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寄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郞


 
 旧时女子称丈夫为“外”,作者黄安人,是明代工部尚书黄珂之女,翰林修撰杨慎的夫人。明世宗时,其夫杨慎以直言报谏而谪戍云南永昌卫。这首诗当作于杨慎贬谪期间。
 值得一提的是,杨慎在初谪永昌赴任途中,曾经留给黄氏一首诗,诗的题目是 《江陵别内》 (以下简称 《别内》 ) 。要更好地理解 《寄外》 诗,不妨与《别内》诗一并参看。诗云: “同上洞庭波,独上西陵渡。孤棹溯寒流,天涯岁将暮。此际话离别,羁心忽自惊。佳期在何许,别恨转难平。萧条滇海曲,相思隔寒燠。薰风悲摇心,兰露愁沾是。山高瘴疠多,鸿雁少经过。故园千万里,夜夜梦烟萝。”诗流露了他对妻子的依恋和对前途未卜的忧虑,表达出恩爱夫妻的生离之苦。《寄外》诗,实际上是作者的回赠之作。
 首联“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句何由寄永昌。”乃是接过《别内》诗的话题“山高瘴疠多,鸿雁少经过” 引发的,意思是说: 不是我不给你写信,是因为“雁不到,书成谁与”? 一开始就点出丈夫贬谪之地的偏僻遥远。据说衡阳有个回雁峰,冬天大雁南飞以此为界不再往前。雁飞尚以衡阳为极限,而人却被迁至荒凉僻芜的永昌,更在衡阳之外。雁传锦字,连雁也飞不到的瘴疠之地,书信自然无法传递。夫妇俩天各一方,空有相怜意,未有相见计,作者的伤春伤别之恨,亦从此而起。
 颔联“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出句乃作者自喻,对句则为丈夫设笔。“三春花柳”象征着作者如水华年,虽则美好,但短促易逝。怎能经受这人生的风风雨雨,故曰“薄命”; 对句“六诏风烟”和《别内》诗“萧条滇海曲,相思隔寒燠。薰风摇悲心,兰露愁沾足”数语相应,设想边地之苦辛,六诏风物只能献愁供恨,令人柔肠百转,故曰“断肠”。但无论是“妾薄命”抑或是“君断肠”,都缘别而起,其实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颈联急转直下,道出盼归重聚的迫切愿望和这种愿望屡次失落的怨哀。
 岁暮是游子远归、离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而诗人的丈夫却远在异乡,欲归无奈。这一份离别之恨,给岁暮平添了一层凄苦的色彩。一个“愁”字,情怀双关,既为自身形孤影单而黯然伤神,又为丈夫在他乡如何打发“岁暮”而牵肠挂肚,夫妻间的天涯阻隔之恨和心息相通的依恋之情,在这朴素的句子中毫不隐讳地吐露出来了。对句“其雨其雨怨朝阳”亦是无理有情之笔。其雨: 盼望下雨。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意思是盼望下雨,但太阳偏又出来了。阮籍 《咏怀诗》也有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之句。诗人在此化用前人成句,表达一种事与愿背的感慨。朝阳本无怨可言,因为情至极处,由此对一切平常以为美好的事物也怅怨不已。“其雨”之 “雨”,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意蕴。可看作单纯的自然现象的雨,从诗提供的完整意象看,还可理解为帝王之恩泽、夫妇间的绸缪之情,等等。
 尾联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句,用了几个典故,使诗人相思盼归之意进一步明朗化。“刀环约”,典出《汉书·李陵传》。汉朝的使臣示刀环暗示李陵还归。环与还音同,空有刀环约,指空许还归之期。“金鸡下夜郎”意指赦免,古代皇帝颁赦免诏书之日,竿端放置金鸡。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作者借用典故表示: 我空得丈夫回家的约言,哪一天朝廷才能把赦免的诏书下达到永昌呢! 这一句话浸透着诗人无限念远之意和对丈夫命运的殷切关注之情,她寄愿于赦免,这善良的愿望是对贬谪中的丈夫的一种宽慰,亦是诗人对 《别内》诗的委婉酬答,希望以此来结束 “夜夜梦烟萝”的生活。
 这首诗是应 《别内》之意而作的,诗把伤别念远之情刻画得更细腻入味。诗所表现的伤别,决非一般意义上的男女相思别愁,而是患难夫妻的生离死别,是恩爱夫妻心上难愈的创痛。这种别恨是沉甸甸的,休戚与共的。诗以女性作者的口吻道来,如泣如诉,更觉悲切动人。

