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尸体解剖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尸体解剖检查

尸体解剖检查

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是于人死后检查体表和内部病理改变,以研究疾病性质和死亡原因的一种病理检验。通常所称的尸检,主要是指病理尸检和法医尸检。病理尸检的对象主要是医院内死亡的病人,其目的是检查体内发生那些形态改变,结合生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求获得确切的诊断。法医尸检的对象主要是涉及法律纠纷必须剖检的尸体,其目的是协助公检法部门判定死因和死亡时间,判定是暴力伤亡抑或病死,是他杀抑或自杀等。这种尸检必须会同检察人员或公安人员一起进行。
尸检的内容,通常包括:
❶体表和内脏肉眼观的改变;
❷切片染色检查器官的组织学改变;
❸必要的辅助检查,如检查病原菌和血清反应以及病变组织和体液的化学检查。尸检目的与研究人体正常结构的普通解剖不同,检查范围也不同,一般以内脏改变为主。
病理尸检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❶促进病理学的发展: 尸检以其所特有的全面详细检查全身各器官病变的检验方法,能在同一个体内完整地观察病变的形态、分布,以及在可能范围内观察不同发展时期的病变和病变对机体的影响,从而了解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推动病理学的发展。
❷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临床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观察较为困难,尸检则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改变,并结合生前临床观察作出最后诊断,因此其诊断更为可靠,可补充临床诊断之不足,纠正临床诊断之错误。如Bauer及Robbins (1972)二人曾对比2734例肿瘤病人的临床和尸检诊断,发现26.2%的死者生前未查出肿瘤,13.9%临床虽怀疑有肿瘤,但不能确定原发部位或原发部位诊断错误,两种误诊合计达40%。现代医院虽已有很多新技术设备,但临床与尸检主要诊断的不符合率仍相当高。
分析研究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不符合的原因,可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病理尸检有长久的历史,并对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Morgagni (1761)根据700例尸检的资料,首次提出许多疾病的症状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其后,欧洲许多临床医师如Hodgkin,Bright,Grave,Laennec都常亲自作尸检。19世纪奥国Rokitansky一生约作过30,000例尸检。魏尔啸(Virchow)开始应用显微镜检查病变,把尸检从单纯眼观变化的观察扩展到镜观的领域。许多疾病先后借助于病理尸检使病理学家和临床学家逐步了解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由于病理尸检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都制订尸检条例,有的(如瑞典、挪威和苏联等)曾规定除少数例外,一切住院病人死亡后都要作尸检。据报告,德、奥、瑞典、苏联的医院住院病人的尸检率达96~97%,美国为54.7~68%。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有尸检,但仅限于少数城市,且受到的阻力极大。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分别于1950、1952、1957、1979年颁布了《解剖尸体暂行规则》及《解剖尸体规则》。卫生部于1982年公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及《医院工作制度》,对病理尸检也有规定,从而促使尸检较前已有很大发展。

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不符合率

 年代尸检数不符合率
美James
德Landes
法Besancon
英Heasman,1959
1951~1952
1954~1964
1958~1961
1889
1132
1000
9501
48%
48%
30%
55%
谷镜济(上海第一医学院)
瑞典Britton
吴秉铨(北京医学院)
广西医学院
中山医学院
吴在东等
1952~1962
1970~1971
1950~1977
1964~1977
1956~1977
1954~1980
1000
383
3941
852
5000
1666
21%
30%
20.68%
20.07%
22.36%
18.4%

