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封锁fēnɡbì fēnɡsuǒ【同】 都是动词;都有使不能通行或使之与外界隔绝的意思。 【异】 “封闭”着重指严密关住或盖住;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非人为的现象,适用范围较宽。[例]大雪~了所有的道路。“封锁”着重指人为地用强制手段使跟外界断绝联系或来往,适用范围较窄。[例]谁也~不了真理。 【反义】 封闭—打开 开放 开启/ 封锁—开放 封锁fēngsuǒ用强制手段使与外界断绝联系 △ 经济~|~消息。 【同】封闭 反开放 ★封底 封顶 封冻 封河 封疆 封镜 封口 封皮 封杀 封套 封条 封闭式 封闭性 封锁线 封官许愿 ★查封 拆封 自封 故步自封 封锁fēngsuǒ❶ 〈动〉用强力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经济封锁│封锁消息。 【同义】封闭。 【反义】 透露│开放。 【辨析】“封锁”和“封闭”:“封锁”一般用于采取军事或政治行动,使与外界隔绝;“封闭”强调关住、使密闭。 ❷ 〈动〉采取军事措施使某一地区或国家与外界不能通行或断绝联系:封锁线│封锁边境。 封锁fēngsuǒ用强制力量迫使与外界隔绝,特指用军事手段控制。 【组词】经济封锁︱严密封锁︱全面封锁︱封锁消息︱封锁道路 【例句】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容易的事。 ❍ 我们必须封锁住敌人的交通要道。 【近义】封闭︱隔断︱阻隔︱断绝 【反义】开放︱解围︱疏通 封锁fēngsuǒ【释义】 ❶(用强力)使与外界隔绝。 ❷(采用军事措施等)使不能通行。
【色彩】 ❶❷中性。
【扩词】 ❶经济封锁。 ❷封锁消息︱封锁边境︱封锁线。
【造句】 ❶敌人想方设法~解放区,阴谋最终不能得逞。 ❍ 我们终于打破了敌人的~政策。 ❍ 敌人对我国实行经济~,决不能摧垮我们。 ❷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并控制江阴要塞,~长江。︱游击队穿过了敌人的~线。 封锁fengsuo(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断绝联系或不能通行:二次大战中,同盟国对德国实行经济~|武装警察~了交通要道|那片开阔地被敌人的机枪~住了|那时一切消息都被~了,外界的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封锁fēng suǒ动词。用强制力量使其同外界断绝关系或联系,制止消息的传播,多用于贬义。 【例】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封锁(同)封闭 (反)开放 封锁fēng suǒ封闭上锁:那贾琏一日事毕回来,先到了新房中,已竟悄悄的~,只有一个看房子的老头儿。(六九·1682)(贾元春)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 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不敢使人进去搔扰,岂不寥落。(二三.514) 封锁fēng suǒ(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1853年8月《遐迩贯珍》第一号:“林文忠竟将城外商民,不分青白及有无贩卖鸦片者,一概封锁,并将在内佣工汉人,均行撤尽,断给口食,致令各商民备受艰难,几有性命之忧。其中竟有与烟无涉,或属传道,或属行医,或属职员,非此则彼,似此不分良歹,岂得为公平之道乎?总因林文忠尚未谙他国事务之故。”1900年《清议报》十九册《中国铁道述》:“沿海各港,被法舰封锁。”1906年舒鸿仪《东瀛警察笔记》卷一:“运河为中立之地不可封锁。” 封锁fēng suǒблок да;блок рование;блокирóвка封锁;开放○封锁fēng suǒ(动)(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断绝关系;(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线|~港口 |~边境|~新闻|~消息|军事~|经济~|解除~|真理是~不了的。 ●开放kāi fàng(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机场、港口允许出入,道路允许通行;公共场所接待游人、参观者、读者等:~市场|~商埠|新建国际机场尚未~|展览会对外不~|免费~|昼夜~|门户~|这座大型书店已向外界~|历史博物馆今天~|对外~的政策。 断绝1 断绝1割(~断;~裂) 斩(斩刈;斩绝;斩决;终斩) 乖 绍昧 旷绝 弃绝 殊绝 隔绝 屏绝 屏断 眇绝 委绝 断绝某种联系:脱(脱离;~出) 断绝与外界的联系:锁(封锁) 关扃 自行断绝:自绝 自弃 疏远断绝:疏绝 分离断绝:离绝 堵塞,断绝:杜绝 阻断,断绝:梗绝 封锁断绝:错绝 顿然断绝:顿绝 决然断绝:决绝 违反情理地强行断绝:顿夺 (原来有联系的停止联系或失去联系:断绝)
另见:不来往 不交往 隔绝2 ☚ 断绝1 断绝关系 ☛
