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官Gu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湖南之芷江,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彝、白、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 《左传》: ‘官有世功,邑亦如之。’ 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
汉代有官溥; 宋代有官鉴; 元代有官胜娘,辽宁人; 明代有官谦,知汝州; 又有官驹,永乐进士; 又有官荣,沙县人,天顺进士。

官guān

❶舊稱擔任國家或政府職務的人員。邊讓《章華臺賦》:“君明哲以知人,官隨任而處能。”又見“天官”。
❷官職,官位。東方朔《答客難》:“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❸官署,官府。張衡《西京賦》:“門衛供帳,官以物辨。”

官guān

官府。《魔合罗》三折:“(正末云)这个不曾勾到官,怎么问得?”
(例)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十四·181·)

 文前几句话:196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了一张套色的单页来,我的12岁的大女儿,便按照说明,把它剪成五个小玩艺,其中之一是头戴乌纱帽,手摇小白扇,脸上丑态可厌的“官”。我很喜欢这套剪画,特别是这个“官”置诸案头,看了很开心。我的小女儿,才5岁,每天指着它,叫“丑官”。我对他们说: “这个‘官,虽然很‘丑’,但它是古时候的一个‘官’,爸爸在蒋介石统治下,见到的‘官’不但‘丑’,而且十分恶毒,贪污害民,罪恶滔天!我在十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写他们的。”话题没说完,她们齐声笑嚷: “给我们念念”,我就找出这篇旧稿,把大意说给她们听,她们听完了,“呸”了几声说,蒋介石的“官”连“丑官”还不如。下面就是这篇旧稿的原文:
 我欣幸有机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官”: 大的,小的,老的,少的,肥的,瘦的,南的,北的,形形色色,各人有自己的一份“丰采”。但是,当你看得深一点,换言之,就是不仅仅以貌取人的时候,你就会恍然悟到一个真理: 他们是一样的,完完全全的一样,象从一个模子里“磕” 出来的。他们有同样的 “腰” ,他们的 “腰” 是两用的,在上司面前则鞠躬如也,到了自己居于上司地位时,则挺得笔直,显得有威可畏,尊严而伟大。他们有同样的 “脸” ,他们的“脸” 象六月的天空,变幻不居,有时,温馨晴朗,笑云飘忽; 有时阴霾深黑,若狂风暴雨之将至,这全得看对着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场合。他们有同样的 “腿”,他们的 “腿”非常之长,奔走上官,一趟又一趟; 结交同僚,往返如风,从来不知道疲乏。但当卑微的人们来求见,或穷困的亲友来有所告贷时,则往往迟疑又迟疑,迟疑又迟疑,最后才拖着两条象刚刚长途跋涉过来的 “腿”,慢悠悠的走出来。“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进而趑趄” ,这是一副洋相; 对象不同了,则又换上另一副英雄面具: 叱咤,怒骂,为了助一助声势,无妨大拍几下桌子,然后方方正正的落坐在沙发上,带一点余愠,鉴赏部属们那份觳觫的可怜相。
 干什么的就得有干什么的那一套,做官的就得有个官样子。在前清,做了官,就得迈“四方步” ,开“厅房腔” ,这一套不练习好,官味就不够,官做得再好,总不能不算是缺陷的美。于今时代虽然不同了,但这一套也还没有落伍,“厅房腔”进化成了新式“官腔” ,因为 “官”要是和平常人一样的说“人”话,打“人腔” ,就失其所以为 “官”了。“四方步” ,因为没有粉底靴,迈起来不大方便,但官总是有官的步子,疾徐中节,恰合身份。此外类如: 会客要按时间,志在寸阴必惜; 开会必迟到早退,表示公务繁忙;非要公来会的友人,以不在为名,请他多跑几趟,证明无暇及私。在办公室里,庄严肃穆,不苟言笑,一劲在如山的公文上唰唰的划着 “行”字,表现为国劬劳的伟大牺牲精神,等等。
 中国的官,向来有所谓“官箴”的,如果把这“官箴”一条条详细排列起来,足以成一本书,至少可以作成一张挂表,悬诸案头。我们现在就举其荦荦大者来赏识一下吧。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官是人民的公仆”。孟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的话,于今是“中华民国”,人民更是国家的“主人翁”了,何况,又到了所谓“人民的世纪”,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但是,话虽如此说,说起来也很堂皇动听,而事实却有点“不然”,而至于“大谬不然”,而甚至于“大谬不然”得叫人“糊涂”,而甚甚至于叫人“糊涂”得不可“开交”!人民既然是“主人”了,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主人”拿起鞭子来向一些失职的、渎职的、贪赃枉法的“公仆”的身上抽过一次?正正相反,太阿倒持,“主人”被强捐、被勒索、被拉丁、被侮辱、被抽打、被砍头的时候,倒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时时有。
 难道:只有在完粮纳税的场合上,在供驱使、供利用的场合上,在被假借名义的场合上,人民才是“主人”吗?
 到底是“官”为贵呢?还是“民”为贵?我糊涂了三十五年,就是到了今天,我依然在糊涂中。
 第二条应该轮到“清廉”了。“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这是主人对文武“公仆”,“公仆”对自己,最低限度的要求了。打“国仗”打了八年多,不惜死的武官——将军,不能说没有,然而没有弃城失地的多。而真真死了的,倒是小兵们,小兵就是“主人”穿上了军装。文官,清廉的也许有,但我没有见过; 因赈灾救济而暴富的,则所在多有,因贪污在报纸上广播“臭名”的则多如牛毛——大而至于署长,小而至于押运员、仓库管理员。“清廉”是名,“贪污”是实,名实之不相副,已经是自古而然了。官是直接或间接(包括请客费、活动费、送礼费)用钱弄到手的,这样年头,官,也不过“五日京兆”,不赶快狠狠的捞一下子,就要折血本了。捞的技巧高的,还可以得奖,升官,就是不幸被发觉了,顶顶厉害的大贪污案,一审再审,一判再判,起死回生,结果也不过是一个“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也可以翻译做“长期休养” ,过一些时候,一年二年,也许三载五载,便会落得身广体胖,精神焕发,重新走进自由世界里来,大活动而特活动起来。
 第三条: 为国家选人才,这些“人才” 全是从亲戚朋友圈子里提拔出来的。你要是问: 这个圈子以外就没有一个“人才”吗? 他可以回答你: “那我全不认识呀! ”如此,“奴才” 变成了 “人才”,而真正 “人才”便永远被埋没在无缘的角落里了。
 第四条: 奉公守法,第五条: 勤俭服务,第六条: 负责任,第七条……唔,还是不再一条一条的排下去吧。总之,所讲的恰恰不是所做的,所做的恰恰不是所讲的,岂止不是,而且,还不折不扣来一个正正相反呢。
 呜呼,这就是所谓 “官” 者是也。


