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对外贸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对外贸易duì wài mào yì本国(或本地区)跟外国(或外地区)进行的贸易。1910年梁启超《中国最近市面恐慌之原因》:“凡从事对外贸易者,除供求关系外,尚须积算金银之时价以计盈亏。”1937年徐特立《资本主义倾覆及其出路》:“自足自给的政策是独占国内市场,强化内部的经济组织,限制对外贸易,否定自由贸易。” 对外贸易duì wài mào yìвнéшняя торгóвля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经济活动就是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后果。对外贸易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有关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策目标。平等的贸易可使双方互通有无,并利用比较利益原则共同获益;不平等的贸易则可被用来作为国际剥削与控制的工具。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组成,故又称“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又称进出口贸易。四川自古以物产丰富著称,产品出口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即有四川绸缎、生丝运往西亚、非洲、欧洲、印度等地。历代皆有商贾贩运四川生丝、蜀锦、蜀布、陶瓷等销往国外。19世纪中叶中国五口通商后,四川生丝通过长江水路集运上海输往国外,并有洋纱、洋布等洋货进入四川市场。1891年重庆正式开关、开埠,当年5月第一艘装载黄丝、白蜡的船从重庆海关出关。1891年~1911年间,先后在重庆设立外国洋行、公司等50多家,经营进出口贸易,收购、加工出口产品和经营航运业务等。四川输入的货物主要有洋纱、洋布、洋油、染料等,输出的货物主要有生丝、桐油、猪鬃、猪肠衣、牛羊皮、药材、山货等。1911年,四川当年出口额约1000万海关两,进口额约1200万海关两。民国年间,社会动荡,战乱频起,四川的进出口贸易趋于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对外贸易逐步发展。1984年以前,由于外贸体制原因,四川对外贸易工作主要是组织收购出口货源,调拨给指定的沿海口岸出口,仅有部分政府间贸易 (记账贸易),由国家外贸部及总公司谈判签约后交由四川出运、履约、结汇。出口国家为前苏联、蒙古、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柑橘、猪肉、食品罐头、毛毯等。四川进口物资由国家总公司或沿海口岸公司代理进口; 进口额仅限于中央分配给四川的地方外汇数额内,每年多则1000万美元,少则几十万美元; 进口的物资主要有铜材、化工原料、农药等。1985年起,四川外贸进入全面自营出口阶段,外贸进出口总值由1985年的5.1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1.4亿美元,增长8倍; 其中出口总值由3.49亿美元增加到25.68亿美元,增长7.4倍; 进口总值由1.7亿美元增加到15.72亿美元,增长9.2倍。“八五” 期间是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里,全省进出口总值达到146.92亿美元,比“七五”增长169.9%,其中:出口总额93.04亿美元,比“七五”增长124.3%;进口总额53.86亿美元,比“七五”增长315.4%。“八五” 期间,四川省获得外经贸权的国有企业由50多家发展到228家,有外经贸权的地市州由4个发展到23个。承担出口任务的三资企业有200多家; 在海外、境外建立企业 (网点) 122家。“八五” 期间,全省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已由 “七五” 期间的42.67%下降到26.11%;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由57.33%上升到73.89%。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比重由14.8%上升到21.82%,成为四川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已与1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在巩固发展原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独联体、东欧、东非、南非、东南亚市场,并开始取得成效。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duiwai maoyi又称“进出口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活动的交换。它是国内商品流通的延伸和补充。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存日益加深,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全部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只有利用国际交换,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才能发挥各国的优势,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对外贸易的作用和性质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是资本家集团侵略、掠夺、奴役别国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外贸易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 ☚ 国际贸易 进出口贸易 ☛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 对外贸易见“国际经济”中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见“国际经济”中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对内搞活的同时,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1978年以来,安徽经济发展结束了长期闭关自守状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992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亿美元,是1978年的100多倍。其中出口额8.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78倍。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初级产品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199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占73%。 ☚ 国内市场 四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观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通过友好城市渠道与国外贸易成交额为1.3056亿美元。其中:1984年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成交860万美元;1987年对下萨克森州出口2750万美元;1988年9月在下萨克森州汉诺威举办出口商品展销,成交额达3258万美元;同年蚌埠市在日本摄津市举办商品展销,成交额为16万美元;1989年合肥市在日本久留米市举办商品展销的同时,接待客户70多家,成交额达130万美元。这些经贸活动促进了省对外贸易的发展。 ☚ 引进外资 人才培养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以一个国家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以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 ☚ 贸易摩擦与中日、 中美经济 国际贸易 ☛ 