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实践论题解析 [解题]实践(practice),《辞海》一书中的定义是:“实践,即社会实践,指人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也指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 [析题]当我们写关于实践的话题时,我们可以从实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没有实践我们会怎样来进行思考。我们知道,实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现梦想的桥梁。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长才干。当然,你还可以从如何实践的角度分析,在实践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推动自我与社会的进步。同时,正确的理论指导也是实践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往往会变成漫无目的的蛮干,而最终导致失败。 [温馨提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他的梦想付诸行动。曾经有人说 “只有实践了的幻想才是梦想”。确实,想知道事情的可行性,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才是验证它的最好方法。一直都在幻想的人,只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们在等待中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气,被封闭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以为自己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大有怀才不遇之感。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自己在编织着一个空空的梦想来安抚自己的心灵罢了。因此,只有放弃幻想,不断实践,勇于将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并为之坚持的人才是值得敬佩和推崇的。写作时应予注意。 思路导引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就是少说空话,努力去做,强调认真和踏实。有了这种好的作风,理想和事业才不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才会结成实实在在的果实。正因为有了实践,人类才能够不断进化。正因为有了实践,才有了不断地创造与创新的活动。 看看我们的周围,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而其他人却失败了?当我们拨开迷雾,我们就会发现,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实践的重要。两个人一起去海边旅游,看见海上有一座小岛,其中一个人梦见岛上的茶树下埋着一坛黄金,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另一个人为了他的梦,去小岛上寻找,经过很多年,最后终于得到了那坛金子。因此我们说,做人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有目标、有方向,才能有动力、有激情。然而做梦毕竟还不够,还要认认真真地去实践,那个最终得到金子的人就是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才如愿以偿的。 人生的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生命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如果你还是那个犹犹豫豫、想改变又怕改变的人,就请你鼓起勇气,迈出探索的步伐,勇于实践,去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论点集锦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理论的延伸。 3.实现理想需要行动。 4.知为先,行为重。 5.积极主动性是实践必不可少的条件。 6.实践不断给我们提供机遇。 7.实践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化。 8.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 9.实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10.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离不开实践。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观之,观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 (先秦)荀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先秦)墨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先秦)孟子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 (宋)司马光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 (宋)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宋)陆游 ※一语不能践,万巷徒空虚。 —— (明)林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陶行知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做了也不一定说。 —— 闻一多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去看远处的朦胧,而是去做眼前的实事。 —— 〔英国〕卡莱尔 ※行动应与想象同样伟大——以行践言,以言辅行。 —— 〔英国〕莎士比亚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 〔英国〕托·富勒 ※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 〔法国〕狄德罗 ※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 —— 〔法国〕沃韦纳戈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 〔美国〕爱因斯坦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尽力去改造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 —— 〔德国〕歌德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 〔俄国〕克雷洛夫 ※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 ——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 谚语 ※赶车三年知马性,吃药三年会行医。 —— 谚语 [事实论据] 从木匠到画家 齐白石出生于贫苦农家,12岁就为生计所迫而学木工。他自小酷爱绘画,七八岁时就开始练习,天天抽空临摹或写生。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他时常在野外悉心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和习性,晚上躺在被窝里还在用手指画草稿。经过数十年这样刻苦的实践、磨炼,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1957年,文化部授予他 “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 的荣誉称号。 论题链接 ①奋斗②付出与收获 小马过河 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了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论题链接 ①有主见②不能盲从 *苏轼夜访石钟山 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之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的时候,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论题链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实践的英雄 有人取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功绩。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哥伦布沉思了一会,取来一个鸡蛋。对这些人说:“先生们,你们当中有谁可以使这鸡蛋竖着立起来吗?” 人们愕然,不知所措。哥伦布轻轻敲破了鸡蛋顶部的壳,于是鸡蛋就立在桌子上了。哥伦布平静地说:“这再简单不过了,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在有人做过了以后。” 所以我们说,敢于第—个实践的人是英雄。 论题链接 ①勇于尝试②第一个 名家们的写作 《包身工》是夏衍的名作,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为了获得包身工生活、劳动的真实情况,夏衍化了装,每天深夜步行几十里路,从上海泰兴路赶到杨树浦,观察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并想方设法接近她们,了解她们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及悲惨遭遇。这样坚持调查了三个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写出了《包身工》这篇作品。 与夏衍一样,曹禺在创作《日出》时,深入到天津的下层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他脱下长袍,换上破衣,到贫苦民众中去,找乞丐交朋友;他还到贩毒的土药店了解黑社会的内幕,到妓院去了解妓女的生活和心灵的痛苦。正是有了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才使他创作的《日出》震惊了社会。 论题链接 ①实践与成功②实践出真知 狄更斯当乞丐 有一天,狄更斯家的女仆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忽然发现一个乞丐在门口徘徊。那乞丐不停地拉拽破毡帽,想遮住自己的脸。女仆怀疑这个人是贼,想要呼救。那个乞丐突然说:“别叫唤。是我啊!” 说着把帽子摘下。女仆惊呆了,乞丐原来是主人狄更斯。她忙问:“先生,出了什么事?” 