按照《解剖尸体规则》,病理尸检限于教学、医疗、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预防机构的病理科(室)施行。凡死因不清楚者,有科学研究价值者,疑似职业中毒、烈性传染病或集体中毒死亡者,都要积极争取尸检。尸检前应了解死者的病史,注意有无气胸、空气栓塞、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中毒等,以便根据不同情况作好准备,进行必要的检查。
1. 体表检查和切开: 注意身长、体重和死征,有无外伤、出血等。作完全尸检时,可沿颈胸腹前正中线或“T”字形切开皮肤,并向两侧翻开,而后在肋骨的软骨与骨交界处切断肋骨,取掉胸骨,依次暴露胸腹腔。注意胸、腹腔有无积液,胸、腹膜有无粘连。疑有气胸或气腹时,须在切开胸、腹腔前加水于皮下,穿刺胸、腹腔,检查有无气泡冒出。疑有空气栓塞时,开胸腔后要立即钳紧连接心脏的各大血管,将心包灌满水后穿刺右心室或肺动脉根部,检查有无气泡冒出。
不论采取什么方式切开皮肤,都要注意尽量保护尸体外形,特别是颜面和四肢外露部分的皮肤,以便做完尸检后能以整复外形。
2. 内脏的检查: 取胸腹腔内脏,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可将各内脏各个分别取出,也可先保持各脏器的连系,一并取出后再各个分开检查。后一种方法便于检查各脏器的连系,便于检查各脏器血管的病变,且取出后可以及早检查颅脑和整复尸体,优点较多。
脏器联合取出法:自下颌骨中线切开皮肤及软组织,直至耻骨联合上缘,以刀尖伸入咽部,取出舌和咽部器官,再向下伸延。拉着咽部器官,切断锁骨下动静脉和臂神经丛。然后抓紧气管和食管向下拉,就可将颈部器官和胸腔器官自后面的软组织分离。如无检查咽、喉的必要,可在颈部横断气管和食管,再如上述抓紧气管和食管向下拉。在分离了颈部、胸部器官与其后软组织的联系之后,即可于横膈上方切断主动脉、腔静脉和食管,以后就可将颈部和胸部器官一齐取出。切开腹壁,暴露并检查腹腔之后,翻开大网膜,将左侧肠向右翻转,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切断空肠上端。一手拉肠向外,一手由上而下依次将各段肠与肠系膜相连处切断,直至直肠。将直肠截断,就可将分离的小肠和大肠取出。
沿横膈外缘附着胸壁处切断横膈。然后切断髂动静脉、膀胱颈、阴道,将腹部器官向左向下拉。将腹主动脉后的疏松组织分离,就可把各器官联合取出。
检查各个脏器时都要先检查与其连系的动静脉,分离后检查脏器的重量、大小,硬度、色泽以及表面和切面上固有结构的改变。切开器官时,应沿其血管或管道作最大切面,各切面应平行。
一般可按下列次序检查各脏器:
(1)心: 依次剪开检查腔静脉、右心房、右心耳、右房室孔、右心室、肺动脉,然后再依次剪开检查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孔、左心室、主动脉。注意瓣孔大小、瓣膜质地和心肌厚薄等。凡疑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必须先保持心肺的联系,待检查各大血管后才可切开。
(2) 颈部器官及肺: 剪开检查咽和食管后,再依次剪开喉、气管、支气管,由肺门向外切开肺,注意有无硬块。切开肺内中、小支气管分支,检查是否扩张或阻塞。检查颈部的动静脉后,分离和纵切甲状腺,检查有无结节或囊肿等。
(3) 肾上腺及泌尿器官: 先剪开检查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取出肾上腺,沿肾外侧凸缘向肾门切开肾,检查肾盂、肾盏大小,和肾皮质、髓质颜色、厚度,表面是否光滑。剪开输尿管、膀胱,检查有无扩张或阻塞。
(4) 脾: 检查脾动脉后,由脾外凸缘向脾门切开,检查脾小体大小、刮出物多少和浓稠否。


