力;势力。如:掌权。《国策·齐策一》:“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高诱注:“权,势也。” 权利。如:选举权;发言权。 权宜;变通。 古代常与“经”(指至当不移的道理)相对。《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 佛教指权宜。与“方便 ”同义。常与“实”相对。“权”指适于一时机宜之法,“实”指究竟不变之法。《摩诃止观》第三:“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旨归。” 姑且。 如:权且;权时。《文选·左思〈魏都赋〉》:“权假日以馀荣。”李善注:“权,犹苟且也。” 指暂代官职。 如:权摄;权代;权篆。《宋史·李纲传上》:“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黄色。《尔雅·释草》:“权,黄华。”又《释木》:“权,黄英。”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凡色黄者谓之权。” 通“颧”。面颊。 《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李善注:“权,两颊。” 姓。唐有权德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