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推进剂损伤的防护
导弹推进剂按其物理性状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
液体推进剂 由氧化剂和燃烧剂两种组元组成的称双组元推进剂。平时分别贮存; 使用前分别加注在导弹的氧化剂贮箱和燃烧剂贮箱中。发射时氧化剂和燃烧剂同时泵入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和低分子燃气,由发动机喷管喷出推动导弹向前飞行。氧化剂不能燃烧,能助燃烧剂燃烧。常用的液体氧化剂有液氧、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等。燃烧剂在氧化剂的支持下进行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并生成低分子的燃气(平均分子量约30),常用的液体燃烧剂有酒精、煤油、肼、偏二甲基肼、混肼50、混胺燃料和液氢等。无水肼、纯过氧化氢、硝酸异丙酯等兼有氧化剂和燃烧剂性能的化学物质称单组元推进剂。双组元推进剂中如肼-发烟硝酸,混胺-发烟硝酸,偏二甲基肼-四氧化二氮可以长期贮存在密封的容器内,称可贮存推进剂。另一些液体推进剂如液氧、液氢、液氟等为液化的气体,由于沸点低于-145℃,即使在特殊的容器内,也因挥发损耗,不可久贮。
固体推进剂 分为双基药,改性双基药和复合推进剂。双基药由硝化甘油和硝化纤维素组成。双基药中添加铝粉称改性双基药。复合推进剂由固体氧化剂(通常为过氯酸铵),固体燃烧剂(常用铝粉)和粘合剂混合而成经固化后形成固体推进剂药柱。常用粘合剂有聚硫橡胶,聚氨酯,聚丁二烯丙烯腈,端羧基聚丁二烯或端羟基聚丁二烯等。此外还加入少量的添加剂。
战略导弹或战术导弹有的使用液体推进剂,有的使用固体推进剂。在国外如美国几乎都使用固体推进剂导弹,仅存少量液体推进剂战略导弹大力神-Ⅱ型,从1980年起陆续退出现役。而苏联则以液体推进剂导弹和固体推进剂导弹并存使用。前者如SS-19导弹,后者如SS-20导弹。近年来发展的巡航导弹因贴近地面飞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助燃,燃料则使用高密度羟,
推进剂的损伤作用
❶毒性作用: 肼、偏二甲基肼、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都具有中等度毒性,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导致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肼、偏二甲基肼还可引起惊厥,肝损伤或溶血。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
❷刺激皮肤、粘膜: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混胺燃料、偏二甲基肼蒸气以及燃气成分中二氧化氮,氯化氢等刺激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浓度极高时可因窒息而使呼吸停止。液态硝酸、肼、偏二甲基肼或过氧化氢溅入眼内如不及时处理可能致盲。硝酸、四氧化二氮、过氧化氢、肼、偏二甲基肼液滴溅在皮肤上如不及时用大量水冲洗可严重腐蚀皮肤引起化学烧伤。
❸烧伤和创伤:某些推进剂如液氟、三氟化氯、五氟化氯、五硼烷溅在皮肤或衣服上可以着火烧伤。导弹发射时喷管喷出火焰及高温燃气可以引燃可燃物。燃气产生冲击被可导致创伤。平时贮存、加注,转运时如不加小心,很易引起火灾,燃烧剧烈时则发生爆炸。液氢溅漏后气化成氢气,遇火爆炸。美国曾发生多起大力神Ⅱ型导弹发射井着火及爆炸事故,引起人员伤亡。
❹冻伤:低温推进剂在贮存、运输、加注过程中如无良好绝热装置或设备损坏,个人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可能发生冻伤。
❺窒息:液体推进剂中如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 、肼、偏二甲基肼管道输送及加注时需用氮气作挤加气体。贮存时容器内充氮维持高压。大型槽车或贮槽清洗后用氮气吹干。氮气造成局部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的坑道,地下室缺氧,人员进入引起窒息。
❻噪声: 导弹发射时产生强大噪声损伤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❼环境污染: 推进剂发生事故性泄漏时可以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不仅影响部队本身,也可能影响友邻部队及附近居民。发射时燃气的污染一般是属暂时性。
