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寓意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寓意研究

寓意研究

这是从寓言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批评方法。在西方,寓言作品有几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fable,它以动物或其他东西作主角而寓含教诲的旨意;一种是parable,它通过人类日常生活的描述,而进行道德说教。这两种都是篇幅短小的故事。还有一种叫作allegory,其词源是希腊文allegoria,意思是“以别样的方式说话”。这种作品具有双重意义:基本的或表面的意义,和附属的或字面之下的意义。因此,人们可以在两个(甚至三个、四个)层次上对之解读(allegoresis)。它的艺术形式有文学作品,有绘画。若为文学作品,其体载可为诗歌,可为散文;其篇幅体制没有限定,长篇而分章节者亦不乏见,如但丁的“神曲”、班杨的《天路历程》。由于长篇寓言作品在中世纪很受欢迎,原属解经学领域的寓言研究遂被移植到文学领域。如上所述,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寓言作品(allegory)指显抉隐,发掘出各个层次的意蕴来。
倪豪士所写名为《韩愈〈毛颖传〉的寓言读法》(载于西德《远东》杂志第23卷第2期)的文章,即是对中国古典散文进行寓意研究的范例。论者的研究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毛颖传》是allegory。
他说,韩文里充满了典故,这为种种意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开篇时出现的隐喻——

毛颖=兔/笔=大臣=?

一直维持在这篇文章里。而贯穿作品始终的隐喻,就是allegory。文章的许多段落(曾被人斥为“驳杂无实”)其实均是有意而设,均为维持寓言的必要因素。毛颖故事必须组织得符合毛笔的事实,毛笔的事实又要组织得能够产生更深刻、更重要的时事信息。
第二步:讲解典故的含义,分析典故的性质。
论者译出了《毛颖传》全文,边译边讲解典故的出处与含义。这些做法与国内研究相类似,事实上他也大量采用了国内研究的成果。但他对典故的性质做了区分。他说,文中的典故有两大系列:一种是发散(divergent)系列,它们只与某一题旨有关,但涉及许多可引为佐证的典籍,如关于毛兔和毛笔的典故;另一种是会聚(convergent)系列,它们在文章中没有固定的指涉物,但总是与个别的常引篇章(Locus classicus)和题旨相关联,如开篇及下文涉及的《史记·齐太公世家》和“中山国”。
第三步:指出《毛颖传》的寓意。
他说,根据文章所述及用典,可以明显看出它含有三层意义:
一、毛颖的传记——虚构的故事;
二、毛颖的“历史”——发散性典故;
三、中山毛氏的故事(降服某君,佐其治国,老年见弃)——会聚性典故。
最后,他又根据柳宗元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一文断定,文中还有一层更为现实的意义,那就是:
四、毛颖与韩愈的关联。
☚ 艺术四要素作为文论分类的框架   叙事学方法的应用 ☛
000027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