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腆纪年附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腆纪年附考》

《小腆纪年附考》

清徐鼒撰。徐鼒(1810~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道光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福建知府等职。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克南京,他回家乡六合组织团练,并亲上前线与农民军对抗。有《未灰斋文集》、《诗集》等。该书为编年体南明史,共20卷。记载明未崇祯十七年(1644)至南明桂王永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间史事。道光三十年(1850)作者任职清史馆期间,参考62种南明史书,并搜集各省府县志及各家诗文集中有关资料,撰写而成,取材广泛,对于传闻互异的史实则写成附考,记于正文之下。其中记载明末李自成攻克北京、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事,记载尤详。如记载郑成功收复台湾事说:“初四日未刻,抵澎湖之娘妈宫,下令曰:‘视吾鹢首所向’。见鹿耳门,焚香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顾,寸土未得,孤岛危居,今昌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竹篙视之,则加涨丈余,以后加额曰:‘此天所以哀孤而不委之壑也’。令何斌坐斗头,按图转舵,发炮鸣金。赤嵌城酋长实叮惊怖出降”。“次日,荷兰击鼓吹笛出兵,成功部将杨祥领籐牌手跳舞横冲。荷兰兵大败,退守王城”。正文之下又附考说:“考曰:诸书皆云三月泊澎湖,而《台湾外纪》云二月初一日祭江,初三日放洋,初四日抵澎湖,疑二月乃三月之伪”。当时记载南明时期历史的书籍,不下300余种,但大都局限于一时一地,且传异互异,多有出入。该书“合萃群编,订伪求是,简而该,详而有体”,是南明史书中比较完备的一种。作者晚年又著有《小腆纪传》65卷,附补遗5卷。二书所记载的史事相同,但体例不同。《小腆纪年》为编年体,《小腆纪传》为纪传体,二书并行,对研究南明史提供了方便。初刊于咸丰十一年(1861)。1957年中华书局据原刊本为底本出版有校点本,全2册。《小腆纪传》有1958年中华书局校点本,可参考。

小腆纪年附考

小腆纪年附考

编年体南明史。二十卷。清徐鼒编。徐鼒(1810—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十七岁时“折节力学”,读经史著作。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选授庶吉士,后任翰林院检讨。三十年(1850)入清史馆任协修期间,开始系统研究南明史事。在政治上徐鼒依附于曾国藩,受到曾的赏识。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九江,直捣金陵,徐鼒在家乡六合积极筹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并上书清军统帅,为之出谋划策。其后又亲至前线与太平军作战。八年(1858),任福建福宁知府,创团练法,镇压人民反抗运动,四年后病死。著作还有《小腆纪传》、《未灰斋文集》、《诗集》、《读书杂释》、《敝帚斋主人年谱》、《徐氏本支系谱》等。
《小腆纪年附考》书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记事起自崇祯十七年(1644),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叙述了明末农民军推翻明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号称帝,至台湾郑氏政权为清朝所并,共计四十年的史实。书名“小腆”,意谓书中所纪南明各政权均偏安一隅,不能与中原皇朝相颉颃。
作者从事南明史研究,目的是“汲汲以正人心,维世运”,故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书中相当注意“明季衰乱”的史实,以很大篇幅揭露了明末和南明统治时期的腐朽情况。着重记叙了亡国之君崇祯帝的所作所为,指出崇祯帝即位之初,“承神、熹之敝,慨然有拨乱之志”,杀魏忠贤,罢黜阉党,整顿朝政,但他“好谀恶直”,刚愎自用,果于诛赏,“暗于用人”,“复命内臣监军,而国事愈不可为矣”。认为政苛饷繁是明亡的重要原因。对南明政权用人不当,致使奸邪当道,良臣失职的史实也重点揭出。极力表彰忠君尽节,对死难事迹的记载不厌其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书法。对“仗戈起义,而殉故国”的给予“特书”,对“奋不顾身,事虽无成,志则可取”的给予“大书”,有些则详载死难者的官爵,“备书”以“嘉死节”。对叛主降敌分子则予以严厉的口诛笔伐。诬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张献忠为“闯贼”、“献贼”,而不书名字,以贯彻所谓的“书盗之义”。
作者编撰此书时,搜集了大量的野史笔记及诸家文集资料,据“自序”说:“参考而知其梗概者”,有王鸿绪《明史稿》、温睿临《南疆绎史》、李瑶《绎史摭遗》等六种。“参考而订其谬误者”,甲申(1644)三月以前,有吴伟业《绥寇纪略》、邹漪《明季遗闻》、李逊之《三朝野记》等十种,以及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贡举考》;福王南渡事,有顾炎武《圣安本纪》、黄宗羲《弘光实录》、李清《南渡录》等十三种,及各省郡县志、诸家文集;唐、桂二王事,有钱秉镫《所知录》、瞿昌文《天南逸史》、闽人《思文大纪》等二十二种,以及闽、广各志书;鲁监国及郑成功事,有冯京《浮海纪》、鲍泽《甲子纪略》、陈睿思《闽海见闻》等十一种,以及台湾、厦门志和海外诸遗老诗文集。由于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并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将南明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系统化,故无论是在篇幅上,还是内容完整上均超过了以往的同类史著。书中对各种传闻互异的问题,还写成附考,或加以论断,记于正文之下。由于对史事考辨精审,提高了此书的史料价值。书中对李自成攻克北京事记载颇详,约占全书五分之一,对永历帝及台湾郑氏政权事迹记载较少,仅占全书二十分之一。在具体史实上也有讹误、自相矛盾等缺点,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指出其舛误和自相矛盾处。
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合徐氏金陵刊本,1958年中华书局铅印标点本。

☚ 朔方备乘   小腆纪传 ☛
000009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