概述/贸易条约与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澳门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法律地位/澳门适用关贸总协定的方式/多种纤维协定/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局/乌拉圭回合纺织品和服装协议/配额/单独关税地区/关境/海关/关税/海关估价/关税税率/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出口税/进口税/过境税/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普遍优惠制/原产地规则/外汇管制/进出口贸易管理制度/澳门原产地证签发制度/美国的原产地标准/欧盟的原产地标准/直达载运制度/进口/确定性进口/暂时性进口/复进口/出口/确定性出口/暂时性出口/复出口/转口贸易/直接转口/贸易差额/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纺织品/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世界纺织品市场/国际服装市场/美国服装市场/英国服装市场/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敏感性商品/办馆/洋行/贸易行/进出口业务/贸易术语/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装运港船上交货/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成本加运费/佣金/交易磋商/询盘/发盘/实盘/虚盘/还盘/接受/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数量条款/品质条款/商品包装/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出口商品销售包装/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国际博览会/包销/代理/寄售/展销/经销/港澳埋单内地交货贸易/先出后结贸易/商品检验条款/不可抗力/空运提单/海运提单/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可撤销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汇付/托收/付款交单/承兑交单/国际贸易仲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出口促进厅/澳门世界贸易中心有限公司/澳门欧洲资讯中心/电子数据交换/贸易条件/澳门与香港贸易/澳门与祖国内地投资/澳门与祖国内地贸易/澳门与美国贸易/澳门与欧盟贸易/澳门与葡萄牙贸易/澳门与非洲地区贸易/澳门与日本贸易/澳门与台湾贸易 ☚ 澳门经济发展财务有限公司 概述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甘肃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一个历史时代, 甘肃出现 “早期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河西走廊成为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通道,隋末唐初进入鼎盛时期,唐“安史之乱”以后对外贸易逐渐陷入底谷。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甘肃对外贸易亦随之半殖民地化。民国时期,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甘肃除少数零星土畜产转口远销外,其他一片空白。甘肃省规模化的对外贸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与发展起来的,1950年经营对外贸易的有畜产、茶叶两个公司,出口产品仅有绵羊毛、山羊毛、绵羊皮、山羊皮、猪鬃等少数品种,年供应出口总额789万元(按计划价格计算)。1956年开始承担着国家对苏联、越南、朝鲜等国的政府间贸易, 年出口额达100万美元左右, 10多个品种, 其余执行国家调拨计划, 主要承担外贸出口的货源组织工作。1976年, 开始对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中药材自营出口,年出口量1 000万美元左右。1978年以后,甘肃省自营出口贸易逐步全面开展起来,出口额3 454万美元, 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从10个发展到50个,出口数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有香港、日本、美国、意大利、苏联、西德、英国、法国、瑞典、朝鲜、加拿大、新加坡、荷兰、捷克等。从1981年以来, 陆续接办了粮油食品、土畜产、医药保健品,纺织、五金矿产、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各大类商品的自营出口业务。1981年出口4 336万美元, 进口793万美元。1985年甘肃省外贸厅改建为甘肃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全省各地、州、市普遍建立了外经贸委。1985年出口达7 098万美元, 进口达2 910万美元。此后将原甘肃省进出口公司、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甘肃省分公司、甘肃省外贸包装运输公司,扩建为土畜产、粮油食品、医药保健、地毯、纺织、化工、五金矿产、机械、外贸包装装潢、对外运输、地方进出口贸易等11个外贸专业公司;增设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甘肃分会。同时,各地、州、市还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和出口商品的布局, 增设了一批支公司和县公司。另外,还在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和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甘肃对外贸易办事机构。1986年全省出口总额为10 104万美元。1987年进出口总额12 660万美元。1988年为15 204万美元。1989年15 338万美元。1990年达18 576万美元。“八五”期间,全省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22.26亿美元, 比“七五”期间净增13.86亿美元,其中进口完成5.76亿美元,出口完成16.5亿美元。由于种种原因, 自营进口业务起伏很大, 进口额最高的年份是1986年达到3541万美元。1987年至1989年下降到3 000万美元左右,1990年又下降到1 646万美元。已与世界上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比 “七五”期间59个增加了25个。出口商品已达525种,比“七五”期间增加了185种, 出口创汇在1 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由 “七五”期间的2种增加至6种,出口创汇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由44种增加到70种,净增26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七五”期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95年甘肃进出口总额为53 878万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38 903万美元, 出口初级产品8 629万美元, 工业制成品30 274万美元, 出口商品销往84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总额14 975万美元, 其中进口初级产品4 912万美元,工业制成品10 063万美元。全省各类外贸出口企业已发展到66家,其中省、市外贸公司23家,扩权企业31家, 中央工贸公司12家; 1990年以前全省尚无一家 “三资企业”有出口,现已有30多家出口型“三资企业”,累计创汇额达7 200万美元。1996年进出总额52 130万美元, 其中出口39 072万美元同比增长0.43%; 1997年进出口总额55 421万美元,其中出口40 819万美元,同比增长4.2%; 1998年进出口总额53 800万美元,其中出口41 500万美元,同比增1.68%。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分会 对外经济合作 ☛ 对外贸易External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往来。它是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组成。进口又称输入,即从国外买进商品、劳务、技术;出口又称输出,即向国外卖出。对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由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对外贸易大体有以下分类:按商品移动方向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按进行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按商品形态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按货物运送方式分为海路贸易、陆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政贸易;按清偿方式分为易货贸易、自由结汇贸易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见“外贸”。 对外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各种商品交换活动。它与国际贸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超越国界或地区范围的商品交换活动;区别在于国际贸易是世界范围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则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某个地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对外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的,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是国内(或地区内)商品流通的延伸和补充。