 1945年于重庆
 (《臧克家散文小说集》)


 赏析 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制度腐败的杂文,我们读过不少。但读了这篇《官》,仍觉得新鲜、痛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它的写法特别,是从新的角度去写的。作者不是一般地去揭露官吏的腐败,而是从具体的现象入手,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于具体现象又加以概括,提炼成官相、官架、“官箴”三个方面予以讲述。写官相,又把它概括为官“腰”、官“脸”、官“腿”,这就把官的可憎而又可鄙的两副相貌活生生地勾画了出来。写官架,又分成“官腔”、官步和待人接物的表现加以描绘,把那副官架式写得活脱脱,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写“官箴”,重点写了三条,其他一带而过。这三条,一是所谓“官是人民的公仆”,二是所谓“清廉”,三是所谓“为国家选人才”。作者采用名实对比的手法,揭示出说的和做的“正正相反”的现实。文章几乎没有使用“腐败”、“黑暗”之类的字眼,但却把那时官僚制度的腐败淋漓尽致地显示了出来。所以,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提炼概括生活现象,用现象本身去说明问题。它的笔调接近于讲故事。我们读来觉得新鲜有趣。
 在政治腐败到不堪收拾的时候,许多现象本身就十分可笑,含有强烈的自我嘲讽的意味。那么,只要把那些现象如实讲出来,自然就带有强烈的讽刺性。这篇文章的讽刺色彩,盖出于此。
 文章写官相、官架的两部分,主要是揭示官僚作风;写“官箴”的部分,是揭露官僚制度内里的腐败。这二者本是个里表的问题。因为它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所以凡是有官僚主义的地方,文章所写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读了文章所以觉得“痛快”,除了文章本身揭露得淋漓痛快之外,还因为我们对那些现象很熟悉,因而没有隔世之感。《官》,的确是一篇很出色的杂文。

读音g·uan(-),为u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古丸切,平,桓韵。
❶官府。
❷行政机关。
❸官职;官位。
❹官员;官吏。
❺感觉器官。
❻公共的。
❼姓,明代有官秉忠。

上一条: 下一条:

官guān

又作“关”。肯定,绝对。〔例〕赔你的!比你的还帅! 怎么着?“官盖了”吧?(楼169)∣“可能骗来那么多老外么?”“能,关能! 你以为老外们一天到晚在干吗?不就蹩着到咱们中国来大快朵颐。”(收87.6.39)∣甭别的,就咱们这帮民兵官能把那帮孙子磁磁实实地揳一顿,白玩!(梦13)

官ku213

❶旧指大小衙门任职者: 当~的来了狼来了。
❷公共的、公用的: ~路、~泉、~树。《说文》: “官,吏事君也。” 《玉篇》: “宦也。” 《增韵》: “职也,使也,公也。” 旧时官府所有者如西兰官道,公共所有的如官山,今一律称公家的,如公房、公厕。人之大名,人人可叫,因此称官名。

〔guan〕ghob gueb.
官僚主义 〔guan liao zhu yi〕guand liaol zhut nib.
官司 〔guan·si〕chud sead;guand sid。

{}3686父亲。闽语。福建福清〖〗。唐李延寿《南史》:「袁君正数岁,父疾昼夜专侍,人劝暂休。曰:『~既未差眠亦不安』。」公公;丈夫的父亲。古南方方言。宋王楙《野客丛书》:「吴人称翁为~,称姑为家。」宋马令《南唐书》:「江浙谓舅为~,姑为家。」女子对男子的敬称。闽语。海南琼山。对有体面的人的敬称。闽语。福建。1922年《福建新通志》:「闽俗呼人曰郎,呼公子公孙曰舍,呼有体面者曰~。」按排行次序称人时,附加「官」字表示尊重。吴语。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吴俗以行次称人曰~。」比较起来是最大的。中原官话。江苏徐州〖〗。我的牌~了‖~张。应该的;别人干涉不了的。中原官话。江苏徐州〖〗。老子打儿子,历来被说成是~的‖今天我调休,不去开会是~的。有把握的;肯定的;稳当的。北京官话。北京〖〗。我~能赢他。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你这事儿~能办成‖我一说,他~答应。公共的;集体的。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房公房‖~路公路‖~井公用井‖~树集体的树木‖这东西是~的公家的。甘肃甘谷。李恭《陇右方言发微》:「陇右俗将『公私』之『公』或以『官』为之,如谓『公家的』曰『~家的』是也。」