古代爱情诗词《》寄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这首诗是明正德六年状元杨慎的继室黄峨所作,也有称她为黄安人 (封号) 的。杨慎继其父志,上疏议大礼忤世宗,两受廷杖,充军永昌(属云南)。黄峨时时想念,因寄此诗。
 况周颐曾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蕙风词话》卷一)此说虽是指词,也可移之于诗。这首七律的唯一特点,便是“真”,情真,景真,语语真切。她抒发了对杨慎牵肠挂肚的悲苦怨恨之情。
 起句通过雁儿起兴。言雁过也,正伤心,一阵一阵飞往南方回雁峰的雁群,于此止宿,难度衡阳。王勃《滕王阁序》里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为此句所祖。次句,相传以帛系雁足能传书信。可是永昌更在衡阳之南,茫茫前路,水远山遥,函札怎能寄得到呢? 上承首句,联系自然紧密。
 第三句从女诗人自己身上落笔。暮春三月,花飞人远,以花柳比喻自己命薄,即景抒悲咽之情,溢于诗外。第四句写杨慎迁谪之地相距六诏(云南、四川西南部)不远,风烟飞卷,瘴雾弥漫。杨慎有《广心楼夜宿病中作》诗,表达了谪居所在的荒险,和望赦之心犹冀万一,这些都可作“君断肠”的真切注脚。其诗云:“落阱重逢下石人,七旬衰病命逡巡。藤萝深箐猿猱穴,瘴疠穷山虎豹邻。枯木几时沾雨露,戴盆何地见星辰! 元夫幸遇睽孤日,寂寞寒灰也望春。”(王文才先生注:睽孤、元夫:《易经·睽卦》:“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意谓独处而求同志,能相得无疑,虽危无咎。慎则寄希望于他日,幸能得同情自己的人。)
 第五、六两句运用《诗经》成语,颇具匠心。前句为“曰归曰归,岁亦暮止。”(《小雅·采薇》)突出了一年将尽,夫妻无从团聚的愁思。后句为“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卫风·伯兮》)希望老天下下雨吧,它偏偏出了红彤彤的太阳。借比远戍的人,欲归而偏偏不归,是以不堪忧怨之苦。两句对仗工整,所流露的思想感情非常沉痛!
 第七、八两句提及以前所说的刀环回来之约,是不实际的,落空的,不知要等到哪一天,赦诏(金鸡)才能下颁到夜郎(古国名,指代永昌)呢! 这是寄想象于未来的重逢,可是杨慎七十二岁时卒于戍所,这希望到底没有实现。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里曾说:“律诗主意拏得定,则开合变化,唯我所为。少陵(杜甫)得力在此。”又说:“律诗主句或在起,或在结,或在中,而以在中为较难。盖限于对偶,非高手为之,必至物而不化矣。”此诗一共八句,单句为开,双句为合。虚实变化,控纵自如。把主要意思安排在高潮阶段,选用《诗经》成句,下接“愁岁暮”和“怨朝阳”,搭配融化连贯,叙议兼赅。反映了女诗人真挚深厚的感情,暗地里指斥着对封建恶势力的极度忿懑(参阅杨慎《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感情强烈,引起共鸣。全篇抒情则愁肠百结,悲思千重。铸词则端庄凝重,性情之真。收句充分发出了遥念其夫婿在谪戍环境中的无可奈何的苦闷呼声! 取法太白,凄婉味长。
寄居

寄居

寄(寄止;寄住;寄泊;寄榻) 寓(寓居;寓泊;寓足;寓迹;羁寓;托寓) 栖泊 栖止 栖宿 托居托宿 赘居 止托
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寓食 旅食
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托幽
租房寓居:僦寓
寄居外地:侨(侨居;侨住;侨寓;侨寄)客(客处;客居;客寄;客寓;作客) 旅(旅食;旅居;旅寄;旅寓;栖旅;寄旅;附旅) 羁(羁寓) 羇 游寓 寄外 寓贯
 寄居京城:附京
 寄居国外:侨居
 单身旅居在外:孤羁 孤旅
寄居异乡:羁旅
栖居,寄居:栖处
栖息寄居:栖居
飘泊寄居:飘寓
孤单寄居:孤悬客寄
安身,寄住:栖寄
长期寄居他乡:旅羁 羁旅
 羁旅无定:羁游
 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长期寄居他乡:漂泊羁旅 飘泊羁旅
(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寄居)

☚ 闲居   安居 ☛
000086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