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北都护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北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二年(669年)改瀚海都护府置。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端,统碛北铁勒诸部族府州。辖境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前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垂拱元年(685年)后移置漠南,治所屡徙;初在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西安城(甘肃民乐西北);继移云中城(内蒙古和格林尔西北)、西受降城(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开元天宝又移中受降城(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横塞军(乌拉特中旗西阴山北麓)天安军(后改为天德军,今乌拉特前旗北乌加河东岸)。至德中改名镇北,建中时废。
 会昌五年(845年)改单于都护府置,五代初(916年)地入契丹废。

安北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平定薛延陀后,因就薛延陀、回纥诸部置燕然都护府于金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境内)。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更名瀚海(今库伦附近),尽统漠北府州。总章二年(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辖境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武后时,东突厥默啜可汗强盛,统有漠南北之地,安北都护府遂南移。开元、天宝间,移至中受降城(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至德以后,改名镇北都护府。德宗建中时废。安北都护府是唐代北部边防重要军事据点和统治中心。

安北都护府

唐代六都护府之一。唐代北部边防重要军事据点和统治中心。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平定薛延陀后, 因就薛延陀、回纥诸部置燕然都护府于金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境内)。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更名瀚海(今库伦附近),尽统漠北府州。总章二年(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辖境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武后时,东突厥默啜可汗强盛,统有漠南北之地,安北都护府遂南移。开元、天宝间,移至中受降城(今包头西南黄河北岸)。至德以后,改名镇北都护府。德宗建中时废。

安北都护府

唐政区和官署名。六都护府之一。在漠北回鹘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又称安北大都护府。高宗总章二年(669),以瀚海都护府改置。府治设于今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下辖瀚海、金徽、幽陵、龟林、坚昆、皋兰等都督府及榆溪、寘颜、居延、稽落、余吾、浚稽、仙萼诸州。府内设都护1人,掌所统地区慰抚、征讨、斥堠、赏罚、叙功等诸事;副都护1人,为都护襄理;司马、仓曹、兵曹各1人。玄宗天宝八年(749),移都护府于永清栅北筑城。

安北都护府

官署名。唐高宗永章二年(669),由瀚海都护府改,统碛北铁勒诸部族府州。


安北都护府

唐总章二年(669年)改瀚海都护府置,治所在大同镇(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垂拱元年(685年)移治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景龙二年(708年)移治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开元十年 (722年) 移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天宝八年(749年)移治横塞军(今乌拉特中后旗西北),十二年(753年)移治天安军 (今乌拉特前旗东北),至德元年 (756年) 更名镇北都护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25:56