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封氏闻见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封氏闻见记 封氏闻见记笔记。唐封演作。十卷。前六卷记各种典章制度、掌故轶闻,多考据该洽,论辨详明,富有史料价值。七、八两卷记古迹传说,末二卷记士大夫轶闻,亦大抵可信,常为后人征引。有中华书局1958年赵贞信校注本。 ☚ 朝野佥载 苏氏演义 ☛ 封氏闻见记 《封氏闻见记》五卷,右唐封演撰。分门记儒道、经籍、人物、地里、杂事,日辨俗说讹谬,盖著者所见闻如此。 《封氏闻见记》十卷,唐封演撰。……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征实。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均足以资考证。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 封氏闻见记笔记。唐封演撰。十卷。演,天宝末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撰有《古今年号录》、《钱谱》等书,皆佚。是编约成于贞元年间(785—805),记事凡百余条,约四万余字。前六卷记典制与风习,七、八两卷叙古迹与传说,末两卷叙士人轶事。按年代时序记事,以本朝为主,兼及前代。内容广泛,诸如文化典籍、科举考试、文物古迹、游戏娱乐、社会风尚、人物掌故等,属唐人记唐事,考证翔实,可补史阙,对研究唐代文学很有资料价值。文笔洗炼,为唐人笔记上乘之作。唐宋文献记载此编作五卷或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十卷。公私书目记录版本较多,有《雅雨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赵贞信有《封氏闻见记校证》本,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出版赵注删简本。 封氏闻见记十卷。唐封演(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封演的身世,史书记载不详。从本书记载资料得知,封演为唐中宗时大乐丞封希颜的侄子,少居淮海。天宝中太学生,天宝末进士及第。代宗大历间曾为昭义节度使薛嵩的幕僚,后归田承嗣。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强藩田悦僭号魏王,以封演为司刑侍郎。封演除本书外,尚撰有《古今年号录》一卷,《钱谱》一卷,均佚。此书约成于贞元年间 (785—805年),记事凡百余条,约四万余字。首列标题,按年代时序记事。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诸如文化典籍、科举考试、典章制度、文物古迹、社会风尚、人物掌故以及自然景物现象等。记事多属作者耳闻目睹,行文中有 “余初擢第”、“余因行县”、“余时客海上”等,可滋为证。因此,本书内容主要是以唐代为主,兼载前期掌故,对研究唐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外,记述有关文献字书、自然常识、历史掌故等也有一定参考作用。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通志》等皆作五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十卷本,并非完帙,前三卷不过十条,后七卷中有八条原注缺佚。此外,尚有天一阁明抄本、莫皕亭藏旧抄本、凌绂曾藏抄本、海源阁藏朱氏校本、郘宋楼陆氏校本、云轮阁藏缪氏校本以及丛书本或单刻本。赵贞信先生对此书校勘注释作了大量工作,1933年出版有以雅雨堂本为底本的《封氏闻见记校证》,1958年又在此本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取精去粗”,由中华书局另印一部内容充实而份量相当的《封氏闻见记校注》,可供参考。 《封氏闻见记》feng shi wen jian jiA Record of What Mr. Feng Saw and Heard→封演 (Feng Yan) 封氏闻见记唐代笔记。十卷。唐玄宗至德宗时人封演撰,成书于德宗时。前六卷主要记载的是唐代各种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七、八两卷为一些古迹和传说;九卷和十卷则记载了唐代士大夫的逸事。记事较确实,保存了一些重要资料。(参考图34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