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验心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实验心理学shí yàn xīn lǐ xué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各种心理学分支的总称。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以一己之精神,为主观的思辨,而推究人人之心意现象,与生理上事情之关系而成一系统者,名曰实验心理学。”1903年《心理学教科书·绪论》:“本实验法以研究心象者,谓之实验心理学,又谓之精神物理学。” 实验心理学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于德国的一个心理学学派,主张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作为一个学派它早已不存在,但以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却为现代心理学改造和继承。含义有二:其一指近代心理学的一种方法学,试图在控制的条件下客观地研究心理现象;其二指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心理学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的原理、原则、方法、技术、设备条件、资料处理等。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psy-chology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指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通过有目的系统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或行为变化并加以观察研究。实验心理学包括两大部分,(1)阐述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2)研究在具体领域如知觉、记忆、学习中如何应用实验方法。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心理活动的实质和规律。在进行心理实验时,务必研究目的明确,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且便于重复,有利于检验。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问题多半是在哲学领域内讨论,主要依靠笼统的直观、推断和思辨。实验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E.H.韦伯做出了两点阈限和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G.T.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一书提出心理物理法等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W.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人为对象,在感知觉、反应速度、注意分配和广度、感情和字词联想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出版了实验心理学的巨著《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8~1862),培养了一支国际实验心理学的专业队伍。故冯特被公认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一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一些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纷纷引进心理学领域,如控制论、信息论、电子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数理分析等,心理学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日益精密,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许多心理学领域,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据此定义,只要是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都可以包括在实验心理学的范围之内。目前实验心理学大体有两种体系:一种只讲实验方法、统计处理和实验设计;另一种是前半段讲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后半段讲一些实验专题,如心理物理法、知觉、记忆等,作为应用实验方法的例子。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问题多半是在哲学领域内讨论的,所用的是思辨和概括自己经验的方法。当时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实验的方法对研究心理现象是不适用的。文艺复兴以后,在欧洲出现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后来的实验心理学的诞生都起着推动作用。在W.冯特之前,虽然E.H.韦伯作出了关于两点阈和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G.T.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W.詹姆斯在1875年于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为演示用的心理学实验室,但是由于冯特对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作了组织和倡导的工作,所以心理学界公认把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把冯特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在之后的一百多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日益精密,因而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在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家 ☛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19世纪中叶,生理实验室对基本心理机能的广泛研究,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实验心理学家,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最初主要研究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后来推广到动物、儿童、精神病患者、个别差异、社会心理的研究,几乎囊括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对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心理学从早期的学院式研究推广至应用研究。分支有实验儿童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等。 ☚ 行为科学 心理物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美国伍德沃思著。美国纽约霍尔特出版公司1938年初版,1955年由伍德沃思和施洛斯贝格(Harold Schlosberg, 1904—1964)共同修订后再版。共26章。主要内容有感性认识、记忆、思维、学习、情绪、注意及其他心理学专题。详细描述了各种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数量化处理方法。中文版由曹日昌等译,中国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 ☚ 有机体的行为 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 ☛ 心理物理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传统心理物理法/恒定刺激法/次数法/正误法/单一刺激法/极限法/最小变化法/阶梯法/调整法/平均差误法/配对比较法/对偶比较法/等距法/感觉等距法/二分法/分段法/差别阈限法/全部报告法/整体报告法/部分报告法/节省法/重学法/回忆法/自由回忆法/系列回忆法/配对联想法/成对联想法/提示法/检验法/重构法/重建法/分散注意法/迫选法/有无法/减数法/加因素法/试误法/排除法/消除法/平衡抵消法/语义差别法/表情法/印象法/等级法/Q分类技术/非结构性Q分类/结构性Q分类/场地社会测量法/电刺激法/实验/实验程序/实验组/控制组/对照组/主试/被试/被试亡失/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组内设计/被试内设计/重复测量设计/组间设计/被试间设计/独立组设计/混合设计/单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全因素设计/完全交叉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匹配组设计/对等组设计/轮换实验设计/拉丁方设计/重复处理设计/事后回溯设计/相关设计/交叉滞后相关设计/静态组比较设计/共同作业/电击装置/计数仪/人工瞳孔/闪光融合器/朗多环视标/视野计/窥视箱/单色仪/听力计/声摆/声级计/音笼/嗅觉计/触觉计/痛觉计/动觉计/视崖/深度知觉仪/实体镜/动景器/速示器/记忆鼓/迷箱/问题箱/桑戴克迷箱/斯金纳箱/迷津/T形迷津/Y形迷津/纸笔迷津/触棒迷津/水迷津/时间迷津/复杂迷津/耶克斯-沃森辨别箱/穿梭箱/镜画仪/测谎仪/作业/控制/自由联想/控制联想/单盲/双盲/变量/实验变量/自变量/刺激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额外变量/干扰变量/作业变量/行为变量/被试变量/机体变量/环境变量/情境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区组变量/实验性分离/单一分离/双重分离/检测/信号检测/击中/漏报/虚报/正确否定/正确拒斥/似然比/报告标准/判断标准/信号噪声分配/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等感受性曲线/感受性曲线/等响曲线/可听度曲线/实验者效应/处理效应/顶层效应/天花板效应/底层效应/地板效应/克利士比效应/强化对比效应/误差/测量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恒定误差/疲劳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视觉时间误差/反应偏向/习惯误差/期望误差/预期误差/要求特征/安慰剂效应/结构模式/比较判断定律/参照点/任务比较方法学/口语记录/强度/频率/开窗实验/标准刺激/比较刺激/变异刺激/递增系列/递减系列/不确定间距/主观相等点/三类判断/费雷现象/闪烁光度法/随机点实体图/听力测验/听力图/最小可听野/最小可听压/双听技术/触觉定位/声象记忆/热辐射法/镜画/三针实验/无意义音节/联想值/极限试探阶段/字词联想实验/荣格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眼音距/树形图/言语清晰度/言语可懂度/集合论模型/情绪生理指标/皮肤电反射/皮肤电反应/成员领袖分析 ☚ 情绪智力 心理物理法 ☛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各种心理学分支的总称。如实验儿童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等。19世纪中叶,生理实验室对基本心理机能的广泛研究,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实验心理学家,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最初主要研究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后来推广到动物、儿童、精神病患者、个别差异、社会心理的研究,几乎囊括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对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心理学从早期的学院式研究推广至应用研究。 ☚ 心理技术学 普通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书名。伍德沃思著。1938年美国纽约霍尔特公司初版,1955年由伍德沃思和施洛斯贝格共同修订再版。共26章。主要内容有感性认识、记忆、思维、学习、情绪、注意及其他心理学专题。详细描述了各种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数量化处理方法。 ☚ 拓扑心理学原理 有机体的行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