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登越王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登越王台 秋登越王台清诗篇名。七律。康有为作。见《南海先生诗集》。本篇作于光绪五年(1879)秋,作者时年二十一岁。全诗为:“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 三千劫几时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越王台,一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为西汉南越王赵佗的点兵台。作者登临古越王台,遥望祖国的大地山川,想到国家和民族面临的重重危机,从而抒发了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作者一贯主张诗应反映新时代的现实和新诗人的风貌。他在《人境庐诗草序》中说:诗要“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全诗气势奔放,笔力雄健,形成苍凉悲壮的艺术境界。用典精确,熔裁古事,富于暗示作用,使读者联想到正气凛然的文天祥,上下求索的屈原,增强了诗作的历史感。诗中年少才俊、卓厉风发、忧国忧民的诗人自我形象呼之欲出,确乎“发于真性情,故诗外常有人也”(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 咄咄吟 出都门留别诸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