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宁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宁之战 明廷自沈阳、辽阳失守后深受震动,重新起用熊廷弼经略辽东,驻山海关。 又用王化贞巡抚广宁(今辽宁北镇)。廷弼主张调二十万军马,充足粮草兵器,加强防御,重点守广宁。 化贞主张出兵进攻,收复辽沈。 一主守一主战,经略、巡抚不和。 朝中阉党偏袒化贞,使他拥兵十四万,廷弼仅有兵五千,徒具经略虚名。天启二年(1622)正月二十日,金军五万渡辽河,逼西平堡。化贞轻信明降将李永芳会作内应,又寄望于蒙古援军,轻率发兵迎敌。二十二日,两军相遇于平阳桥。 化贞心腹将孙得功蓄谋降金,刚接战即率众大呼“兵败”而逃,明军遂溃。得功奔入广宁后又大呼金兵已至,一城哄然,皆夺门而走,化贞亦仓皇西逃。廷弼负气,弃宁远前屯,退入关内。越二日,金军方至广宁,同时又占辽西四十余城。 明廷以廷弼、化贞下狱,后皆处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