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叉
险韵的一种形式。诗中用冷僻的、不易构成诗意的字入韵。由于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和《谢人见和前篇》二首以“尖”“叉”二字入韵,后来就把这种险韵诗称“尖叉”。如《雪后书北台壁》之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
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
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虚幌,
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
九陌凄风战齿牙,
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
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
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
冰下寒鱼渐可叉。
苏轼诗既有诗意,而韵字运用自然不生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