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造血系统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造血系统特点

小儿造血系统特点

小儿造血功能 (1) 胎儿期造血: 血细胞的生成始自胚胎的中胚层组织。早自胚胎第3周起即于卵黄囊上形成许多血岛,其边缘细胞形成血管壁之原始内皮细胞,中间细胞形成原始血细胞。约自胚胎2个月开始,肝脏出现造血功能,胚胎中期以肝脏造血为主。肝脏主要造红细胞,且仅能合成胎儿血红蛋白。约自胚胎4个月起,脾、淋巴结及胸腺也参加造血。从胎儿5个月开始,骨髓出现造血活动,并逐渐地代替肝脏造血。
(2) 出生后造血 骨髓是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婴儿期所有的骨髓均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红髓,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了长骨的造血组织。青春期后有活动造血功能的组织仅限于脊椎、肋骨、肩胛骨、骨盆、颅骨、锁骨和胸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黄髓可转变为红髓。
在正常情况下,脾脏、淋巴结和胸腺产生淋巴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制造单 核细胞。婴幼儿时期当全部骨髓造血不能满足需要时,肝和脾可恢复制造红细胞的功能以代偿骨髓造血的不足。
血液特点与正常值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生成靠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调节,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为成红细胞,促进红细胞系发育。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受组织中氧含量的影响。胎儿期组织氧含量低,因此红细胞的产生旺盛,初生时周围血中红细胞数可达700万/μl,血红蛋白可达23g/dl,此后逐渐下降,至生后2~3个月左右可分别降到300万/μl和11g/dl的最低水平。在整个婴儿期,红细胞于400万/μl左右,血红蛋白12g/dl左右,以后渐升,至12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胚胎期的血红蛋白,最早主要有两种,电泳速度慢的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Gower 1(ζ2ε2) 和血红蛋白Gower2(α2ε2),此外尚有与胎儿血红蛋白(HbF)电泳速度类似的Portland血红蛋白。Gower 1含有Zeta (ζ)链,它与α链近似,两种Gower都有两个epsilon (ε)链。血红蛋白Portland结构是ζ2γ2。胚胎4~8周,血红蛋白以Gower型为主,它于第三个月后消失。从胚胎第八周开始,血红蛋白F逐渐占主要位置,至胎儿6个月占血红蛋白总量的90%,此后逐渐下降,至初生时占70%,生后6~12个月时迅速下降至2%以下。
胎儿6个月时成人血红蛋白A1(α2Aβ2A)占5~10%,此后逐渐上升,至初生时占30%; 血红蛋白A2 (α2Aδ2A)在初生时占1%以下,生后12个月增加到2~3%,此后血红蛋白A1与A2的比例约为30:1。
(2) 白细胞: 主要分两种类型,即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和非粒细胞即淋巴与单核细胞。初生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可高达20,000/μl以上,婴儿期维持于10,000/μl左右,7岁后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间的比例变化较突出,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左右,淋巴细胞占30%左右,随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亦相应下降,约于生后第4~6天两者比值几乎相等,此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加占优势,至3个月时可达60%以上,于4岁以前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中性粒细胞,4~6岁时二者之值又相等,至7岁以后粒细胞再重新增多,形成所谓的“两个交叉”(见图),渐达成人白细胞分类之值。

各年龄期白细胞分类的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3)血小板:新生儿期血小板稍低,到生后三个月达成人水平,约为15万~25万/μl。
(4)小儿血象正常值:见附录临床化验正常值。
☚ 小儿肾移植   小儿贫血 ☛
00006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