官ɡuān

❶属于国家或政府的;也指公有的,公共的
 △ ~方|~话。
❷官员
 △ 外交~|法~|军~。
❸器官
 △ 五~|~能。
❹姓。

官guān


❶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吏︱~僚︱~员︱~长︱~宦︱~佐︱~衔︱~爵︱~阶︱~职︱~气︱~腔︱~场︱~邸(di)丨~司︱文~︱武~︱军~︱将~︱校~︱尉~︱副~︱法~︱警~︱考~︱教~︱史~︱判~︱宦~︱清~︱赃~︱达~︱升~︱冗(rong)~︱做~︱罢~︱长(zhang)~︱百~︱~~相护丨~逼民反︱~样文章︱达~显贵︱贪~污吏︱高~厚禄︱倚~仗势︱稗(bai)~野史︱笔墨~司。
❷旧指属于政府的:~府︱~署︱~厅︱~衙︱~家︱~书︱~费︱~商︱~办。
❸生物体上有特定功能的部分:~能︱五~︱感~。

官guān

❶ 官吏,官员:外交官│当官要为民作主。
❷ 感觉器官:五官。
❸ 属于政府的:官方│官办。
❹ 公共的,共同享用的:官车│官道。
❺ 姓。

官guān

官员,官吏。《说文 · 官部》:“官,吏事君也。”《广韵·桓韵》:“官,官宦。”《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礼记·名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败。”

官关guān

肯定,一定。如:唱得~盖。/我~能赢他。

官guan

官办 官兵 官舱 官差 官场 官倒1 官邸 官方 官访官费 官府 官话 官宦 官家 官价 官爵 官吏 官僚 官迷 官能 官气 官腔 官人 官商 官书 官署 官司 官厅 官位 官衔官印 官员 官长 官职 罢官 百官 拜官 报官 贬官 法官 感官 高官 将官 教官 军官 看官 考官 客官 判官 清官 贪官外官 尉官 文官 五官 武官 长官 官本位 父母官 外交官 先行官 官报私仇 官逼民反 官复原职 官官相护(卫) 官僚主义 官气十足 官商作风 官样文章 官运亨通 达官贵人 封官许愿 高官厚禄 能官能民 笔墨官司 蓝青官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官guan

❶政府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逼民反|~兵团结一致,消灭敌人。
❷公共的;公用的:这是~厕所,大家都可以使用。

(同)吏 僚 宦
(反)民

官guān

❶(~儿)官职: 因他(指贾珍)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到让他袭了。(二·36)真不真,他那~儿也未必保得长。(七二·1765)
❷(~儿)有官职身份的人: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来~去。(十三·278)光禄寺的~儿们都说问父亲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五三·1230)
❸官府: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这祭祀产业连~也不入的。(十三·271)你便送他到~,又有何益,反觉生事出醜,不如放他去罢。(六六·1608)


官guān

❶謂牛人、羊人、舍人、委人之屬。《周禮·秋官·掌訝》: “若將有國賓客至,則戒官脩委積,與士逆賓於疆,爲前驅而入。” 鄭玄注: “官,謂牛人、羊人、舍人、委人之屬。”
❷謂板圖文書之處。《禮記·曲禮下》: “在官言官。” 鄭玄注:“官,謂板圖文書之處。”
❸謂文書財用。《禮記·王制》: “天子百里之内以爲共官,千里之内以爲御。” 鄭玄注: “官,謂其文書財用也。”
❹猶“法” 也。《禮記·禮運》: “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爲天地,轉而爲陰陽,變而爲四時,列而爲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 鄭玄注:“官,猶法也。”
❺居官者也。《禮記·學記》: “記曰: 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鄭玄注: “官,居官者也。”
❻猶“事” 也。《禮記·樂記》:“欣喜歡慶,樂之官也。” 鄭玄注: “官,猶事也。”《禮記·樂記》: “故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鄭玄注: “官,猶事也。”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堪輿部 > 砂 > 官星 > 官
官  guān

即官星。

兵、卒;官、将、帅

○兵bīng

(名)军中作战人员:~员 |~卒|~对~,将对将|~来将挡|~强马壮|招~买马 |残~败将|调~遣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卒zú

(名)兵:戍~|兵~|一兵一~|身先士~|无名小~。

●官guān

(名)带兵的将领:~兵一致|~长|~兵关系|军~|将~|校~。

●将jiàng

(名)将官:~遇良才|~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虾兵蟹~|精兵强~|兵微~寡。

●帅shuài

(名)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才|~旗|~印|元~|主~|统~|将~|挂~出征| 三军可夺~,匹夫不可夺志。


公、官;私

○公gōng

(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款|~物|~务|~房|~立|~派|~出|~有制|~事~办|~私兼顾|假~济私|奉~守法|一心为~|天下为~|涓滴归~。

○官guān

(形)属于政府或公家的:~办|~军|~商|~方消息。

●私sī

(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事|~人财产| 一己 |~利|公而忘~|公~两便|公报~仇|损公肥~|化公为~|大公无~|~立学校|这样做于公于~都无好处。


官;民

○官guān

(名)政府的官员:贪~污吏|~清民自安|~~相护|~不追,民不究|~逼民反。

●民mín

(名)人民;百姓:~不告,官不究|官出于~,~出于土|官凭文书,~凭信约。

帅←→卒 兵shuài ← → zú bīng

帅: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
卒:兵。
兵: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例】 文嬴请三帅。(《左传·殽之战》)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官guān

〖动词〗
做官(1)。《徐文长传》:余同年有官越者。——我的同年有一位在绍兴做官。


官guān

〖名词〗
一、官吏,官员(22)。《臧哀伯谏纳郜鼎》: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官吏丧失美德,是由于受宠而贿赂公行。《单子知陈必亡》:是蔑先王之官也。——这是看不起先王的官员呀。《杨恽报孙会宗书》: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我]统领侍从官员,参与国家政事。
二、官职,官位(19)。《子产论尹何为邑》: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高的官职、大的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李斯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秦王就废除驱逐客卿的命令,恢复李斯的官职。《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称地位低的为师就觉得丢人,称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三、官府(3)。《圬者王承福传》:死而归之官也。——[主人]死后,产业归官府了。《送杨少尹序》: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中古时候士大夫把官府当做家。《种树郭橐驼传》:官命促尔耕。——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耘。
四、职守,职责(2)。《展禽论祀爰居》:冥勤其官而水死。——冥辛辛苦苦尽忠职守,淹死在水里。《争臣论》:旷官之刺兴。——旷废职守的责难就会兴起。

