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官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明清 > 官帖 官帖 guāntiě 清末東北三省官銀錢號所發行錢鈔的統稱。面額繁雜,有一吊至百吊多種。一吊至十吊稱“小帖”,五十吊、一百吊稱“整帖”。最初發行者,在奉天爲華豐官銀號,吉林爲永衡官帖局,黑龍江爲廣信公司。三家先後成立於公元1904年以前。原以救私帖流弊,實爲彌補各省財政赤字之舉措。後因發行過濫,兑價日跌,幾成廢紙。參閱《六部成語·户部·官帖》。 官帖 官帖 官帖亦称“钱帖”。中国清末东北三省官银钱号发行的一种地方纸币。最初由奉天华丰官帖局发行。吉林永衡官帖局成立后于1900年发行面额为一吊、二吊、三吊、五吊的四种官帖。1908年又增发十吊、五十吊、一百吊三种大额官帖。1909年官贴局与官钱局合并改称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后,仍继续发行。黑龙江广信公司1904年成立后,亦先后发行面额为一吊、二吊、三吊、五吊、十吊、二十吊、三十吊、五十吊、一百吊等多种官帖。官帖以钱为单位,一般把面额一至十吊的官帖称作“小帖”,面额为五十吊、一百吊的官帖称为“整帖”。官帖的发行旨在弥补地方财政亏空,既无足额的现金准备,也无发行限额。由于发行过滥,有的仅能兑现二成,有的根本不能兑现。 ☚ 咸丰朝通货膨胀 钱帖 ☛ 官帖 官帖亦称“钱帖”。清末东北三省官银钱号发行的钱票的统称。光绪二十年( 1894 )、二十四年、三十年相继设立奉天华丰官银号、吉林永衡官帖局、黑龙江广信公司,发行制钱票,即“奉帖”、“吉帖”、“江帖”,限各省区内流通。面额一吊至十吊的称“小帖”,五十、一百吊的称“整帖”。因发行过滥,缺乏准备金而严重贬值。 ☚ 六八银 台湾银行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