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宗教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指在宗教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最初的宗教文化产生于原始宗教活动之中,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对祖先、精灵的解释等活动中,产生了祭神、礼仪、巫术、祈祷、咒语等原始的宗教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宗教也得到了发展和演变,由自然崇拜发展至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由多神崇拜发展到至上神崇拜以至一神崇拜,由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出现了庞大的宗教组织,形成了各种宗教教义信条、神学理论、宗教经典以及为神学服务的文学、艺术等,这些都是在宗教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今天,宗教文化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是一种强大的势力,它影响到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早期的宗教文化研究者多采用进化论的观点,又称进化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人类学家E·泰勒、R·马莱特、S·弗雷泽等人。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以进化论文化观对宗教的起源和宗教文化的产生及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万物有灵论”。后来,马莱特又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活论”。S·弗雷泽出版了12卷巨著《金枝: 对巫术与宗教的研究》,提出人类最早的宗教行为是巫术,但这只是一种“准宗教现象”,只有当祷告祈求形式出现后,才是真正的宗教。缪勒的《东方圣书集》也同样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了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以功能论的观点研究宗教文化的新学派,他反对弗雷泽的交感巫术论,指出巫术和其他宗教的仪式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某种个人的心理需要,这种满足就是宗教的社会功能。功能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将宗教与社会内聚力联系起来的理论,认为宗教的实质是揭示一种与神圣领域相通的感情,而这个神圣领域又是与社会和文化对人的意识支配相联系的,当人们感到他们与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或超自然神灵交往时,他们实际感受的是社会生活力量,“神”的观念只不过是人对社会崇拜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学派。弗洛伊德把原始人的宗教文化现象看成是和“俄狄浦斯情结”有关的弑父行为的结果。这种弑父罪行就成为社会、道德禁律和宗教的起源。列维—斯特劳斯以结构主义和象征主义来阐释各种宗教文化现象,他认为图腾是一种逻辑思想的象征,一种用以表达并传递思想的象征,原始人是借用自然分类来表达其文化分类的方法。 ☚ 性别角色 视频化社会 ☛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澳门开埠以前,居民已有对海神天妃的崇拜。早在明朝成化年间 (1465~1487),澳门半岛的南端就建有妈祖阁。自从1553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门以后,天主教逐渐得到传播。1562年建起圣安东尼奥小教堂。第二年,教友达600余人。不到10年,澳门入教者达5000~6000人。此后主教堂、仁慈堂、圣母堂、圣保罗教堂及风信堂等先后建立,到1644年,澳门天主教徒发展到4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华人。天主教在澳门广为传播,促使天主教文化在澳门获得相应的发展。于是,澳门教堂林立,教士满城,教堂办起学校,教堂响起西洋音乐,教堂传播着宗教艺术。每年举行沙多略圣像出游。到圣诞节,则又是另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在16~18世纪的200年间,澳门城中几乎完全 “基督化”。澳门的宗教文化不仅是天主教文化,还盛行中国的天后文化。据统计,明朝以来,澳门共建有8座天后庙。其中,最早的天后庙可以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以前。澳门妈祖阁是最具规模的天后庙,香火颇盛。每年农历年三十晚,都有许多澳门市民去妈祖阁上香礼拜。平日则有来自日本、韩国、台湾及东南亚各地的许多游客到此参拜。每年的妈祖阁诞辰,更是热闹非凡。除此以外,澳门还有佛教、道教以及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还有伊斯兰教、巴哈依教等。它们各自保存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都具有相当的历史渊源。各形各色的宗教文化,数十间大大小小的教堂、寺庙,以及珍藏在教会、寺庙、图书馆或档案馆里的文物和宗教文献,使澳门成为一座内容颇为丰富的宗教文化博物馆。 ☚ 土生葡人文化 语言文化 ☛ 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