狄更斯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向你讨一碗汤。”“你在讨饭?” 狄更斯回答:“我想了解一个流浪者在别人施舍一碗汤时究竟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论题链接 ①体验②尝试 苏东坡改诗 相传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桌上留有王安石写的诗。其中两句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苏轼看了颇觉好笑,心想你王安石居然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坐了一会儿王安石还没回来,就告辞走了。 后来苏轼被贬南方某地,一天,听见天上有只鸟儿叫声非常奇特,便问当地人这鸟儿叫什么名字,当地人答曰 “明月鸟”。过了不久,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答曰 “黄犬虫”。苏轼突然想起自己替王安石改诗的事,不禁十分汗颜,同时也十分敬佩王安石见多识广。 论题链接 ①井底之蛙②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改名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改过两次名字。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为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 “知是行之始”,于是改名 “陶知行” ; 43岁时,他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 “行而后知”,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于是,第二次改名为 “陶行知”。 论题链接 知与行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之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的时候,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 〔俄国〕克雷洛夫 要求:①这两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 “实践” 的范围之内。③题目可另拟。④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实践的意义 梦想是每个人都曾拥有的,但为什么有的梦想不堪一击呢?因为缺乏正确的实践、因为发现了梦想与现实不符,所以梦想被轻易放弃。其实梦想本就是虚拟的,当然不能和现实完全相符,但梦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能给我们一个方向。关键是利用那些现实性的,剔除那些虚幻的东西,这时候我们能依靠的就是实践。 穿上鞋子后,我才知道这双鞋穿起来是否舒适;做了一件事后,才知道自己能否做这件事;全力培养好习惯后,才知道自己能否拥有好习惯;写了文章后,才知道自己能否写好文章。只有实践过后才会明白什么是真理。孟子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权威说的不全是真理。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来判断真理呢?就是实践! 也许你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第一次登台轻松的演讲后,会发现原来对登台演讲的恐惧是那么可笑;和陌生人愉快的聊天后,会发现对陌生人的抗拒是那么可笑;全身心地为一件事努力后,会发现认为努力是痛苦的认识是多么可笑;与异性频繁的接触后,会发现感觉异性很神秘的认识是多么可笑。为什么曾经感觉那么真实的想法会可笑?那是因为这些都是你的幻想。幻想一与真实接触就自然显示出它的可笑。但是,在我们知道那是幻想之前,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我们会以为那是真实的,唯有实践能让我们明白那些仅仅是幻想而已。 因此实践的重要性是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因对石钟山命名存有疑惑,曾专门游石钟山考察,而后感慨道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因为感到实践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为了陶行知,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些事都说明了早有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我想,思想能指导实践;但没有实践,思想就没有了意义。 现在已经有了55%的理由支持你,就坚定的去行动吧!因为,只有实际的行动能清除思想中的幻想,使你的思想经过真实的洗礼,让你作出正确的判断,使你的思想更坚定、更富有生命力,给你实现梦想提供一个牢固的基础。 正如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所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所以,实践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幻想,认清真实,实现梦想。 经典点评 实践一直都极受人们的重视。邓小平提出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本文紧扣实践这一论题,从生活中有些人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源头,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作者将 “我” 作为诉说者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文多处使用的排比句。在文末作者还引用名言,以一个定义式的句子 “实践的意义就在于”,首尾照应,总结全文,使文章主题不断得到渲染,充分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文章思路清晰,手法新颖,论述准确,语言亲切自然,值得借鉴。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实际;实践shíjì shíjiàn【同】 都能用作名词;都可以指客观的情况。 实践shíjiàn❶实行;履行 实践shíjiàn❶ 〈动〉在行动中履行计划、打算、承诺等:实践诺言│艰苦地实践。 识见;实践◉ 识见shíjiàn 名 知识和见闻;见识。〈例〉~浅/ ~甚广/ 颇有~/ 此论甚合秦汉政治实际,颇具史家~/ 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短浅。〈近〉见识。 实践shijian❶将主张、诺言等付之于行动;实际地去做:他~了自己的诺言|这种主张,还没有谁~过。 实践(同)实验 实践shí jiàn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1890年《日本国志》卷二十一:“泰西诸国数百年来所研究、实践,编定兵制,法极精密。”1899年丁鸿臣《游历日本视察兵制学制日记》下卷:“本科课如豫科而加商品、商工地理、商工历史、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民法、商法、国际法、商业学、兵操、商业实践诸学。”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动作行为存于现在之方面者,谓之实践。” 认识;实践○认识rèn·shi(名)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感性阶段|~过程|辩证的~方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实践shí jiàn(名)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出真知|~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变认识为~|在~中得到证明。 理论←→实践 实际lǐ lùn ← → shí jiàn shí jì理论: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实践 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一词在中外古代哲学著作中都已出现,但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它以科学解释,并作为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纳入其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形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概念总是与人的目的相联系,不具有主观目的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把实践视作物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体,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概念的确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根本路线,也是理论宣传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 经验 实践检验 ☛ 闭门造车/闭目塞听/避世绝俗/便宜行事/躬行实践/久病成医/久经沙场/久炼成钢/困知勉行/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临渊羡鱼/蜻蜓点水/身体力行/熟能生巧/徒托空言/研核是非/倚门傍户/亦步亦趋/尤而效之/照猫画虎/郑人买履/纸上谈兵/踵武前贤/综核名实/坐而论道/不着底/吃回头草/吃一节剥一节/闯码头/闯世面/干打雷/干营生/寻门路/峨眉内功少林拳——练出来的/皇帝做馒头——御驾亲征(蒸)/骑马逛公园——走马观花/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贵在实践/有马不骑,有车不坐——练腿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受磨炼不成佛/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不虚心不知事,不实行不成事/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不在被中眠,安知被无边/不撞南墙不知道墙硬,不尝梨子不懂得梨子酸/到处留心皆学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险里出英雄,海浪里见好汉/钢铁要在烈火中锻炼,英雄要在困难里摔打/光说不算,做出再看/花盆里长不出栋梁,鸡窝里练不出翅膀/久练久熟,熟能生巧/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串/前有车,后有辙/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事非经过不知难/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小挫之后,反有大获/咬着石头才知道牙疼/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当家才知盐米贵/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独有一言,愿献于君者,日行/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倦立而思远,不如远行之必至也/力行而后知之真/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材/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亡/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言之非难,行之为难/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闭门造车 ☛ 履行 履行践 蹈(蹈履) ☚ 施行 奉行 ☛ 履行,实践 ☚ 尝试 履行,实践 ☛ 实行 实行施(施行;施为;施设) 履(履行;蹈履;践履) 服 体 修为蹈用 举行 遂行 演行 绩行 进行 践迹 另见:政策 施政 行动 实现 政策 计划2 ☚ 实行 实施 ☛ 履行,实践 履行,实践克践 另见:履行 实行 ☚ 实践 委托 ☛ 实践shí jiàn实行,履行。