官guān

❶ 房舍,馆舍。《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之富。”
❷ 官府,官署。柳宗元《童区寄传》:“愿以闻于~。”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安石五月还家,八月抵~。”
❸ 属于国家或官方的。《韩非子·五蠹》:“州部之吏操~兵。”
❹ 官职。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盛则近谀。”方苞《狱中杂记》:“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
❺ 授予官职,当官。《史记·汲郑列传》:“上以黯故,~其弟汲仁至九卿。”袁枚《祭妹文》:“阿品远~河南。”
❻ 官吏,官员。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为吏部尚书,一女嫁为畿辅某~某妻。”《促织》:“加以~贪吏虐,民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❼ 器官,指耳目口鼻心。《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知止而神欲行。”

*guan

B9D9
❶在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及军队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地方~/父母~/军~/外交~/贪~污吏。
❷旧指属于国家或政府的:~价/~办/~费/~方/~话。
❸器官:五~(耳、目、口、鼻、心)/~能。
❹旧用作对人的尊称:客~(客人)/看~(观众)。
❺姓。

旧政府机关

旧政府机关

辕(辕垣;辕门) 署(署府;云署;解署;节署;曹署) 衙(衙门;衙府;衙署;官衙) 牙(牙门;牙署;牙阖) 庭(庭阁)府(~司;府朝;府署;府室;府馆;府廨) 局(局子;局署;官局;曹局) 廨(廨署;官廨;公廨) 司 邸 官(官署;官府;官厅;官司;官家;官衙;官寺;官室;官廷;授~厅) (署)理所 馆舍 门馆 讼阁
古代官署名称:监(国子~) 院 台(~阁) 省(尚书~) 礼部 青官 春官 柏署 柏府 栢府 御史台御史府 四方馆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枢幄 枢密院
中枢官署的统称:枢密 枢掖
衙门里,官府里:官里
各官署:庶司
军司马的官署:霜府
中央权力机关:枢轴
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 议幕 宾幕
营帐,幕府:露幕
起草文书、参与谋议的幕府:计幕
官吏办事机关:官曹
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铅部
清末内阁及各部所设掌理政务之机关:
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的官署:计司
古代掌管财赋会计的官署:计曹
宋代管理财经事务机关的别称:计省 计台 计枢
古代地方上将帅的官衙:
将帅的府署:军府
古代将帅的府署:幕(幕府;阃幕)
地方长官的官衙:阃署
郡守的官署:郡府 郡廨
词臣的官署:词垣
机要的官署:机衡
警察机关:警所
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
古代司法官署:法曹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刑部 宪部
明代特务机关:厂(厂卫;西厂)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闲曹冷局

☚ 国家行政机关   朝廷 ☛

官职

官职

官(职官;一官半职) 秩 采 职分 阶衔 僚职 吏巾 吏职 冠巾 印信 簪笏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封爵,官职:冠带
官职借指:乌纱(乌纱帽;保~)
世代承袭的官职:世官 世职 宗职
收入多的官职:肥缺 肥秩 优缺 好缺美官
天子的职官:王职
显贵的官职:通班 华簪 清宦 清卿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青紫 银黄 荣仕穹阶 金鱼袋 高官显爵 高官尊爵
显贵重要的官职:华要 清要 清华 清紧 要显
清贵的官职:清官 清贯 清秩
高贵的官职:珪爵
重要的官职:要缺 要官 重职
中央政权中机要的官职:枢要
大的官职:大官 簪缨(~缙绅)
稳固的官职:铁钞帽 铁乌纱
如意的官职:美缺
没有实权的官职:空衔
无实权的清闲官职:素官
清闲的官职:闲简 闲职
闲散的官职:散地 闲曹 闲冗
清闲冷落的官职:闲官 闲冷
小官:微官
非常低微的官职:一阶半职 一阶半级 一班一级 一资半级 一阶半职
卑微的官职:碎职 贱职 末官 末宦薄宦 破纱帽
地位低下的官职:贱仕
低级官职:末秩
俸禄微薄的小官:斗食
现任的官职:实任
冥间的官职:灵位
官职的空额:缺(实~;补~;出~)
古代官职名:宰(宰相;太宰) 郎(中郎;侍郎) 尉(太尉;廷尉) 尹(府尹) 令(尹令;县令)
(官吏的职位:官职)

另见:官吏 职位 官位

☚ 官职   官阶 ☛

做官

做官

官(当官;为官;居官;入官;簪官;莅官;服官) 仕(仕进;仕宦;仕官;登仕;诺仕) 宦(从宦;事宦) 在任 为政 试政 从政 从仕 从吏 作吏 挂禄 逐禄 委褐 执笏 把笏 持笏 植笏 弹冠(~振衣) 搢绂 搢綎凭轼 凭式 珪珇 水埃 风埃 骞飞 籍居 簪绅 簪带 顶冠束带 束带结发 策名就列
一旦做了官:一行为吏 一行作吏 一朝作吏
做皇帝:称帝 称孤 称尊
做君主:在位
统治一方,称帝称王:南面称孤 南面称王 南面称尊 面南称尊 面南背北
入朝做官:趋跄
在朝廷做官:振缨王室
准备到朝中做官:濯缨弹冠
担任朝廷官职:在朝
出仕在朝:鸣玉
做高官:贵仕
做高官、封侯:食肉
很年轻就做了高官:黑头为相
做小官吏:当差
不嫌弃做小官:不薄五斗
做官而谋个人发展:仕展 云浮
仕进达于高位:鸣于乔木
任官受印:析圭分组
上任做官:袍笏登场
佩印做官:纡绂
初出做官:筮仕
刚刚踏进仕途做官:初登仕版 始登仕版仕版初登
出身卑微,刚刚做官:草茅新进
开始做官:释巾
任京官:赐履
科举时代中试得官:丽龟
科举及第做官:席帽离身
因门阀而做官:门宦
因一句话被赏识就能得到征召而做官:一言可辟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门荫
世代连续做官:重圭叠组 重珪叠组
奴仆与主人共同做官:文子同升
在职做官:马上
在外面做官:羁宦 游宦
赴外地做官:随宦
除旧职,拜新官:除拜
善于做官:善宦
(担任官职:做官)