心脏的剪开


1.由右心房剪至右心室尖;
2.由右心室尖剪向肺动脉;
3.由左心房剪至左心室尖;
4.由左心室尖剪至主动脉。
(5) 胃、十二指肠和肝、胰、胆囊: 由贲门沿胃大弯向下剪至十二指肠,注意各处粘膜面是否有溃疡,壁有无增厚,幽门是否狭窄,和内容物性状。剪开胆囊、胆总管和肝管,检查有无异物和扩张。将胰切多个横切面检查,肝则自右至左作几个冠状切面检查。
(6) 男生殖器: 切开腹股沟管内口后,一手自阴囊将睾丸向上推,一手拉输精管向上,即可拉出睾丸和附睾,切开鞘膜及睾丸。检查并用镊牵拉切面,正常成人可以挑起曲细精管。沿尿道的前列腺部作几个横切面,注意有无结节。
(7) 女生殖器: 取出后,由下向上沿阴道、子宫前正中线切开,至子宫底部后再向两侧剪开,以检查子宫腔内改变。输卵管可做多个横切面。
(8) 肠: 从小肠上端向下依次剪开各段肠壁,检查肠内容物性状和肠粘膜有无溃疡、出血。
(9) 颅脑部: 自一侧耳后经颅顶至另一侧耳后作横联线切开头皮。将头皮分别向前后翻转。然后沿眶上嵴上方—→颞—→枕—→对侧眶上嵴上方之水平线锯开颅骨。取出锯下的颅顶骨片,沿上述锯线剪开硬膜,并剪断大脑镰、小脑幕之附着部以及颅底神经及脊髓,即可取出脑(小儿的硬膜与颅骨不易分开,故须先沿上述水平线剪断硬膜,并剪断大脑镰、小脑幕才可取下颅顶骨片)。
尸检时一般只检查脑膜及脑的外形变化,然后就在大脑胼胝体部切开第三脑室,再将全脑放入甲醛液中固定,约等2周后再取出,将大脑自前而后作多个平行的冠状切面,对比检查两大脑半球各结构是否对称。在小脑,先纵切开正中的蚓突,检查第四脑室大小,然后将小脑半球作水平或矢状面切开检查。脑干也可作多个水平切面检查。
凡疑有传染病时,应取材作细菌培养并作涂片检查,或作血清检查。
3. 尸体整复: 取出各脏器后,应将体腔内液体擦干净,放回不需保留的脏器和骨片,将口及骨盆下端填塞,防止液体渗漏,即可缝合切口。整复后的尸体应保持外观端正清洁。
4. 尸检记录: 记录要按次序并要完全和准确,不要遗漏各部位的检查结果。必要时用照相或绘图说明。检查切片组织变化时也要分别描述。
5. 尸检报告: 主要包括两部分:
(1)尸检诊断: 结合临床观察和肉眼、镜下所见的变化以及微生物学等检查结果,作出最后病理诊断。作病理诊断时应按各病变的主次先后写出,与主诉和死因有关的主要病症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列在前面,次要的诊断即与主要病症无关系的其他病变列在后面。
(2)总结讨论:在病理诊断后要联系临床和尸检结果,说明本例诊断的根据,并以此解释临床表现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还要结合文献指出本例病变的特点,讨论其意义。
根据《解剖尸体规则》,应在解剖后1个月内向委托单位发出诊断报告。如发现其死因为烈性传染病者,应于确定诊断后1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新生儿尸检 与成人不同的几点是:
❶要注意新生儿是否发育成熟,即是否达8个月胎儿的身长(40cm)、体重(2500g),在此标准下的为未成熟儿,生活力弱,较易死亡。
❷要检查出生后肺曾呼吸否。
❸注意脐部是否感染。
❹检查心血管有无畸形。
❺新生儿产伤时大脑镰和小脑幕易破裂,且静脉窦易有感染形成血栓,故开颅取脑应保持该部脑膜完整。沿颅骨的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剪开骨膜,将骨片外翻,倒出该侧脑半球,然后再以同法取出另侧半球,露出大脑镰、小脑幕的根部,检查有无破裂出血。
☚ 病理诊断   活体组织检查 ☛
000100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