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客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客体

(反)主体

客体kè tǐ

❶ 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群》:“统治之主体,谓之统治者;统治之客体,谓之人民。”
❷ 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1906年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主体者,革命运动之力所从出;客体者,其力之所加也。”

客体←→主体kè tǐ ← → zhǔ tǐ

客体:哲学上指被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客观事物。
主体: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例】 黑格尔用异化说明主体和客体(包括劳动者和产品)的分裂、对立,说明所谓“绝对理念”的“外化”为自然。(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客体

见“主体与客体”。

客体

客体

被主体感觉到的并与之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客观的现实性是客体的特征。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2页)客观存在,是客体的第一个条件。“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但自然并非都是客体。自然界是在人类出现之后,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逐步纳入实践活动的范围、由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而获得客体规定性的,自然才成为客体。也就是说,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显然,客体是与主体相关的范畴。不言而喻,存在物之为客体是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认识者和改造者的存在,不对主体而言,是谈不到客体,也就无所谓客体的。作为客体的事物则是属于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样,作为客体的事物就具有了双重的性质,在其中除了存在自然关系之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关系。认识这种双重关系的内容,不仅表现着人对一切事物的观点,而且直接关系着人能否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有效地从事改造客体的活动。客体始终是主体改造的对象,而客体特性以及被改造得成功与否,又向主体提出改造自身的要求和规则,这种要求使主体创造出意识和意识形态,用以指导双重的改造活动。

☚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美感 ☛

客体

object


客体

objec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