另见:掌权 为政 任职 上任

☚ 做官   做大官 ☛

器官1

器官1

器(消化~;生殖~) 官(~能;五~;感~)
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灵;~思)
人体外露的器官:形藏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五脏六腑 五藏六府
心肝脾肺肾等器官:脏(脏器;脏腑;内脏;血脏;五脏) 藏(内藏) 五内 众内
胃肠膀胱等器官:腑(腑脏;六~)
眼耳口鼻舌等器官:窍(耳~;七~)
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腺(胸~)
某些器官的边缘:唇(阴~)
人的各个器官及整个身体:五官百骸

另见:功能 体内各部

☚ 体内各部分   循环器官 ☛

官吏

官吏

宰(宰官) 官(官人;官长;官御;官僚;宰官) 寀(寀僚;寀寮) 人吏 府吏 员僚 采僚
官吏与世家大族:衣簪
旧社会对官吏及有权势的人的称呼:老爷 (县~)
敬称官长:宗工
官吏自称的谦词:下官
官吏的自谦之称:末官 小官
官吏的蔑称:狗官
各级官吏:百官 百工 百辟
群臣百官:臣僚 臣工
忠于君主的官吏:忠臣 龙逢 龙逄
君主或领导者左右不可缺少的忠臣或帮手:酒醴曲糵
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众士
未正式任命的官吏:试官
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选人
捐纳出身的官吏:捐班
被贬降的官吏:谪官 谪宦
被贬斥的官吏:迁人
退隐的官吏:隐吏
有职无权的官吏:赘旒
职务清闲的官吏:闲吏
职位低贱的官吏:隶人
低级的官吏:卑末
古代不拘世俗礼法的官吏:方外司马
依仗权势的官吏:豪吏
众多的官吏:寮(寮庶) 僚列 僚庶 僚品 诸司 众官 多士
(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官吏)

☚ 官员   事官 ☛

官位

官位

官 珪 缨绶 缨绂 缨緌 缨绥章绶 黄绶 公位 朝位 鹤位 鸿仪 龟虎
排列的官位:齿位
意外的官位:飞缺
闲散的官位:闲地 散位
优厚的俸禄,重要的官位:厚禄重荣
显要的官位和丰厚的待遇:高官厚禄 高官重禄 高爵丰禄 高爵厚禄 高爵重禄 高位厚禄 高位重禄 厚禄高官 厚碌尊官 尊官厚禄 美官丰禄
高贵的官位:清位 清列 贵职 贵秩
显贵的官位:清级 荣品 贵任 贵仕显美 大位
显赫的官位:显秩
清要显达的官位:清显
官位极高:亢满
官位低下:冗下
官位相差一品:隔品
(官员的职位:官位)

另见:官职

☚ 各种职位   高的职位 ☛

官/官员/官吏/事官/文官/乐官/司法官/门官/长官/下官/京官/地方官/诸侯/州官/县官/小官/高官/大夫/大官/好官/清官/闲官/坏官

☚ 统治者   官 ☛

官员

官员

官(官僚;官宦;官宰) 簪笏 圭裳 宰人 缨组 沙帽
古代官员的通称:
各级官员的统称:职官
各部的官员:诸曹
王朝的官员:王官
身负君命、出使外国的官员:使臣 使官
使臣的美称:凤凰使
天子的使臣:王人
旧时对上级官员的敬称:宪驾
隋唐时九品以下官员的通称:流外
明清称官阶不到九品的职官:未入流
主管官员:寓望
重要的人员或官员:要员
重要的官员或权位:鹤纹 鹤文 绋絻绋冕 高官显位 高爵显位 金紫银青 金印紫绶 金章紫绶 紫袍金带 紫绶金印 紫绶金章 紫袍玉带 高爵大权
有品级的官员:品官
职位高的官员:大员
地位高、声势显赫的官员:贵僚 高官显宦 贵官显宦
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诗礼簪缨
众多身居高位的官员:衮衮诸公 衮衮群公
担任军职的官员:弁(将弁;武弁)
清代低级武官的统称:弁目
部下的武官:大吏 部将
文武官员:貂蝉兜鍪
同一署的官员:寮列 同寮 同事 鸳侣鸳鸿 僚友 僚列 僚侣 僚采 僚朋 朋僚 诸僚 同僚
朝中同僚:鹓侣
同官的人:僚友
试用的没有正式任命的官员:试秩
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台
寄居在外的官员:羁旅之臣
被降职到外地做官的官员和失意文人:迁客骚人
低级官员:绿袍槐简
多余的人员:冗员 赘员
不称职的官员:谬官
(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官员)