军事行动 军事行动采取军事行动:称兵 采取军事行动与措施使不能通行:封锁 封锁道路:闭途 军队隐蔽行动:掩旗息鼓 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机会:顿师 按兵不动 按兵无举 按甲不动 按甲不出 按甲不进 按军不动 按营不动 按卒不动 按兵无动 敛兵不动 坚卧不起
另见:出兵 设兵 ☚ 军事行动 出兵 ☛ 封锁blockade用军舰和飞机对对方港口或海岸的进路加以阻塞,使一切国家的船舶或飞机不得出入。封锁的目的是力图截断被封锁的港口或海岸与全世界之间的海上一切往来,尤其是商业往来。封锁有和平时封锁和战时封锁之分,但主要指的是战时封锁。(参见[和平时封锁]和[战时封锁])。封锁一般须有公开通告,但有些国家不认为公开通告是有效封锁的前提条件,而以知悉或推定知悉为破坏封锁承担责任的前提。 封锁一国或数国用武力 (包括军舰和军用飞机)割断某一国家对外联系的行为。分为:(1)平时封锁。一国或数国在和平时期以武力封锁某一国家的港口或海岸以迫使被封锁国接受某种条件的行为。传统国际法承认的报复和干涉的方式之一。现代国际法仅承认安全理事会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所授权采取的封锁措施。(2)战时封锁。战时交战一方以武力阻止一切国家的般舶或飞机进出敌国(或敌国占领)的港口或海岸的行为。依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和1909年伦敦《海战法规宣言》,封锁须有效实施,且须经宣告并通知中立国和被封锁地区的当局。对破坏封锁的一切国家的船舶及其所载货物均可实行捕获。 封锁Blockade指战争中交战一方港口物资运输被敌方的海军切断。美国在历史上多次实施封锁。第一次封锁是墨西哥战争爆发初在墨西哥海湾和太平洋对墨西哥港口实施封锁。内战期间,林肯命令封锁南部同盟港口。这是有史以来最为有效的一次封锁。美西战争时期,海军封锁了古巴和波多黎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封锁了德国的沿海港口。美国一贯认为,按照国际法,封锁必须有效才能被认为是正当的。这一原则在1784年大陆会议的条约计划里已有阐述。依据这一推理,美国抗议拿破仑战争期间英法两国的封锁。1824年与哥伦比亚签订的条约第一次包括该理论,宣布一个被封锁的港口只有在遭到敌人有效的攻击不能进行任何中立贸易时才名副其实。该原则在1900年的美国海军作战规则中得到重申。 封锁❶以兵力、火力和障碍物控制一定的地区(海域)或目标, 切断与之一切联系的作战行动。有地面封锁、海上封锁、空中封锁等。 ❷使用军舰,阻挡一切国家包括中立国的船只和飞机进出敌国港口和海岸的行动。目的是切断敌国海上对外联系,削弱敌国经济。 封锁 封锁Blockade一国或数国对某一国割断其对外联系的措施,分为:(1)政治封锁。即数国共同决定不承认某一新国家或政府或同某国中断外交关系,或阻止该国参加某一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从政治上孤立该国。(2)经济封锁。即一国或数国中断与某国的经济关系,从经济上隔离该国。如禁止与该国的贸易往来,冻结该国在封锁国的物资和财产,中止与该国的一切财政关系等。(3)军事封锁。指通过封锁海上、陆上和空中通路,阻止被封锁国和其它国家的运输工具进出被封锁国的领土。军事封锁多数是海上封锁。它又可分为战时封锁和平时封锁。战时封锁是交战国的一项权利,1856年的《巴黎宣言》和1908年的《伦敦宣言》对战时封锁的规则作了规定。现代国际法对是否允许平时封锁是有疑问的,但它可被联合国用来作为强制实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义务的集体行动手段。 ☚ 杯葛 禁运 ☛ 封锁blockade
封锁blockade 封锁blockade;block;seal off;interdict 在50年代和60年代,某些大国先后对中国采取了~或遏制的政策。In the 1950s and60s,certain big powers pursued one after another policies of blockade or containment against China./地形险恶,易遭空袭和~。The extremely difficult terrain is vulnerable to air strike and interdiction./把毒品~起来seal up illegal drugs/实行~ enforce a blockade/解除~lift (or raise)a blockade/执行反介入(海区~)任务carry out anti-access (sea-denial)missions/经济~ economic blockade /~港口blockade a port/~边境close the border;seal off the border/~消息(信息)block the passage (or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news embargo; news blackout; prevent (or block)news leaks;keep people in the dark ab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