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伏至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伏至罗高车王国的创始人。原为部落首领,游牧于蒙古高原北部,臣属于柔然汗国。南北朝之魏太和十一年(487),率众西迁至车师前部(今吐鲁番盆地)西北,建立高车王国。一度南征塔里木盆地,占领焉耆、龟兹、于阗等国。以从弟穷奇为副王,统管天山以南,自己统管天山以北。6世纪初,遭哒进攻,国势日衰。后为部众所杀。历史记载常用其名称呼高车国,即“阿伏至罗国”、“阿至罗国”等。 阿伏至罗北魏时漠北高车族副伏罗部落的首领。太和十五年(491)与其从弟穷奇率领十多万帐落集体西迁至天山北麓汉车师后部之地(即后来唐朝所设的北庭,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自立为王(国人称其为“侯娄匐勒”,犹魏言大王),建高昌王国。是年,灭以高昌为首府的阚(伯周)氏高昌。因残暴,被国人所杀。 阿伏至罗 阿伏至罗487—约507在位高车国王。副伏罗氏。又作阿至罗。原率部臣属柔然,因谏阻豆仑侵魏不听,与族弟穷奇率十余万落西迁至车师一带,建立高车国。穷奇统南部,自己统北部,居今乌鲁木齐市西北一带。国人号之“候娄匐勒” (意为大天子),遣使至北魏请盟,魏许之。与魏联合破柔然,扩张至天山南路,曾占有焉耆、鄯善。后为哒所攻, 吐谷浑、 柔然亦南北夹击, 内乱继起。后为部众杀死。 ☚ 乌地也拔勒豆可汗 阿至罗 ☛ 阿伏至罗 阿伏至罗高车族副伏罗部首领,原来游牧于蒙古高原北部,臣属于柔然汗国。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柔然可汗豆崘想要南侵北魏,征兵于高车,高车人不愿从征,在阿伏至罗和从弟穷奇率领下,分两路西迁。阿伏至罗率领5万余户,由浚稽山(阿尔泰山南端)西行,多次击败豆崘的追兵,与穷奇会师,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盆地)西北,建立高车王国,号称“侯娄匐勒”,意为“大天子”。一度南征塔里木盆地,占领焉耆、龟兹、鄯善、于阗等国,以穷奇为副王,统管天山以南,自己统管天山以北。六世纪初,哒东进,攻杀穷奇,夺取龟兹、于阗等地,国力因此衰弱。后因为人残暴,引起部众不满,被部众杀害。因为他是高车王国的创始人,历史记载又往往用他的名字来称呼高车国,叫作“阿伏至罗国”、“阿至罗国”、“呵至罗国”。 ☚ 副伏罗部 穷奇 ☛ 阿伏至罗?—503高车国创始者。亦作阿至罗。原为漠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役属于柔然。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因不愿随柔然豆仑可汗对北魏战争,劝之无效,乘柔然“乱离,国部分散”之机,与堂弟穷奇率部10余万落,击退柔然追兵,辗转西迁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一带)西北,自立为王,建高车国(也称阿伏至罗国),称“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统北部;以穷奇为“候倍”(意为“储主”),统南部。十四年(490),遣胡商越者至平城,以二箭贡奉,欲联合北魏,共击柔然。后使臣往来不绝。十五年,杀柔然所立高昌王阙伯周子首归兄弟,以敦煌张孟明为高昌王,一度控制高昌等地。并于十六年(492),配合魏军,击败柔然,迫使柔然东徙。其统治时期,高车势力,东北至色楞格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南服高昌、焉耆、鄯善,西邻悦般,东与北魏毗连,在蒙古高原形成“柔然衰微,高车强盛”的局面。后受哒进攻,势力渐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其长子欲谋逆自立,事泄,被杀。后因残暴,失人心。6世纪初(约景明四年,即503)左右,为部众所杀。 阿伏至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自立为王,国人号曰候娄匐勒,与其弟穷奇分部而立。十四年,阿伏至罗派商胡至洛阳奉贡,旋派使臣来朝,贡方物。后其子图谋叛逆,被杀。残暴待下,大失众心,阿伏至罗亦被国人所杀。宗人跋利延代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