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子质量与检验技术研究
由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完成。该项目研究的内容是:(1)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提出了测定小粒豆科牧草红三叶、紫花苜蓿种子活力的适宜方法和预测其田间出苗率的方法以及预测苜蓿贮藏力的活力测定方法。(2)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发现羊草等5种牧草种子中含有内生真菌, 发现内生菌对布顿大麦草的侵染有促进寄主植物生长的作用。(3)苜蓿、草木樨荧光鉴别技术的研究。研究证实,用荧光技术可鉴别出混杂于苜蓿种批中的草木墀种子,并建立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4)种子质量管理与评定。提出了牧草种子质量综合评定的方法, 确定了评定鹰嘴豆种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明确了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与质量有显著的影响。(5) 牧草种子萌发和生活力测定技术的研究。确定了碱茅等6种牧草最适萌发技术,提出了狗牙根等两种草坪草、碱茅等6种牧草种子的四唑生活力测定法;确定了不同温度的热水及浓硫酸、不同时间浸种破除小冠花硬实的有效方法; 用通径分析法综合评定了玉米种子发芽率衰退的因素, 指出以贮藏真菌和种子含水量作用为最大。该项目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