推进剂损伤的防护原则 针对推进剂的理化特性和对人体损伤作用特点,对推进剂损伤的防护应该是卫生和安全工作结合起来,采取防止中毒、着火、爆炸、冻伤、窒息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措施。这些措施有:
❶从卫生学和环境保护要求,导弹部队的配置应远离大城市和稠密居民区。导弹和推进剂仓库应设在营区的下风向和水源地的下游,并有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护地带。液体推进剂的氧化剂和燃烧剂仓库要分开。库内照明、动力及各种电器设备要有防火防爆设施。库内要有良好的通风。库内墙面和地面要光洁、耐酸、便于冲洗。要有水源方便和消防设备,下水道和废水处理系统。库房一般宜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建筑。库内凉爽,年平均温度不超过15℃为宜,日温差不大于5℃为宜。固体推进剂导弹宜存放在低温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仓库内密封保存。
❷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事导弹和推进剂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工作区内绝对禁止火种。禁止穿掌铁钉的鞋进入仓库。推进剂在运输途中要注意防雷击,消除静电或摩擦引起的火花。容器装载量不得超过容积的80%,密封性良好,并设有减压阀门。操作时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场,其中一人专门负责观察,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发出警报,采取措施。要设安全值班员进行安全监督,纠正违章操作。工作区内不进食,不饮水,不许存放与工作无关杂物。工作时要穿工作服,下班后要洗手,洗脸,漱口,有条件时要淋浴。工作服存放在更衣室内,严禁带回宿舍。
❸进行安全教育和专业训练。训练内容应包括: 推进剂的性能,毒性,中毒途径和中毒危险性,防毒、防火、防爆、防冻,防窒息和废推进剂消毁措施;消防器材的使用及维护;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及保管;发生事故时报警和通信联络方法;消除事故后果的方法;中毒、烧伤、冻伤、创伤、窒息的急救;推进剂中毒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后遗症的处理。并定期组织考核,发生事故,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❹设置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器材。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洗消等安全设备如各种灭火器,消防车辆,洗消药品和器材,防毒面具,防毒衣,防冻服,防火服,手套,靴套,空气和水的侦检器,报警器,通信设备,安全洗消或淋浴车,洗眼喷壶,急救药箱,人工呼吸器,急救器械和材料,救护车辆及担架。
❺组织医疗保障组。大规模作业时,应设专门的医疗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由受专门训练的医生、护士及辅助人员组成,派出救护车辆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器材到现场。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对中毒伤员、烧伤、创伤、骨折和休克的伤员进行抢救,迅速撤离染毒区。在上风向就地进行中毒急救,清创,眼及皮肤洗消,骨折固定,抗休克以及必须紧急进行的医疗措施,然后送往医疗单位进一步治疗。
❻事故的处理。发生严重事故时,一方面组织抢救,如灭火,消除污染,救治伤员;一方面撤退无关人员,设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持现场秩序,维持交通,通信联络和指挥畅通。同时,要不间断进行污染情况监别,对污染区内及下风向的部队,居民进行疏散,必须坚持工作岗位人员戴防毒面具,直到空气污染消除。
❼加强保健工作。对从事有毒推进剂的指战员实施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离职前体检。体检项目应包括常规项目和特殊项目两种,特殊项目视接触推进剂而定。全部体检结果登记入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由卫生部门保管。每次体检结果作出健康状况的鉴定,并按照不同情况向有关机关提出继续工作、疗养、离职休养,轮换工作或永久性调动工作的建议。对因接触推进剂或因事故致伤致残而丧失劳动力的人员作出鉴定,按国家和军队的政策规定,给予应享受的劳保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