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对《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批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对《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批判

对《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批判

这是“文化大革命”前,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部分及其发展。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约请,为该报新辟专栏“燕山夜话”撰稿。后来他又与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北京市委统战部长、作家廖沫沙合作,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设“三家村札记”专栏,并为其撰稿。上述两个专栏载杂文、文章短小精悍,切中时弊,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后来结集成书,正式出版《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1966年上半年在批判《海瑞罢官》的同时,掀起了批判《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高潮。
1966年春经过一番策划、准备之后,于4月16日,《北京日报》以三个版面的篇幅,刊载了批判《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文章。5月8日,同时在《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批判。《解放军报》的文章《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署名“高炬”,是在江青主持下写的。文章不仅给“三家村”定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基调,还发出了打倒一大批的叫嚣。与之相乎应的,是《光明日报》刊载的关锋化名“何明”所写的《擦亮眼睛,辨明真假》的文章。此文的中心是说明“包庇”“三家村”的是北京市委。此外,这一天的《解放军报》和《光明日报》还联合刊载了《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的材料摘编,每摘一段就加一段耸人听闻的“编者按”,规定具体的批判口径。1966年5月10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的文章《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文章说,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的写作活动是“经过精心策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进攻,”杀气腾腾地叫嚷要上揪“指示”、“支持”、“吹捧”者,挖出“最深的根子”,下扭“三家村”“在新闻、教育、文艺、学术界中”的“赞赏者和追随者”。而导致一场政治大迫害。

☚ 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
000062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