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寒凝胃脘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寒凝胃脘痛

寒凝胃脘痛

寒凝胃脘痛是指因受寒邪,过食生冷等因所致的寒性胃脘痛。临床上以脘痛剧烈,遇寒则痛益甚,得热则稍缓为特点。常伴有肢冷畏寒、苔白脉迟等症状。寒凝胃脘痛见《症因脉治》。
寒凝胃脘痛的病因,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等记载。《杂病源流犀烛》中的“胃病有因外吸凉风,内食冷物,有因寒者”,均指寒邪犯胃,阳气被遏而致胃脘痛。脾胃虚寒者,凡感寒邪,尤易诱发本病,《症因脉治》所谓:“其人中气向寒,偶触时令之寒,则寒凝胃口而痛。”
寒凝胃脘痛症见胃脘痛暴作,其痛呈拘急状,畏寒喜暖,温熨脘部可使痛减,口不渴,喜热饮,手足不温,或便溏,呕吐,舌苔白,脉弦紧。《症因脉治·外感胃脘痛》分析本证称:“外感胃脘痛之症,向无此症,偶值时令暴寒,心下闷痛,恶寒厥冷,二便清利,口吐冷沫,此寒邪入胃,凝结痰饮食积,卒然暴痛之症也。” 本证的治疗,《类证治裁·胃脘痛》认为:“因客寒犯膈而猝痛者,呕逆不食,当温中散寒,大建中汤加白蔻仁”。一般均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法。方用良附丸加木香、砂壳、吴茱萸,荜拨、陈皮之属,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或选天台乌药散加减。如兼见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嗳气不舒,形寒身热者,证属内有气滞,外感风寒所致。可用香苏散加味,以疏风散寒,理气止痛。若兼见胃脘胀满,嗳腐吞酸者,证属兼食滞,可加枳实、神曲、鸡内金之类,以消导食滞。如外寒兼有内寒者,《症因脉治》主张“先用五积散,兼散外寒;后用温胃汤,以温内寒。”五积散方用麻黄、白芷、川芎、桔梗发表散寒;干姜、肉桂温中;陈皮、茯苓、厚朴、甘草、半夏、苍术理气和胃止痛。温胃汤取人参、黄芪、甘草健脾补虚;干姜、姜黄,益智仁温中散寒; 厚朴、陈皮、砂仁、白豆蔻理气和胃止痛。

☚ 胃脘痛   食滞胃脘痛 ☛
000090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