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寄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寄人
张泌是五代时期南唐的诗词作家,官至内史舍人。这首诗写于他的青年时代。有位名叫 “浣衣”的邻家女子,与张泌相爱一年,感情非常深厚。张泌每夜都梦见浣衣。但是,浣衣出嫁他人。张泌便写了这首诗。浣衣读后,泪流不止。(详见《词林纪事》 卷一) 这首诗以梦为线索,写别后相思之苦。首二句,写梦中; 末二句,写梦醒。两者皆以所见景物抒情,相互映照,委婉缠绵。 开篇删繁就简,从分别之后的梦境写起。梦为两人分离而生,足见往昔相爱甚笃,别后终日都在相思。否则,便无梦可言。“依依”,生动地展现了梦魂的隐约遐飞。“谢家”,本指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家,此处指代诗人女友的家院,点明了相思的对象。第二句紧承 “家”字,写了梦中所见谢家的 “小廊”和栏杆。并分别用“回合”、“曲”、“斜”做了描绘。这萦回曲折的实景,与魂游梦绕谐和一致,创造了缠绵徘徊的氛围,自然会勾起深情的思忆。诗人写有两首《江城子》,记述他与浣花姑娘的情事,也提到庭廊、栏杆。其词曰: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 “莫多情”。 据此可知,那小廊、栏杆,是他俩卿卿我我、倾诉衷肠的见证,记录了情侣美丽的倩影和甜腻的笑语。点出这些地方,就概括了昔日欢爱的一切。总之,首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恋,笼罩着温情脉脉的意绪。 末二句,写梦醒所见,充满了孤寂凄怨的情调。从“春庭月”三字可知,一场甜蜜的美梦消散之后,回到失恋的现实,作者心情沉郁,从屋内徘徊到庭院,痴呆呆地抬头望着春夜的明月。接着他又随着月光的下射,垂头默默地看着地上的落红缤英。盛开的花朵凋落,恰好与爱侣离去、情场失意相似。目触此景,诗人不胜悲伤。“只有” 、“犹为”相呼应,暗含着伤今忆昔之情: 现在唯有天上的月亮还是一如既往那么多情,但是它此时照射的不再是双双对对的倩影,而是离散独游者的孤身,不再是香艳如鲜花的热恋,而是衰残如落花的失恋。强调月光依然“多情”,实是埋怨对方无情。哀与怨结为一体,与前两句所写梦中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寄给对方,容易触发她的反思和自责。所以,《词林纪事》载,浣花姑娘读了此诗后,“流泪而已”。 寄人
《寄人》有二首,此为其一。《词苑丛谈》说:“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云”。如此,则所“寄”之人,是作者昔日的情人,亦即“邻女”。 这首诗写别后的相思,并且要把这种相思寄与所思之人知道。那么诗所诉诸的对象,只是那位女子。但全诗只字不提相思之事,只是在叙事写景,而相思之苦,寄情之深都在其中。 前两句是述梦。“别梦依依到谢家”,谢家就是其情人所居住的地方,在唐人诗中,常以箫娘、谢娘称所爱之人。俗话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一个“梦”字,便透露出他的无限相思。既然相思如此,为什么只能在梦中得到片刻的慰藉呢? 这正说明有所不得已。也许是因为相距太远,不便前往,也许是因为对方有什么变化,不便相见。总之,这一对曾经相爱过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分手了,而且是不情愿的,不得已的。所以他思念她而又无法见到她,只能托之于梦。即把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放到虚幻之中来“实现”。他那么深情地、记忆清晰地来到了谢娘的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切是多么亲切,又是多么熟悉,那小巧的房廊,依旧回合相应,曲折的阑干斜立可倚。一切都历历在目。记忆的清晰,说明对这个环境的铭心不忘,对环境的不能忘怀,还是因为对情人的深深爱恋。且不谈那小廊下,曲阑边,留下了他们多少欢悦和甜蜜,但就他所爱之人日日生活其中,也就足以让他深志不忘了。这个环境,会唤起诗人怎样的心绪呢?很自然,他会重新记起他和她在一起之时的恋爱与欢乐,重新想见情人的音容笑貌。他和她往日的生活片断,可以从他的词中窥见一鳞半爪。其《江城子》中说“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了面,没心情”。“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可以想象,那些没被写诸篇章的难忘之事,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令人倍感遗憾的是:他在梦里见到的,只是小廊曲阑等静物,而他最渴望见到的心爱之人,却没有影儿。这是为什么呢?也许她不便见他,也许是不愿见他,也许是她已远嫁他适,也许是病疾早逝……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测之词,总之他没能见着她。 和他的满怀激动、急切的心情相对照,这没有人的小院回廊就显得那么冷漠无情了。诗人的惆怅和感慨是可想而知的。他置身于一片寂静之中,月光下,他看到花儿在一片片地飘零,当然,他也会看到月光下他那孤独的身影。他的心里一片凄凉,他感到只有月光才是多情的,见他来了,仍然在为他照着落花。这个月亮,大概还是那个曾经照过他的月亮吧。这样,诗人要告诉他的情人的是:我某日某时作了一个梦,那正是在暮春时节,我满怀深情地回到你的家中。你家中似无变化,我们昔日在一起游玩的庭院曲阑都历历如故。可是我却没能见到你,只有明月依然多情,为我照着庭中的落花。显然这里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你为什么不见我呢? 突出明月的多情,也就暗示了现实的无情。写自己的多情,也就暗示了对方的“无情”。因此,这首诗在表达相思、惆怅的同时,是带有几分忧疑和怨责的。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虽在无限相思,无限隐曲,却并不直陈,而是寄寓于景物的描写,因此感情的表达来得更深隐曲折。诗既是写梦境,又是在月下,小廊曲阑,春风落花,和诗人的心情相和谐,构成一种忽明忽暗,时隐时现,朦胧孤寂的意境,别有一番缠绵情调。 《寄人》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谢家:借指女子的家。谢,指东晋才女谢道韫(yùn)。回合:回环曲 折。阑:栏杆。多情:感情真挚浓烈。犹:还。离人:分别的人。 【大意】和你离别之后,又在梦里依稀来到你家。院子里面的游廊、栏杆回环 曲折,又是多么的熟悉啊! 庭院里,幽冷的月光还是那么多情地洒下清 辉,映照着已经离别的我们,也映照着地上的片片落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