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切帖唐摹本王羲之草书。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之珍品。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工书法,字势雄强多变,为历代书家所宗尚。王氏真迹无存,唯唐人双钩廊填本传世。此帖又名《谢司马帖》、《廿七日帖》。纸本有乌丝栏,长26公分,宽21.5公分。草书五行,文曰:“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寒切帖》书体遒媚俊逸,钩填精致,此帖堪称稀世之珍。 寒切帖亦曰〈謝司馬帖〉。傳東晉王羲之書。為草書尺牘“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服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 云云五行,凡五十字。書法緊歙,有龍蛇相争之勢,為世所傳右軍(王羲之)墨迹之上品。嘗經宋紹興内府、明韓世能、王錫爵、王衡、王時敏、清李霨等諸家收藏,其上鈐有 “紹興”連珠印、“王氏元馭”、“王衡”等鑒藏印,右下角有 “僧權”字,帖後有董其昌、婁堅跋語。《清河書畫舫》等著録。刻有《淳化閣帖》本、《來禽館帖》本、《玉烟堂帖》本、《二王帖》本、《鄰蘇園帖》本,後者乃據他本拓摹,觀徐僧權押縫,與《閣帖》本面目殊异。明治(1868—1911) 年間,清公使何如璋嘗携此帖至日本,堀皆春摹刻之。墨本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上海書畫出版社《王羲之傅本墨迹》選印。 
寒切帖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