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寒食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寒食帖 寒食帖也称《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代表作,有“苏书第一”之称,现藏台北。此帖牙色纸本,共17行,129字,行草书。帖中无年月,从诗中可知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已居三年。“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知其心境的苦闷与处境的艰难。诗情与书法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其跌宕不平之气,尽流露于笔端。从第1行至第3行,字形较小,匀净流丽; 从第4行至第7行,字形渐大,起伏变化随心所欲; 从第8行至第16行,笔墨淋漓尽致而又沉着凝重,字势斜正相依,收放得当,至此已达高潮; 第17行署题,字小,戛然而止,是本帖的收束。《寒食帖》笔力雄强,气韵生动。这是他长期追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成果。诗与书相结合,形成苏轼书法的“书卷气”。正如黄庭坚所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莫能及耳。” 黄庭坚跋此帖云: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苏轼屡遭贬谪,饱经忧患,视野宽广,思想超脱,使他的书法富有个性,纵横潇洒,天真自然,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王文治《论书绝句》: “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直到晚年师北海,更于平淡见天真。” 宋·苏轼《寒食帖》 ☚ 祭侄稿 淳化阁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