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清代山名。唐朝时为伊吾故城所在地。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约40公里,分东、西二山,东是尖山子,西是独山子。 尖山〈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妇女乳房。见《新刻江湖切要·身体类》。 尖山jiān shān明清以来江湖社会谓妇女的乳房。《新刻江湖切要·身体类》:“妇乳曰尖山; 吞子。”又《切口·星相》:“尖山: 妇人之乳也。”系就其形状而言。 尖山位于河西区中部,尖山路周围一带。《天津卫志》记:明代建村,初称尖山庄,又分前尖山和后尖山两处。实无山,因地势较高,故称尖山。为尖山街道办事处驻地。1949年后增建红升里、红霞里、金星里、红光里等居民区,是河西区较大住宅区片之一。驻有天津歌舞剧院、东海无线电厂、尖山礼堂、资水道农贸市场、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红光公园、光电通讯公司等单位。 尖山县名。约北朝时置、后废。在今永定河流域,确址待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