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兴平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兴平县

咸阳市辖县之一,位于咸阳市区西部20公里处。是陕西省主要农业区。南与周至、户县以渭河为界,北与乾县相连,西与武功接壤。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4万亩。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属黄土台原区,占总面积的40%,南部是渭河平原,占总面积的60%。海拔最高541.8米,最低390米。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585.4毫米,年日照2037.7小时。植物资源主要有栽培农作物60多种。动物资源主要是饲养畜禽,有牛、马、驴、猪、羊、鸡等10多种,以“关中驴”、“秦川牛”闻名。渭河横贯全境,水资源总量为59.4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年平均潜水总补给量为1.03亿立方米。县城至马嵬镇之间有多处天然矿泉水。最有名的是杨贵妃墓附近的马嵬清泉。日开采量2000吨左右,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是开发啤酒、饮料的极好资源。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1990年末,总人口为50.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7万人,非农业人口8.83万人。辖城关、七里、桑镇、店张、马嵬5个镇和大阜、冉庄、赵村、汤坊、丰仪、庄头、阜寨、田阜、西吴、南位、南市11个乡。
唐肃宗至德初,兵马使李奂等人置“兴平军”驻扎此地。因该军在平“安史之乱” 中有功,于至德二年(757)以“兴平军”名改原金城县为兴平县,沿袭至今。该县夏代地属雍州,称犬丘邑。西周周懿王二年 (前908)迁都于此(今县城东南5公里南佐村附近)。楚汉相争时称废丘邑;汉高祖三年(前204)置槐里县;武帝刘彻把槐里县改为茂陵县(县址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豆马村附近)。隋炀帝大业九年(613)称始平县。唐中宗景龙四年(710)更名为金城县,曾将县址迁于马嵬故城。1949年5月19日县城解放,1950年2月归咸阳专署管辖,1953年1月划归宝鸡专署,1956年9月归陕西省直辖,1958年12月与武功、扶风合并为兴平县,1961年10月恢复县制,复归咸阳专署 (后改咸阳市)管辖至今。
该县名胜古迹以古墓为主。县城东北9公里处有汉武帝茂陵、有汉大将霍去病墓;县城西12公里处有唐杨贵妃墓;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墓,女历史学家曹大家(即班昭)墓也在该县境内。县城内的主要古迹有唐代北塔和明代文庙大成殿,黄山宫新石器遗址、东侯村周代遗址,也是全省颇有名的文化遗产。该县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马融(79—166);马钧,三国时期著名机械制造家、发明家;杨屾(1687——1758),清代著名农学家、教育家;魏野畴(1898——1928),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陕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1949年以前,该县北原和原坡完全靠天吃饭,原下老灌区实际受益面积也不到一半,1949年以后,特别是1965年以来,全县开展了以“一平三端”(地平,渠、路、树端)为主,以田园化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了渭惠渠,兴修了渭河高抽工程,完成了宝鸡峡引水工程的渠系建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和辣椒、大蒜、蔬菜、笼养鸡、关中黑猪、瘦肉型猪的重点县。小麦、玉米是这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9万亩,总产10.13万吨,平均亩产273公斤;玉米播种面积38.4万亩,总产11.9万吨,平均亩产310公斤。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水果、蔬菜为主,1990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其中辣椒、大蒜的面积占了将近一半,产秦椒750万公斤,大蒜1500万公斤,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农业总产值达到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7元。
该县电力供应充足,西北电网横穿全境,建有4座变电站。本世纪50年代以来,10多家中央部属、省属和市属企业在这里建成。有为航海工业配套的陕西柴油机厂;有为航天工业配套的秦岭电器公司、华兴机轮公司;有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陕西兴平化肥厂;有年产5000吨中碱纱的陕西玻璃纤维厂;有年产7000吨机制纸的咸阳市兴平造纸厂,以及陕西省塑料厂、缝纫机厂、建筑机械厂等。这些企业拥有职工3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名,设备、技术力量非常雄厚,有力推动了县、乡工业的发展。1990年末,全县有乡以上工业企业141个,包括机械、化工、纺织、服装、建材、造纸、医药原料等行业。酶制剂厂生产的酶制剂填补了全省空白,激光厂研制的氮氖激光治疗机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88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3.21亿元。
境内交通十分便利。陇海铁路和西(安)宝(鸡)公路北、中两线横贯东西,西(安)兰(州)公路从北部穿境而过,兴 (平)礼(泉)、兴 (平)店 (张)、兴 (平)乾(县)3条公路自南向北纵穿县境,还有48条县乡公路、400多条生产大路四通八达,把乡乡村村连成一片。全县各种载货汽车581辆,载客汽车103辆,1990年货运量1万吨,客运量36.4万人次。
该县邮电通讯能力初具规模,有邮电局(所)12个,城内电话交换机容量1100门,与全国很多城市实现电话直拔;乡镇安装程控电话交换点5处。有邮路4条,长度12.5公里。邮电业务总量208万元。报刊发行458万份。
全县有商业网点699个,个体工商户3500多户,从业人员4800多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0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781万元。全县有教师进修学校一所; 普通中学33所,教职人员2400人,在校学生2.75万名;小学222所,教职人员3400人,在校学生5.9万名;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000多名。县城内有剧院、电影院、文化馆、体育场、游泳池等文化体育设施;医疗机构48个,其中医院12个,从业人员1673人,病床1021张。

兴平县

❶“兴平”应为“平兴”之误。平兴县,在今广东高要县东南。

❷唐至德二年 (767年)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陕西兴平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