从国际范围或世界范围看,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就是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进出口贸易和国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与其他国家 (或地区) 进行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即已产生并有所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发展,并成了实行对外经济扩张,政治控制,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我国的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并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可能,努力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关系。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进出口贸易”或“国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即已产生并有所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和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对外贸易广泛发展起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成了鼓励商品输出的手段, 对外贸易成为帝国主义实行经济扩张、政治控制、掠夺别国资源、争夺国外市场、攫取垄断高额利润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中国对外贸易在历史上起源很早。但从鸦片战争以后, 国际资本主义通过对外贸易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建国以后, 对外贸易性质有了根本性质的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按照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又要实行统一对外的原则, “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地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关系,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茶会 洋商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亦称 “国外贸易”。一个国家 (或地区) 与其它国家 ( 或 地区) 所进行的商品流通。它同国际贸易有着共同点,即商品的流通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是国内贸易的自然延伸。但它又与国际贸易有着不同点,国际贸易是对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而言,而对外贸易是以一国为基点,指它对外国所发生的商品流通而言。 ☚ 世界贸易 国外贸易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或地区的商品和劳动交换等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贸易活动叫作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对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对外贸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当代,对外贸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还有技术、信息、各种软件以及劳务出口、劳务交换,如运输、银行和保险等。 ☚ 四、对外贸易 直接贸易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与劳务的交换活动。若从国际范围来考察这种交换活动,也称国际贸易。一国的对外贸易由进口与出口两部分业务构成。进口业务是一国向他国购进商品的全部贸易性业务。广义的进口还包括无形进口,即一国在运输、保险、贷款、旅游、技术等方面的劳务进口。出口业务是指一国向他国出售产品的全部贸易性业务。广义的出口也包括无形出口。对外贸易是国内贸易向国外的延伸,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纽带。 ☚ 世界贸易 海外贸易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亦称进出口贸易。一国(地区)同他国(地区)进行商品(包括无形商品)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看,这种交换活动就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就是国际贸易。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作用和性质受生产方式的制约,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早在奴隶社会,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即已产生;进入封建社会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则有更广泛的发展。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无形贸易随之产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对外贸易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 海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各种商品交换活动。它与国际贸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超越国界或地区范围的商品交换活动; 区别在于国际贸易是世界范围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则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某个地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模式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又称“国际贸易”或“进出口贸易”。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的商品交换;国际贸易是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作用和性质受生产方式所决定。对外贸易按商品流向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按商品形态分为无形贸易和有形贸易。 ☚ 边境贸易 对等贸易 ☛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一个国家 (或地区) 与另一个国家 (或地区) 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流。是国内商业的延伸和补充。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对输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 (或地区) 来说,就是出口贸易,亦称“输出”;对输入商品或劳务的国家 (或地区) 来说,就是进口贸易,亦称“输入”。对外贸易随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形成而出现。但在资本主义以前各个社会形态里,它在各国经济中都没有占重要地位。在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后,对外贸易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不发达国家和殖民地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建立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基础之上,在发展本国经济、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世界贸易 进出口贸易 ☛ 对外贸易external (/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external trad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