☚ 官   官吏 ☛

男子

男子

男(男儿) 汉(汉子;穷~;醉~) 雄 外 眉须 须眉 须麋冠带
对男子的美称:甫(尼~;尊~) 倩(~魂) 士(士子;壮~;吉~) 玉郎
对男子的尊称:郎 哥 官
对男子的敬称:官人 相公 某子 夫子
男子自称:兄弟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叔~;伯~)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岳~)
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萧郎
妇女对夫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檀郎
这个男子:夫夫
平民中的男子:匹夫
平民男子:僮夫
晚辈男子:弟男子侄
未婚的男子:士(男~)
没有妻子的成年人:光棍儿 单身汉
无配偶的男子:寡夫
孤单独处、未成婚的男子:断雁孤鸿
重回幽会故地的男子:再来刘阮
与丽人结缘的男子:阮郎
新婚的男子:新郎 新官人
阉割去生殖器的男子:私白 阉儿
服劳役的男子:夫(~役;拉~)
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男子:夫(农~;渔~;樵~)

另见:青年 老人 老夫 美男子

☚ 男子   各年龄段的男子 ☛

官(百~;军~;文~;法~;警~) 僚 寮
做官的人:官人 士宦 肉食
当官的人:衣冠客
官宦的代称:搢绅
对官员的敬称:尊官
宋元时对官长的尊称:恩相
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假吏
曾经担任官吏的人:故吏
地位卑贱而刚刚做官的人:草茅新进
不称职的官员:慢官

另见:臣 官职 官位 职务 办理 管理 治理 领导

☚ 官   官员 ☛

官guān

古丸切。平桓。
❶官府;官署。《礼记·玉藻》:“在~不俟屦,在外不俟车。”
❷官职,官位。《韩非子·外储说》:“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
❸官吏,官员。《书·武成》:“建~惟德,位事惟能。”
❹拜官,任官。曹操《论吏士行能令》:“不~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❺尽职,守职。《韩非子·八经》:“取于任,贤于~。”
❻公有,共有。《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天下,三王家天下。”

管。管者为官。军队建制名。《说文》: “官吏事君也,从宀, 从𠂤。 𠂤犹众也。 此与师同意。” 官, 取其冠意,头也。发号施令,运畴决策以主其事者为官,盖头之意。《吕氏春秋·任数》: “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古军队建制: 100人为官。胡三省注 《资治通鉴周纪》: “5火为队,队50人,有头; 2队为官,官100人,立长; 2官为曲,曲200人立候。”

☚ 挂衔推官   官属 ☛

官guān

❶在国家机关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如:官员,官吏。
❷指属于政府的。如:官方,官办,官产,官费。
❸生物体上的器官。如:五官,器官。
❹姓。

官ɡuān

Ⅰ ❶ (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 government official;officer;public servant;officeholder:外交 ~ diplomat;
文 ~ civil official;
指挥 ~ commanding officer;
军 ~ officer;
武 ~ military attaché
❷ (器官) organ:感 ~ sense organ;
五 ~ the five sense organs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❸ (姓氏) a surname:~ 秉忠 Guan Bingzhong Ⅱ  ❶ (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 government-owned;belonging to the government or public;governmental;official:~ 办 run by the government;~ 俸 official emoluments
❷ (公共的;公用的) public:~ 款 public funds
◆官办工会 goverment controlled trade union;
官报私仇 officer avenges oneself;revenge personal grievances in the name of the public;use one's position to get even with another person for a private grudge;
官本位 official speculation;official blackmarketing;profiteering official;
官卑职小 petty official;be merely a petty official;
官逼民反 Being oppressed by officials,the masses revolt against them.;Oppressive government drives the people to rebellion.;Misgovernment drives the people to revolt.;The people rise in revolt against oppression by officials.;Misgovernment makes the people rebel.;
官兵 officers and men;
官兵一致 unity between officers and men;
官场 [旧] officialdom;official circles;
官场得意 successful in one's official career;
官场积习 tradition of official circles;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 The officials depend on the people,and the people depend on the land.;
官倒 official speculation;official profiteer;official black-marketing;bureaucratic profiteer;bureaucratic racketeering;official racketeer (A person who purchases capital goods in short supply at a fair price and resell them at exorbitant price.);
官邸 official residence;official mansion;praetorium;big house;chancellery;
官定贴现率 official discount rate;
官督商办 government-supervised and merchant-managed;
官方 authority;of or by the government;official;authoritative figures [estimates];官方汇率[官定汇率;法定汇率] official rate;
官方牌价 official market quotation;
官方消息 news from official sources;
官方语言 official language;
官房主义 cameralism;
官服 robe;
官府 [旧] local authorities;feudal official;
官复原职 be reinstated;be restored to one's former rank;be returned to one's former official position [title];be restored to one's former post;retain one's former position;restore an official to his original post;reinstate sb. in his former office;the restoration of cadres to their original posts;“官工”作风 style of “government industry”;style of government monopoly of industry;bureaucratic complac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官官相护 Officials [Bureaucrats] shield one another.;All bureaucrats shield each other.;Bureaucrats stick up for one another.;Bureaucrats shield one another in wrongdoings.;Government officials protect the rights and reputation of their fellow officers.;Officials always protect [help] one another.;Officials have a jealous regard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official class as a whole.;
官话 [旧] Northern Mandarin;Mandarin Language;
官宦人家 a family that has produced public officials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官价 official price;official rate;
官架子 the airs of an official;bureaucratic airs;
官阶 official rank;
官居极品 an official of the highest rank;
官老爷 jack-in-office;
官吏 [旧] government officials;
官僚 bureaucrat;
官僚主义 bureaucracy;bureaucratism;
官迷 empleomania;
官能 (organic) function;sense;
官能团 functional group;radical;
官气 bureaucratic [official] airs;
官气十足 be puffed up with self-importance;have fully the airs and graces of a bureaucrat;
官腔 bureaucratic tone;official jargon;
官情纸薄 Human feelings of sympathy are as thin as paper in officialdom.;
官商作风 style of bureaucratic traders;style of “official commerce”;官师 a surname;
官司 [口] lawsuit;
官衔 official title;rank;
官样文章 officialese;a dead letter;a mere scrap of official paper;a piece of writing in a formalized language as observed in official correspondence;an unpractical routine document;bureaucratic automatism;mere formalities;official formality;red tape;the bombastic talk of bureaucracy;useless [empty] official formalities;;官窑瓷器 kuan yao porcelain;
官瘾 the obsession to hold a government post;
官员 official;
官运亨通 have a successful official career;have consistent luck in getting promotions as an official;
官职 government post;official position;
官制 bureaucratic establishment;
官佐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官guān

