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担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担山 武担山古代陵墓传说。见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三蜀志。相传蜀帝开明时,蜀中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即谓之石笋,其地号笋里。其墓志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神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当时武都(今甘肃成县)有一山精化为美艳女子,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不久死去。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力士到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这就是今成都城内西北角的武担山。 ☚ 杜宇 李冰 ☛ 武担山古代蜀地的大石遗迹之一。又称武都山。在成都市区北较场东南角。为一座高二十余米、长百余米、宽三四十米的土丘。据 《华阳国志·蜀志》等记,相传古代蜀王纳武都 (在今绵竹县,一说即今甘肃武都市) 山精所化美女为妃。妃死,蜀王哀痛,乃遣五丁力士去武都担土回成都,为妃造冢,方圆数亩,高23米多,后人称 “五担山”。又传其上原有石镜作墓表,直径5米,今已不可见,或说已埋人土中,未详。 武担山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