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宾退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宾退录》

《宾退录》

《宾退录》10卷,南宋赵与时撰。赵与时,字行之,一字德行,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7世孙。这部笔记撰写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至十七年(1219~1224)间,自序云:“余里居待次,宾客日相过,平生闻见所及,喜为客诵之。意之所至,宾退或笔于牍,阅日滋久,不觉盈轴。欲弃不忍,因稍稍傅益,析为十卷,而题以《宾退录》云。”

作者熟于两宋典章制度及遗闻轶事,故所记述,如数家珍,翔实可信。《四库提要》称其“考证经史,辨析典故,精核者十之六七。”如对“阳秋”、“木稼”、“分疏”、“科头”、“亲家”、“小妻”、“不耐烦”、“无万数”等等词语的考证,均能探本溯源,究得其实。第3卷辩张师颜《南迁录》之伪,从作者所署官阶不符金朝官制、书中误以金章宗完颜王景为允植之子及称粘罕、兀术为忠献王罕、忠烈王术之不符金朝习惯这3个方面来论证其之伪,考辨极为精博。《南迁录》是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朝南迁汴京之后才出现的一部伪书,此书在南宋影响很大,好些学者都曾指出它是伪作,但以作者的考辨为最早,而且举出了具体可靠的证据。本书第9卷所载沈作喆《韦应物传》,是一篇重要的文学史史料文字,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在两唐书中无传,后来沈作喆为他作了一篇补传,内容颇为详备,但由于沈氏文集散佚,仅《寓简》存世,又不载此传,幸得《宾退录》转载了这篇文字,它才得以保存至今,明清以来的《韦苏州集》就多将此传附录在后。《宾退录》中还有一些诗评诗论,作者是杨简门人,属于理学家一流,对于文学批评似非所长,故《四库提要》说它“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如从其书中第10卷论古今咏史诗议论之精当当以邵康节《题淮阴侯庙》10篇为冠来看,清人的评价也并不算过分。

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宾退录

笔记。南宋赵与时(1174—1231)撰。十卷。与时字行之,宋宗室,官丽水县丞。喜为客吟诗、填词、作曲,宾退而录于纸,故名。约当嘉定十七年(1224)成书。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可视为续《梦溪笔谈》、《容斋随笔》之佳作。其中“王建宫词”、“黄巢诗”、“金门羽客食人肉”等篇最具史料价值。《四库全书总目》谓“书中唯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实中要害。有清光绪年间缪氏影刻宋书棚本,《四库全书》本,《说郛》本。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齐治平校点本可资参考。

宾退录bīn tuì lù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1)。书名。南宋赵与撰。成书于1224年,10卷。汇集与宾客谈说见闻所作记录。所记两宋人物。掌故率多翔实,考证经史、典故、大半精核,论考汉钱、历代酒价、浮梁与浔阳茶产、《元丰九域志》所载岁贡品类,于经济史可资参考。

宾退录

十卷。南宋赵与时 (生卒年不详)撰。赵与时字行之,一说字德行,大梁 (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生平事迹不详,《宋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惟赵孟坚《彝斋文编》有《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一篇,谓赵与时,方弱冠,已荐取应举,补官右选,调管库之任,又任婺、泰、衢等地地方官,后监御前军器所,司行在草料场,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记科举之业,屡试皆未中第 (一说宝庆二年进士及第),积阶至忠翊,后以从事丞居于丽水。此书卷首有赵与时自序,卷末有赵与时题识续纪。谓其嘉定年间,得病濒死,后渐渐好转,无以自娱,因以平日闻见,笔录成篇,积十余则,疾病痊愈,宾客来访,以平生闻见所及,为客人谈诵,宾客退后,即书于纸笺,日积月累,终成此书,因取名为《宾退录》。全书主要考证经史、辨析典故、论述诗人吟咏等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至于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可为 《梦溪笔谈》 及《容斋随笔》之续。”书中关于王建及花蕊夫人宫词前后再见,并自纠前条所记未详,不迁就前说并予以订正,得失并存,不自以为是,足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所记可为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学海类编》、《对雨楼丛书》、《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说郛》等丛书本。1983年,刘治平重为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