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射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射柳

射柳

宋代射箭游戏。先折柳环插球场,军士驰马射柳,其矢镞阔于常镞一寸多,中柳即断,名叫躤柳。明时宫中常于端午日或清明举行射柳活动:以鹁鸪置葫芦中,挂在柳上,射中葫芦,鸽即飞出,凭鸽飞的高低决胜负,名叫剪柳。《董西厢》卷八:“也不爱耽花恋酒,也不爱打桃射柳,也不爱放马走狗,也不爱射生猎兽。”《丽春堂》第一折:“奉圣人的命,但是文武官员,都到御花园中赴射柳会。”此戏以辽、金两代为最盛,视为重典。

☚ 射礼   射鸭 ☛

射柳

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后泛指善射。《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文苑英华》九四○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宝剑,射柳雕弓,推诚贾复,屈节廉公。”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體育部 > 雜藝 > 射柳
射柳  shèliǔ

亦稱“躤柳”、“剪柳”。遊戲名。因其場上插柳,馳馬射之,故稱。源於古鮮卑族秋祭時馳繞柳枝三周之禮。宋時演變爲射柳之戲。以柳枝環插球場,軍士騎馬射之,因箭鏃較常鏃爲闊,中柳即斷。以手接斷柳馳去者爲上,斷而不能接者次之,中之不斷與不中者爲負。明時亦有變化。以鵓鴿儲葫蘆中,懸掛樹上,射中葫蘆,鴿即飛出,以鴿飛高低定勝負。宋·程大昌《演繁録·躤柳》:“壬辰三月三日,在金陵預閱李顯忠司馬兵,最後折柳環插毬場,軍工馳馬射之,其矢鏃闊於常鏃,略可寸餘,中之輒斷,名曰躤柳。”《金史·禮志八》:“射柳、擊毬之戲,亦遼俗也。”金因尚之。清·董豐垣《識袔》:“明永樂時,禁中有剪柳之戲,即射柳也。以鵓鴿貯葫蘆中,懸之樹上,彎弓射之,矢中葫蘆,鴿輒飛出,以飛之高下爲勝負,往往會于清明、端午日。”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活動(附) > 射柳
射柳  shèliǔ

亦稱“躤柳”、“走驃騎”。古代契丹、女真族於端午節舉行的射箭競技活動。源於遼代,盛於金元。《金史·禮志八》:“凡重五日,拜天禮畢,插柳球場爲兩行,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横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爲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斷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爲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明·張岱《夜航船·天文部·夏》:“五月五日,士人於郊野或演武場走馬較射,謂之躤柳。”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京師及邊鎮最重午節,至今各邊,是日俱射柳較勝,士卒命中者,將帥次第賞賫……則射柳故事,其名曰走驃騎,蓋沿金元之俗。”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清代〕仍修射柳故事,於天壇長垣之下,騁騎走繲。”參見本類“擊球”。參閱《遼史·禮志一》、明·陳繼儒《偃曝談餘》卷下、清·高士奇《天禄識餘》卷下。

射柳

辽、金习俗。辽代行瑟瑟仪以祈雨,必进行射柳。金代之射柳则与竞技习武相关,通常在五月五日举行。事先在毯场播两行柳枝。参加射柳者以尊卑为序,各以手帕标志出要射的柳枝,在离地几寸的地方削去树皮,以为所射的鹄的。先以一人驰马前导,随后,射者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枝,又能接住,飞驰而去者为优胜;射断柳枝而不能接住者,次之;射断鹄的以外地方,或射中而不能断者以及不能中者,为负。当射柳之时,场外的观众击鼓助兴。此习俗元、清沿袭。

射柳

055 射柳

盛行于辽、宋、金时期的骑射游戏,又名躤柳,札柳。射时插柳枝于地,骑马用横箭(箭镞为横刀形)射之,以断柳者为上。辽代特盛皇帝带头先射,依次以尊卑定先后射柳,并用射柳祈雨。宋朝定制,军中于端午走马射柳。金朝射柳成风,射柳时尝以擂鼓助其声威。

☚ 胡服骑射   御 ☛
射柳

射柳

又名躤柳、剪柳。古代一种骑射游戏。辽金两代最盛,每年“重五”举行,女真族视为重典,契丹族、汉族也有此俗。比赛时,在赛场上插柳两行,参赛者以尊卑为序,各以不同的绸布帕在所射柳枝上作标记,并在柳枝离地数寸的地方,削去柳皮而呈白点作为目标,先由一人在前驰马引导,随后,众人驰马用无羽箭射目标。射断柳枝并用手接到后骑马驰去的,为最好;柳枝断但不能接着的为次之;只从青皮处断柳的,或射中而没有射断的和没有射中的均为负。比赛时,以击鼓助乐。宋代还常以骑射为军中的一种训练方式,训练时,环训练场插上柳枝,军士驰马射柳,因所用箭的箭头较一般箭头宽一寸多,所以只要射中柳枝,柳枝就断。明代时,宫中常在清明或端午节举行射柳游戏,但与古代射柳不同,它是将装有鹁鸽的葫芦挂在柳树上,以箭射之,射中葫芦,鹁鸽受惊即飞出,以鹁鸽飞的高低决定胜负。

☚ 射草狗   射碧秀 ☛
射柳

射柳

亦称躤柳、扎柳,古代一种骑射体育活动。起源于军中,是一种训练战斗能力的军事体育活动,后流入民间,成为一种游戏竞赛项目。据史书记载,宋时就已有了射柳之戏,辽、金两代更为盛行。其方法是在空阔地方,插柳两行,参赛者按尊卑顺序,分别在柳枝上系上手帕,并在柳枝去地数寸处,削柳皮而呈白点作为目标。比赛开始,先以一骑飞驰为前导,然后众人 “驰马以无羽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明代宫中也有射柳之戏,如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中即记载: “端阳节,内廷自龙舟之外,则修射柳故事。” 其方式是将鹁鸽置于葫芦中,挂在柳上,然后以弓箭射葫芦,如射中则鹁鸽飞出,以鸽飞的高低决胜负,称为剪柳。

☚ 宋宫廷蹴鞠赛   水秋千 ☛
射柳

射柳

云南文山壮族体育活动。《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开化府(今云南文山州)一带“五月五日正午,走马以角力射柳为节。”清乾隆《开化府志》载:“明土司龙者宁,永乐八年入贡京师,适五月五日。上幸东苑,观击球射柳,……自皇太孙而下,诸王群臣,以次击射,时龙者宁亦在观看,后者宁回,每年以五月端午日,开展骑射,以志不忘之意。后之子孙皆以为常。”

☚ 翡翠舞   扳腰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五日,拜天礼毕,即行射柳、击球之戏。时“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1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金史·礼志八》)。元代沿之,每年于端午日,诸王列坐,三军整肃,旗帜森然。命凡有武职者俱行射柳,以柳条去青1尺,插入土中5寸,各以手帕系于柳上为记,各自走马开弓放箭,如断柳条白处者,则击锣鼓为胜,受重赏;不胜者受罚。明、清亦有是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