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以需他日之用。” 实践practice即〔通例〕。 实践 实践shijian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实验活动。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外,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先验论 主体·客体 ☛ 实践 实践Shijian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所进行的各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之为“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实践有如下基本特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不同于人们单纯停留在主观范围内的观念活动;它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活动, 这是人的实践活动同动物那种消极被动地适应外界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 它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活动,凡是人的实践, 都是社会的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生产实践,是改变自然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 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活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在阶级社会里, 阶级斗争的实践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实验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显得更为主要。除以上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践外,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医疗、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基础,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实践活动不是彼此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 发展地看问题 实践出真知 ☛ 实践又称“社会实践”。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和人本身的一切实际活动。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和处理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医疗。艺术等也是实践总体中的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阶级社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就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系统。 实践 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此外,还包括教育、管理、医疗、艺术等多种形式。其中生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要勇于参加实践,在变革自然与社会的斗争中努力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认识。要反对忽视实践,闭门造车,消极懒惰的思想倾向和作风。 ☚ 必然性和偶然性 认识 ☛ 实践 实践亦称“社会实践”。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是改造客观物质的活动,既不同于人的纯主观思维活动; 第二,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即不同于动物本能性活动; 第三,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即是人类一代代具体的而又相继联系的活动; 第四,群众性的活动,既不能归结为单个人的,也没有任何单个人的实践。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三种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调整或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动力、认识的目的,又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说: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主观和客观 主观能动性 ☛ 实践 实践即“社会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一词在中外古代哲学著作中都已出现,但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它以科学解释,并作为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纳入其哲学体系。中国古代哲学主要从道德修养活动理解实践的含义,儒家把“修身养性”称为实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中已使用“实践”一词。中世纪经院哲学贬低人的现实生活,将实践科学从属于神学。欧洲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在资本主义生产、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将研究的重点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实践的某些要素、特征和作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深刻的论述,不乏合理因素。黑格尔对实践的论述达到了欧洲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思想史料。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对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形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从社会有阶级以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对其它社会活动和人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要世界上还存在阶级,就不应忘记阶级斗争这一社会实践的作用。科学实验是人们探索和认识客观规律,检验科学理论的社会实践形式。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实验作为一项独立实践活动,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概念总是与人的目的相联系的,不具有主观目的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一种产生观念、理论的物质性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反映的是某种观念、理论产生的物质根源和反作用物质的过程。实践作为主体创造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离开人的现实活动、不带有人的愿望和目的性、脱离一定社会物质前提和既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就谈不上人的实践。因此,实践既消除了片面的精神主观性,也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客观性。把实践视作物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体,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概念的确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把实践概念引入自然观,提出“人化自然”观点,使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有了根本区别。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了科学、全面的理解和运用。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们根本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也是理论宣传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 实证论 实践的本质 ☛ 实践practice 实践❶practice; experience;actual experie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