1、官府、官舍。《礼记·玉藻》:"凡君召......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注:"官,谓朝廷治事处也。" 2、官职、授予官职。《礼记·王制》:"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 3、官吏、官员。《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尚书·武成》:"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❶文武官吏通称,在宋代,均属皇帝爪牙,与“百姓”相对。《长编》卷265甲寅:“上曰:‘造言法令不便者,官员耳! 朝廷但见官员纷纷,而百姓便于新法之情,无由上达。’”《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16《课百官、抑侥幸》第二:“国家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按:“官”与“吏”或通用。
❷命官,与胥吏相对。宋代官与吏如鸿沟相隔,高下分际严格。魏晋以前,官与吏原为一途,“自魏晋以来始分矣,昔之官,今之吏也”(《水心别集》卷3《官法》中)。“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水心别集》卷14《吏胥》)。官系朝廷与铨司除授,或由科举试,或以荫补出身,或以流外出官,或以从军出职,均为命官,授以告身,有官服,立为官户,有磨勘迁转法,等等。吏胥,或召募,或差役,许世袭,供驱使奔走之役,北宋前期至于无俸禄,不能立为官户、享受命官免课役之特权,等等;吏人虽能以年劳出职,亦只能升至从政郎止(《云麓漫钞》卷3、《朝野杂记》乙集卷15《吏职补官至从政郎止》、《州县提纲》卷1《责吏须自反》、《昼帘绪论》5《御吏篇》、《淳熙三山志》卷13《版籍类·州县役人》)。
❸北宋前期之本官,元丰改制后之职事官。北宋前期之“正官”、“本官”,即“官、职、差遣”中之“官”,无职事,用作文臣迁转寄禄官阶。《长编》卷110甲戌:“国朝承五代之弊,官失其守,故官、职、差遣离而为三。今之官,才用以定俸入尔,而不亲职事。”元丰五年改官制,“以阶易官”,新置《元丰寄禄格》,“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东都事略》卷8)。其后,职事官省称官。《宋诗纪事》卷75《文及翁》:“登进士第,历官参知政事。”同前书卷《曹元发》:“咸淳间官侍郎。”
❹文、武阶官与祠禄官等,也可省称官。《金佗续编》卷13《先兄琛等补官旨挥》:“岳飞孙琛并女安娘夫并特与补承信郎。”按:此“承信郎”系武官阶。《宋史·许奕传》:“御史劾奕欺罔,降一官,诏提举玉隆宫,未数月,特复元官,提举崇福宫。”

官guān

报私仇|逼民反|复原职|高爵显|相护|办|样文章|运亨通

❷ 稗小说|稗野史|达贵人|达显贵|贩鬻爵|封许愿|高厚禄|高显位|贵显宦|加晋爵|奸污吏|滥污吏|卖鬻爵|升发财|贪污吏|一半职|鬻卖爵|赃污吏

❸ 笔墨司|没头司|无头

❹ 滥吏赃|卖爵鬻|卖狱鬻|赏爵封

官,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从宀从𠂤, 戰國晚期金文或省 “宀”。一般認爲, “𠂤” 即古“堆”字, 而卜辭、銘文或讀 “師”,衆也, 則 “𠂤”在 “宀” 中亦即 “師”在 “宀” 中,以衆人聚於室中會意,“館” 的初文,義爲衆人休止之所,即館舍,或作 “舘”,意符换用。引申指官府、官員,又引申爲主管、管理。文獻或通 “管”。卜辭、銘文或用如“館”。銘文又或用官署、管理等義,或通 “寬”。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488.追字條、297.師字條。

官guān

(甲)
会意字,甲骨文“宀”表示房屋,其下画的是臀部的示意图,表示坐。本指坐办公室的人。《说文》:“官,吏事君也。”《礼记·明堂位》说:“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引申为某种职能,如“器官”。也指办公的地方。《礼记·王藻》注:“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uan
阴平:倌(羊倌儿)
棺(盖棺定论)
上声:管(管理)
馆(图书馆)
去声:涫(沸也)
wǎn
绾(盘绕也)

69.趣談“官”字

官,從甲骨文剖析,像室内有一象徵青春少女的符號,官字的誕生一直要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這是接待外族男子的“賓館”。古人已經知道族内婚會導致人種的退化。故設館()以待來賓()。


甲骨文;金文;篆guān

[宀(房屋,意符)+乃(像表示少女特徵的乳房,意符)→官(《説文》:“官,吏,事君也。從宀,從。猶衆也。此與師同意。”不確。官,從宀,表示房舍。從,兩乳隆起表示少女特徵的獨體象形字,與宀結合構成“官”,這就是母系氏族社會專爲未婚女子設置的接待男友夜宿的房舍(根據學者何金松)。許説“官,吏,事君也”,把房舍説成了人。其實“官”是“館”本字〈館舍、旅館〉。後來産生了國家和政府就借指屬於國家或政府的〈官辦、官商〉;在政府機關任職的人員〈官員〉,以及官員的住所(官府、官邸)。今限用於軍隊和外交幹部〈軍官、外交官〉。舊指屬於國家或政府的企事業〈官辦、官費〉。生物體能够獨施其能的結構〈器官〉。)]
《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rèn長度,七至八尺),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注:百官指房舍)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思之則得,不思則不得也。”(注:古人誤以爲心是“思想器官”)
[東漢] 班固《漢書·韓延壽傳》:“修治學官”(颜古師注:學官謂庠序之舍也。)
[清] 俞樾《諸子平議》:“官乃館之古文,閑官即閑館,謂館舍之空虛者。”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叫他們累得丟了官,下了台。”

