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选立懿宗
懿宗为唐宣宗的长子,原名李温,即位后改名为李漼。按封建帝王立储的原则,李漼本该被册立为东宫太子。谁知,宣宗偏偏不喜欢自己的这位长子,只给他一个郓王的封号,并将其逐出大内,安置在十六宅中,而其他皇子则仍住在宫中。宣宗最喜爱的是其三子夔王李滋,很想立他为皇位继承人。只是他并非长子,所以才迟迟未册立。大中十三年 (859) 八月,宣宗因吃了李玄伯、虞紫芝、王乐等人配制的药,病情加剧,宰相及朝士皆不得见。宣宗使夔王李滋密召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让他们三人拥戴李滋。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平素与宦官左军中尉王宗实一向不和,怕立储之事受阻,便任命王宗实为淮南监军,调虎离山,王宗实不知是计,正准备出银台门赴任,左军副使邢元实劝说道:“皇帝病情日重,恐不能过月,您与皇帝隔门起居,现在调您出去,恐怕有诈,您为何不见了皇帝以后再走呢?” 王宗实才知是计,二人于是至宣宗寝殿。此时,宣宗已崩。王宗实见状,遂发动宫廷政变,以矫改诏书之罪加在王归长三人头上。他们除掉李滋,遣宣徽北院使齐元简迎请郓王,下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即位大统。大臣们见木已成舟,只好承认既定事实,无可奈何地拥立李漼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