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比喻器物的使用,各有所偏,难以兼备。尺比寸长,但测量小东西时,反倒无用;寸虽较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故器物各有所用,即使龟甲蓍草恐怕也不能全然解决疑问。 屈原“卜居”一章采用对答方式,非真有其事,只不过藉以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所以问卜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是郑檐尹对屈原所说的话。 ☚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长与短,大与小,只能是相对的。人们看事物一定要辩证地、全面地去看,切忌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尺有所短意思是,最好的东西或者再了不起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寸有所长意思是,最微小的东西都有它特别的用处,再笨的人也会有过人之处。 出自屈原《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骆驼肚子也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这时,小羊和骆驼同时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多的小草,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放弃这一片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留下骆驼在木栏外干瞪眼。 这个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也没有消失,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作者简介】 屈原 (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 “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 《诗经》并称 “风骚” 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 比喻器物的使用,各有所偏,难以兼备。尺比寸长,但测量小东西时,反倒无用;寸虽较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故器物各有所用,即使龟甲蓍草恐怕也不能全然解决疑问。 屈原“卜居”一章采用对答方式,非真有其事,只不过藉以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所以问卜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是郑檐尹对屈原所说的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