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寇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寇松1859—1925George Nathaniel Curzon英国外交大臣。生于德比希尔凯德莱斯顿。就读于伊顿公学。1886年当选保守党议员。1891年任印度事务副大臣。1895—1898年任外交副大臣,成为亚洲事务专家。写过几本关于亚洲旅行和东方政治的书。1898—1905年任印度总督期间,进行一些行政、教育、货币等方面的改革。反对沙皇俄国渗入中亚,把英国的势力扩张到中国西藏。后因与驻印军队司令基切纳发生争吵而辞职。1907年任牛津大学名誉校长。1915年任掌玺大臣。1919—1924年任劳合·乔治内阁外交大臣。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划分波兰东部国界线的具体方案,被称为“寇松线”。1923年主持洛桑会议,协约国被迫承认土耳其独立。曾反对法国占领鲁尔,支持制订改善德国财政经济的道威斯计划。1911年受封为伯爵,1921年升侯爵。后在伦敦逝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