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品文和漫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品文和漫画 小品文和漫画陈望道编。1935年3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本书是“太白一卷纪念特辑”,收入茅盾、伯韩、鲁迅、郁达夫等58位作家讨论小品文与漫画的理论批评文章58篇。编者陈望道在《辑前致语》中指出: “现在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流行期,也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转变期。种种争论,大概都由转变激成,并非象一般人所想象的单是为了流行。这个特辑,就是一个见证。我们从这特辑中间不但可以看见各位作者最近的见解,也还可以看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动向。就是关于小品文和漫画的各个方面,这里也差不多都已经说到。假使通体地读,一定可以得到小品文和漫画的综合的知识。”确如编者所说的,创作实践的转变期带来了理论批评工作的活跃;五十多位作者热心探讨小品文或漫画的创作问题和理论问题,这在现代中国新文艺史上是空前的。各人的视角和观点自然不同,但还是可以看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动向。他们大多强调小品文不能脱离时代和人民,不管是从国家大事或个人身边琐事取材,都必须说出大众的心里话,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其情趣和表现形式,应该灵活自由多样,可以讽刺、抗争、抒愤,也可以幽默、轻松、絮语,但都必须努力将战斗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这反映了在急遽剧变的时代,人们对散文小品自觉表现时代和人民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显示了这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动向。 ☚ 关于小品文 现代十六家小品序 ☛ 小品文和漫画我曾在1978年12月的《文艺报》上发表过一篇《上“文艺法庭”去! 》的小品文,叙说了十年浩劫之后的迫切愿望,果然最近颁布了《民法通则》,但欢欣之余,又觉得谁有本事拿双看得见摸不着的“玻璃小鞋”去作证呢?我们同行中常遇登门问罪者,看来一些被批评的人颇能自觉 “对号入座”,但他们屁股尚未碰到座垫,脑袋却已冲破天花板。“对号入座者”何必象阿Q那样忌光呢,这也恰好证明,小品文和漫画在我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毕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扶正驱邪的舆论作用的。没有这样的威力,也就不会给作者带来麻烦了。
在那次座谈会上,我慷慨激昂地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人心舒畅。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得人心。可以说讽刺会招来麻烦的问题比以往要少多了。”可是我话音刚落又接到一位漫友的来信,他说: “悔当初不在国难未已之际,就把画笔从宣传抗战,改画山水的。”这位着名老漫画家竟也发此感叹,想必也是遭遇了不少麻烦。五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中说: “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时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常想,鲁迅先生是不怕得罪人的,倘若他老人家能活到现在,一定会责备象我们这样顾虑重重的小品文和漫画作者的。 (1986年8月9 日《文艺报》) 赏析 展读王乐天撰写的《小品文和漫画》一文,呀!这篇小品文拢总不过1,000多字,可细细琢磨文章的内涵,却重如扛鼎。 文章一开头:“在《文艺报》召集的一次漫画座谈会上,我谈到……”娓娓道来,平实地切入,语不惊人,却给人以亲切感。 但是,如若行文一直平实下去,那就淡而寡味,即使耐心的读者也会掉头他顾的。作者深谙此中三昧,在以平实语切入以后,立即转入正题,点出了小品文和漫画作者的崇高使命: “对准时代的需要”,“鼎新革故、激浊扬清、振聋发聩”,发挥一定的“扶正驱邪”的舆论作用。这是着名漫画家兼小品文作家王乐天的庄严誓言,也是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漫画家、杂文作家的共同心声。这誓言,这心声,岂非重如“扛鼎”! 然而,从来好事多磨。你要发挥小品文和漫画的针砭时弊的威力么,那末,得罪人,受奚落,谥为“刺头”,棍子和帽子等等麻烦将接踵而至。如今,极左思潮盛行的时代总算过去了,棍子与帽子也没有什么市场了;可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小鞋”依然存在,何况,它还是一种怪难捉摸的“玻璃小鞋”呢!而那些“对号入座”的登门问罪者还气鼓鼓地不时打上门来呢!怪不得一位着名的老漫画家不胜感慨地“悔当初”坚持了画漫画。然而,如此一来,岂非遁入“世外桃源”,洗手不写小品文、不画漫画了么? 非也,这只是道出了小品文和漫画家的苦衷和心态。执拗的王乐天,扶正祛邪之心不泯。他在不无同情“漫友”喟叹之余,径借前贤以自励。他借鲁迅先生“不怕得罪人”的大无畏精神以自警,兼以警漫友、文友,语重而心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