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寳帶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拱橋 > 寳帶橋 寳帶橋 bǎodàiqiáo 亦稱“小長橋”。位於江蘇蘇州葑門外,跨運河與澹臺湖之間玳玳河上。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公元816—819年)建。唐刺史王仲舒鬻所束寳帶,以資建橋,故名。宋紹定、明正統年間重修。明·陳循《修寳帶橋記》:“蘇州府城之南半舍,古運河之西,有橋曰寳带……仲舒鬻所束寳帶以助工費,因以爲名。元末修葺之功不濟,橋遂坍毁,有司架木以濟,……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秋,爲橋長一千二百二十五尺,洞孔下可通舟楫者五十三,而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艦,冬十一月落成。”其後經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修。橋兩端各有石獅一對。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人戈登爲讓汽船進太湖,以鎮壓太平軍,拆掉一孔,致二十六孔崩坍。1956年修復。參閱《蘇州府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