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衡制
宋代对衡制进行改革后形成的衡制。改革的主要是小单位的进位,由非十进位制改为十进位制,增加计量单位,并制成小重量的权器。小单位的进位法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絫黍进位法,简称絫制:1两=24铢=240絫= 2400黍。一个是厘毫进位法,简称厘制: 1两=10钱=100分=1000厘=10000毫=100000丝=1000000忽。前者为旧式,非十进位制;后者为新式,十进位制,使用方便;又增加了三个小单位,创制了可以称到一厘(合今40毫克)的戥秤,计量更加精确,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二制并行,使用的人都用厘制,絫制在无形中被淘汰。宋一斤的量值约6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