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承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承嗣?—698

武则天侄。唐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其父武元爽流配岭南死后,召还,袭爵为周国公。嗣圣元年(684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载初元年(689年)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次年受封魏王。他曾劝武则天即帝位,诛杀唐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者。又想继承皇位,令人上表陈请,被武则天拒绝。后罢知政事,以不得立为皇太子,悒郁而死。

武承嗣

武承嗣? ~698

唐武则天兄武元爽之子。光宅元年 (684),由礼部尚书升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则天临朝,以武承嗣为春官尚书、同凤阁鸞台平章事。永昌元年 (689),以武承嗣为纳言,次年,代苏良嗣为文昌左相。中宗被幽逐之后,劝武后去掉李唐子孙,诛大臣不附己者。不久,武后为武氏立宗庙,遍立诸武为王,承嗣被封为魏王。武承嗣数使人上书武则天,求立己为皇太子,武则天问岑长倩、格辅元,皆以为不可。狄仁杰乘便对武则天说: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 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 过了几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 “吾梦在鹦鹉两翼皆折,何也?”仁杰回答说: “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武则天遂无立武承嗣之意。武承嗣被免去相职,郁郁不乐,卒于圣历元年 (698)八月。其子武延秀与安乐公主同时被杀。

☚ 武三思   韦温 ☛

武承嗣?—698

武则天侄。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则天当政时,他官进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由文昌左相封魏王。曾图谋立为皇太子嗣武后位,因宰相狄仁杰等反对未成,不久病死。

武承嗣

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元爽子。高宗时拜为尚衣奉御,袭祖爵周国公。俄迁秘书监。嗣圣元年(684),拜为礼部尚书,寻任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685—689)中,转春官尚书,依旧知政事。载初元年(690),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天授元年(690)封为魏王。承嗣使人请为皇储,武则天不许,后拜太子太保,罢知政事。承嗣以不得立为皇太子,怏怏而卒。赠太尉,并州牧,谥曰宣。

武承嗣?—698

唐武后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士彟孙。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由礼部尚书升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国政。后任文昌左相,封魏王。中宗幽逐,要求武则天立他为皇太子,遭大臣狄仁杰等反对。后被武则天免去相职,改授太子太保,忧忿而死。

武承嗣?—698

唐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武周时,历官礼部尚书、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封魏王。建议于东都创置武氏七庙,诛杀李唐宗室及大臣不附者。又欲为皇太子,遭狄仁杰等反对,未遂,忧郁而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