官guān

(8画)

*官guān

8画 宀部 
(1) 在政府机构或军队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员: ~员|~职|军~|文~。
(2) 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 ~办|~费|~方|~商。
(3) 器官: 五~|感~。

官()


甲骨文合集4576,殷
辛未卜,亙,貞乎先官(館)。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416,殷
甲午: 𢓊(延)官。 用。

父鼎, 殷周金文集成2813,西周中期
用𤔲(司)乃父官友。

鼎辛, 考古與文物2003年03期,西周晚期
女(汝)官(司)歷人。

元年師簋, 殷周金文集成4281,西周晚期
官𤔲(司)豐還(園)(左)又(右)師氏。

頌鼎,殷周金文集成2827,西周晚期
令女(汝)官(司)成周𧵒(貯)廿家。

廿七年大梁司寇鼎,殷周金文集成2610,戰國晚期
下官。

官鼎, 殷周金文集成1802,戰國晚期
(微)官。

鑄客爲大后脰官鼎,殷周金文集成2395,戰國晚期
(鑄)客爲大句(后)脰官爲之。

古璽彙編135,戰國
伍官之鉨。

古璽彙編4266,戰國
宜官。

曾侯乙墓171,戰國
新官人之=(六馬)
按: 構件“𠂤”上多一構件“中”,爲飾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25,戰國
大官之帀(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43,戰國
官而不(爵)。
按: 構件“𠂤”中有一横筆。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1,戰國至秦
爲都官及縣效律: 其有贏、不備,物直(值)之,以其賈(價)多者罪之,勿羸(纍)。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並列百官之職者也。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260,西漢
没入其所販賣及賈錢縣官,奪之列。

漢印文字徵
右牧官印。

河西簡牘·甲渠四時文書(1)3,東漢
自今以來獨令縣官鑄作錢。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陽,東漢
并官聖妃,在安樂里。

韓震墓誌陽,北魏
以斯天爵,置彼人官。
按: 構件“宀”寫作“穴”, “𠂤”省作“㠯”。

竇泰墓誌,北齊
凶器死官,忘身償節。
《説文》: “官, 史, 事君也。从宀从𠂤。 𠂤猶眾也。此與師同意。 ”
甲骨文从𠂤(師)从宀, 會眾人在房屋中之意, 乃 “館”之初文。石刻楷字或换宀爲穴。
“官”在先秦出土文獻中多讀爲“館”,亦用作“管”。後世文獻用作官員、官職。

☚ 𠂤部   阜部 ☛

官guān

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从宀(mián,房屋侧看形),从𠂤(堆字的初文)。 𠂤又是师(師)的本字,众义。 房屋也多指属于王者,是朝廷有官众义。官是管事的人义。官也是“管”字的初文。王下面必有许多人来管事(《周礼》有360官,官下还有许多人做具体的事),就是朝廷有许多官。在旧社会的国家机关、军队里担任一定级别职务的人员。他们是统治者的代表,叫作“官”。我们现在是借用来指干部,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如:官兵一致。又旧时称属于国家的。如:官办。组词如:官话(基本上现在称普通话,也指北京话)。引申指各种器官、职能。如:五官|感官。组词如:器官。特别指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如:消化器官。

官★常◎常


ɡuān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宀从(duī),宀指房屋,象相连的房屋,一说与師(师)同,指众人。隶定为“官”。本义表示旅途中的休息处所、接待客人的馆舍,是“馆(館)”的本字,引申为官署、官职、担任官职的人、代表国家或政府的、公共或公用的、器官(构成生物体的一部分)等。
【辨析】
❶以“官”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ɡuān:倌、棺∣ɡuǎn:管、馆∣ɡuàn:涫∣huàn:逭∣wǎn:绾∣jiān:菅。
❷官/吏 这两个字都表示官员,区别在于:先秦时“官”和“吏”所指范围差不多,后逐渐有了分工,“官”指一般官员,“吏”指小官或官府中的差役。

(guān)

吏事君也。从宀,从𠂤。𠂤猶衆也,此与“師”同意。案:《禮》“在官言官”。官与府寺同,皆衙署也。从宀可解。許君雖曲解“𠂤”字,終不安也。

*官kwan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吏事君也。从宀、 𠂤。 𠂤, 猶衆也。 此與師同意。(十四篇上)
可能表示以土堆成的居處,沒有夯打的地基,臨時性的館舍,由行館而擴充為一般的家居?

☚ 𡶫   㚘 ☛

(~儿)〈名〉(1)称男孩子。
《金》七一: 何太监道:“我两个名下~儿,第二个侄儿何永福见在庄子上,叫他来住了罢。”
《醒》二二: 晁思才道:“二~儿就写的极好,叫他写罢。”又二九: 狄周喊说:“陈~有了,在门前树上哩!”
(2) 称男仆或地位较低的男子。
《金》六二: 我通不知你不好,昨日他大娘使了大~儿到庵里,我才晓得的。
《醒》七十: 童七道:“承~儿,你哄我哩。你进去没多大一会,你就禀的这们快呀?”
(3) 指女仆的丈夫。
《金》二六: 那惠莲也不理他,只顾面朝里睡。这雪娥又道:“嫂子,你思想你家旺~儿哩。”又三七: [宅内老爹]只教你(指韩道国浑家王六儿)家与孩儿做些生活鞋脚儿就是了,到明日还教你~送到那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