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波1915—1965

山东牟平人
中共党员。著名作曲家。曾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中共辽宁省委文化部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常务理事等职。作品有《说唱雷锋》、《雷锋颂》、《草原峰火》、《兄妹开荒》、《东北民间歌曲选》等。
原名:刘清禄
笔名:牟声

安波

音乐家安波同志病逝 人民日报1965年6月19日
悼安波同志文菲辽宁日报1965年7月5日,文艺报1965
年7期
追念和学习安波同志(越)刘友福著 王
云峰译
人民音乐1965年4期
音乐家介绍:安波 四川音乐1978年2期
来自人民,用于人民——安波和他的群众歌曲
创作
马炬音乐生活1979年6期
安波与民间音乐
和安波同志在一起的日子
安波(1915—1965)
安波(1915—1965)
冯娴
乔振民
张敏孝
马炬
音乐生活1979年6期
乐府歌声1983年3期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22页
中国音乐家小传第92页

安波

悼念安波,学习安波
论安波的音乐思想
学习发扬安波同志的革命精神、创造精神、服务
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纪
念安波诞辰七十周年、逝世二十周年
马 可
王蔼林
丁 鸣
人民音乐1965年4期
音乐研究1983年2期
乐府新声1986年1期
肩负起繁荣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重任——在
纪念安波诞辰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泽民乐府新声1986年1期
革命战士、人民歌手——纪念安波诞辰七十周
沈星惠乐府新声1986年1期
纪念民族新音乐开拓者和组织者安波同志
我国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一位辛勤开拓者——
安波
李焕之
乔建中
人民音乐1986年3期
人民音乐1986年3期
安 波(1915—1965)京 声 溪 泉新中国名人录第3页
安波

安波1915.10——1965.6

原名刘清禄。山东牟平人。1935年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37年去延安进陕北公学及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8年起在鲁艺历任教务科长、主任及研究员等职。在1943年春的新秧歌运动中,由他填词配曲的《拥军花鼓》受到热烈欢迎。同年他和王大化等人合作的《兄妹开荒》,是延安最早出现的新秧歌剧。1946年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及东北文协文工团团长等职。建国后长期在东北地区担任鲁迅文艺学院、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音协和中共辽宁省委的领导工作。196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作品有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歌剧《军民进行曲》、《纪念碑》 (与人合作)和《草原烽火》等。

☚ 江风   安娥 ☛

安波1915—1965

作曲家、剧作家。原名刘清禄。山东牟平人。曾就读于济南第一师范学校。1937年一月任鲁南费县师范教员,同年十月赴延安,先入陕北公学,后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结业留鲁艺,历任教务科长、主任及研究员等职。其间,常深入农村向民间歌手和艺人学习民间音乐,利用民歌小调编写了《怎么办》、《八杯茶》等歌曲,在1943年春的新秧歌运动中,填词配曲的秧歌表演《拥军花鼓》受到群众欢迎;同年,为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秧歌剧 《兄妹开荒》作曲,对当时的秧歌运动和此后的新歌剧创作产生重要影响。1946年到冀察热辽解放区,历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及东北文协文工团团长等职。为配合解放战争创作《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人民一定胜利》等歌曲。建国后,长期在东北地区工作,历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及音乐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辽宁音协主席、中共辽宁省委文化部长及宣传部副部长,1964年转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并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音乐组组长,与时乐濛合作谱写《就义歌》。其主要作品有:歌剧《纪念碑》、话剧《春风吹》、叙事长诗《雷锋颂》;歌曲有:《鲜艳的红领巾》及一些民歌改编曲等。此外,还与人合作编写《东北民间歌曲选》及戏曲音乐专集数种。曾发表过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及文艺评论文章多篇。其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创作奖。生前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音协常务理事。

安波

安波1915—1965

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原名刘清禄,曾用笔名牟声。山东牟平人。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留校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及歌曲创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文艺工作团团长和该区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1949年后,历任东北文工团、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领导,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创作歌曲约有300余首,其中发表的有100余首,秧歌剧、歌剧多部。在群众中最受欢迎的是秧歌剧《兄妹开荒》(1943年)。这是延安文艺整风后产生的第一部优秀的新秧歌剧,创造性地运用了陕北的民间音乐,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中劳动人民的革命热情,对秧歌运动的开展及新歌剧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其他较有代表性的歌曲作品还有:《八路军开荒歌》、《开会来》(安波作词的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之一)、《就义歌》(与时乐濛合作)等。安波一贯重视对民间音乐的调查研究,先后辑成《秦腔音乐》、《东蒙民歌选》等专著,并写了《关于陕北说书音乐》、《谈蒙古民歌》等论文,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 秧歌运动   解放区的音乐 ☛
安波

安波1915—1965

现代剧作家,音乐家。原名刘清禄,牟平县人,青年时期曾先后在牟平、曲阜、济南读书。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去延安进陕北公学及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次年5月调鲁艺工作,历任教务科长、主任及研究员等职。1946年到冀热辽解放区,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热辽文工团团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及东北文协文工团团长等职。解放后,历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及音乐部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及省委文化部部长。1964年,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自30年代开始写作活动。在延安时,与王大化等人创作《兄妹开荒》。解放后,创作多幕话剧和电影《春风吹到诺敏河》,歌剧《军民进行曲》、《草原烽火》,长诗《雷锋颂》及歌曲、散文、评论等,还整理编选过一些民间音乐。

☚ 江南曲   安雅堂全集 ☛

安波

安波1915—1965

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刘清禄,曾用名牟声,牟平人。1935年在济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奔赴延安,曾在陕北公学及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先后担任过鲁艺校刊编辑、冀热辽军区文工团团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他对民间音乐有深入地研究,并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如著名歌剧《兄妹开荒》,歌曲《八路军开荒歌》、《拥军花鼓》、《旱船调》、《开会来》、《骑兵歌》、《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毛泽东颂》、《新中国工人进行曲》等140多首。还著有《秦腔音乐》及《关于陕北说书音乐》、《劳动人民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形式——民歌》等论文40多篇。此外,还编有《东蒙民歌选》(与许直合编)、《越南民歌选》等专集。

☚ 汤如玉   安廷振 ☛
000024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